1、矿产勘查的概念矿产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地质勘探理论和方法,对矿床地质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2、矿产勘查的任务和意义基本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地质条件的可能,寻找和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为矿山企业建设提供矿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
矿产勘查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
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矿产勘查工作是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目的在于发现、探明矿产资源,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2)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矿产勘查所服务的方向及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它既为基础产业服务又为基础建设服务,既为矿业、农业、工业也为高技术产业服务,它是基础产业的基础,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
3、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全面研究原则4)综台评价原则5)经济合理原则4、矿产勘查的基本程序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审5、矿产勘查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是:1、地质观察研究2、勘查统计分析法3、勘查模型类比法4、技术经济评价法第一章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1、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矿产勘查的地质基础包括哪些内容?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1、矿产与地质背景的关联性包括:1)裂谷环境2)海构环境3)岛弧环境4)大陆边缘海环境5)地缝合线型成矿环境6)板块内部环境2、矿产的共生性包括:1)矿种共生2)矿床类型共生3、矿产的分带性包括:1)全球分带2)区域分带3)矿区分带4、矿产分布的不均匀性包括:1)矿产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2)矿产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5、矿化的不均一性3、为什么要进行矿产勘查阶段划分?(划分的原因?)勘查的阶段划分的原因包括:1)对客观地质规律认识上的阶段性2)勘查阶段划分必须与矿山建设程序相适应4、矿产勘查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矿产勘查阶段一般划分预查(矿产预测)、普查、详查、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预查阶段(reconnaisance):任务是寻找矿产资源。
预查的结果,要对所发现的矿产资源是否有进一步地质工作价值做出评价。
2)普查阶段(prospecting):任务是对工作区矿产资源的经济意义和开发建设可能性做出评价,为矿山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
3)详查阶段(general exploration)任务是为矿区总体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4)勘探阶段(detailed exploration)任务是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5、矿产勘查各阶段研究的基本内容?矿产勘查各阶段的研究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是对矿床的地层、构造、矿层、岩浆岩、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其它有益矿产以及储量等进行调查研究。
但各阶段对上述内容的研究程度和控制精度是有区别的。
1、矿产预查(矿产预测)阶段:(1)初步研究预查区的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点、各类异常的分布范围和成矿远景。
(2)初步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3)根据预查成果,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进行类比,估算预测资源量。
2、矿产普查阶段:(1)大致查明普查区内的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点、各类异常的含矿性以及矿产分布规律和成矿远景;(2)对矿体(层)的形状、产状和分布情况、矿石品位、物质成分、结构构造、自然类型等的控制和研究程度,(3)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对比和研究,做出是否可能作为工业原料的评价;(4)大致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5)对矿床进行概略的技术经济评价。
3、矿产详查阶段:(1)基本查明矿区(体)地质的构造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类型,及其矿体富集与分布规律;(2)基本控制对区内的矿体有破坏和影响的较大断层、褶皱的的性质和产状;(3)基本查明矿体数量、连续对比条件和分布范围;(4)基本查明矿体(层)的产状、厚度、规模、形态特征及赋存规律;(5)基本查明矿石品位、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自然和工业)和品级,研究其分布规律;(6)基本查明主要矿石类型的加工选冶工艺性能做出是否有工业价值的评价;(7)基本查明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8)对矿床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评价。
4、矿产勘探阶段:(1)系统地全面地分析研究与矿床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2)详细查明矿体(层)的空间分布及其范围,如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矿石分布以及成矿后断层或岩浆岩对矿体的破坏情况;(3)详细查明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研究它们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4)详细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性能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5)详细查明矿区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水质、水量、水温及地下水赋存条件;并对矿床进行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
6、矿产储量、资源量矿产储量:则是指已查明的现行可采的那一部分矿产资源量。
矿产资源:是指现行可采或潜在可采的天然产出于地壳内或地表的固,液或气态矿产物质的堆积体。
