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先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扎麻什年处理10万吨有色金属选矿厂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00六年十二月编制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项目编写负责人:王文娟编写人员:张世知(副研究员)李明辉(注册咨询工程师)张坤(工程师)王成(工程师)赵云凯(会计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3、项目概况 (3)1.4、问题与建议 (7)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7)2.1、投资环境 (9)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第三章市场概况分析 (14)3.1、矿石的分类 (14)3.2、铅锌性能与应用 (14)3.3、铅锌行业现状 (15)3.4、铅锌行业市场分析 (18)3.5、铜市场分析 (20)3.6、国内部分地区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22)第四章厂址选择 (25)4.1、厂址地理位置现状 (25)4.2、厂址建设条件 (28)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与工程方案 (28)5.1、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 (28)5.2、技术方案 (29)第六章材料燃料供应 (37)6.1、主要原材料供应 (37)6.2、燃料供应 (38)6.3、主要原材料、辅料价格 (38)6.4、主要原材料、燃料及辅助材料年需要量 (39)第七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39)7.1、总图布置 (39)7.2、运输 (40)7.3、公用辅助工程 (40)7.4、供热 (42)7.5、通信设施 (42)7.6、维修 (42)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及消防 (42)8.1、环境保护 (42)8.2、劳动保护与安全技术措施 (50)8.3、消防 (51)8.4、绿化 (52)第九章节能 (53)9.1、执行标准与规定 (53)9.2、节能措施 (53)9.3、节能管理 (53)第十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54)10.1、企业组织 (54)10.2、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54)10.3、项目组织框图 (54)10.4、企业人力资源配制 (55)10.5、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55)10.6、企业员工培训 (55)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6)11.1、项目实施时期的各项工作 (56)11.2、项目实施进度 (56)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8)12.1、投资估算 (58)12.2、资金使用计划 (59)12.3、资金筹措 (60)第十三章财务评价 (60)13.1、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 (60)13.2、经营收入和税金 (61)13.3、财务评价 (62)13.4、财务分析 (63)13.5、经济评价结