7、矿产资源总量包括那几部分?矿产资源总量包括(1)已查明的具有现行经济价值的可利用储量(2)已查明的暂不能利用储量(3)尚未发现的矿产资源量等三部分组成,即:矿产资源总量:能利用的储量+暂不能利用的储量+尚未发现的资源量。
其中,前者称为矿产储量,后两者属潜力资源量。
8、我国以往对矿产储量的分类分级矿产储量的分级:是根据对矿床的勘探研究程度和相应的工业用途,将矿产储量分为A、B、C、D、E、F、G七级。
其中A级和B级为高级储量、A、B、C级储量为工业储量,D级储量为远景储量,A、B、C、D级合称为探明储量。
9、我国现行矿产储量的分类分级的依据?怎么划分?1)我国现行矿产储量的分类分级的依据为: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和经济意义。
①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四种,分别与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四个勘查阶段相对应。
②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③经济意义: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第三章矿产勘查技术手段1、勘查技术手段的概念勘查技术手段:是指为完成勘查任务所采用的各种工程和技术方法的总称。
2、勘查技术手段在矿产勘查活动中表现为哪几个方面第一,可以直接获得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矿化信息及参数第二,勘查技术手段是矿产勘查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第三,勘查技术手段所获取的信息和参数,是进行勘查决策的基础资料3、矿产勘查技术手段的种类地质测量法,遥感地质调查,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探矿工程法等4、地质填图的特点有哪些?1)地质测量法是一种通过直接观察获取地质现象的方法2)地质测量成果是合理选择应用其它技术方法的基础3) 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4)地质测量住往可以直接发现矿产地,因此它具有直接找矿的特点。
5、重砂测量、重砂矿物的机械分散晕、分散流?重砂测量:是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解决与有用重砂矿物有关的矿产及地质问题为主要内容,以重砂取样为主要手段,以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
矿源母体暴露地表后,经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碎屑物质,进一步的机械分离促使其中的单矿物分离出来,在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各种单矿物按其稳定性程度,有些被分解,有些被保留下来,其中有些部分即稳定的重砂矿物保留分散在原地附近,有些受地表流水及重力作用,以机械搬运的方式沿地形坡度迁移到坡积层,形成高含量带,这样与原残积层一同组成重砂矿物的机械分散晕。
部分矿物颗粒进一步迁移到沟谷水系中,由于水流的搬运和沉积,使之在冲积层中形成高含量带,称之为重砂矿物机械分散流。
6、勘查技术方法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勘查技术方法选择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法:大比例尺(1:2.5万—1:2000)地质测量;地面高精度物探,如高精度磁测、电法、井中物探等;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地电地球化学测量、气体地球化学测量等;残坡积重砂测量;钻探工程;槽井探及少量深部坑探工程等。
影响勘查技术方法选择的因素有勘查工作阶段、工作区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工作区自然地理条件等。
7、勘查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综合方法筛选和确定的一般顺序是:第一步列出可解决工作区勘查任务的所有手段,以供选择。
第二步根据不同技术手段解决具体勘查任务的效果、所获资料的可靠性和速度,选择可能对勘查目标起重要作用的主导技术手段第三步根据第二步提出的以主导技术手段为主的各种可能搭配方案,通过对比按照发现对象概率大小和成本高低,选择最佳组合方案第四章矿产勘查系统1、矿体基本形态类型1)一个方向(厚度)短,两个方向(走向及倾向)长的矿体2)一个方向(延探)长、两个方向(走向及倾向)短的矿体,这类矿体主要是向深部延深较大的筒状矿体3)三向延长的等轴状块状矿体,这类矿体包括那些体积巨大的、没有明显走向及倾向的块状矿体2、勘查工程总体布置的概念勘查工程的布置:勘查技术手段如物探、钻探,所采用的一定排列组合形式。
3、勘探工程布置必须遵循的原则1) 各种勘查工程,不论地表还是地下,都必须按一定的间距系统而有规律地布置2) 勘查工程应尽量垂直矿体的走向,或垂直矿体的平均走向和主要构造线的方向布置3) 当应用地下坑探工程进行勘探时,应使勘查坑道尽可能为将来开采时所利用4) 为了遵循对矿床的认识规律,勘查工程的布置要由已知到未知,由地表到地下、由稀到密的布置。
4、勘探工程总体布置系统及其类型?勘查工程布置系统:指勘查工程在平面上的排列形式。
一般采用勘查线系统、勘查网系统和叠合勘查系统5、各种勘查工程都布置在同一个勘查剖面之内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为编制不同方向的剖面图,用剖面图反映地质构造形态,直观地表示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6、勘查线布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①在布置勘查线时,首先要根据勘查区的岩层产状变化与地质构造特点,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
②勘查线应尽量垂直矿体的基本走向和主要构造线方向布置。
③勘查线的布置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地质成果,如物探测线等,以便进行检查和对比。
④主导勘查线的布置一般应在井田中央或井筒附近,以及在勘查区内地质构造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⑤勘查线的布置尽量避开不利于施工的地段。
第五章预查与普查1、矿产预测的基本概念矿产预测:是在成矿地质理论指导之下,以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地质等信息为依据,总结矿床成矿与找矿模式;依据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矿产预测准则;对预测区内的潜在矿产资源做出预测,圈定成矿远景区段和优选成矿靶区。
2、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1)确定预测要求:确定预测的目的任务、预测区范围、预测的资源种类、具体的比例尺等2 )全面收集地质资料3)研究成矿规律和建立矿床成矿模式4)编制预测图5)重点工程验证:6)编写报告3、矿产预测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三大矿产预测理论体系,即相似类比理论、地质异常致矿理论和地质条件组合控矿理论4、矿产预测的基本准则1)、最小风险、最大含矿带准则:2)、循序渐进准则3)、综合预测准则4)、统一标难准则5)、尺度水平对等准则:6)、优化评价准则第六章详查与勘探1、矿床勘查类型的概念及划分依据床矿勘查类型:在矿体地质研究和总结以往矿床勘查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及其对勘查工作的影响(即勘查的难易程度),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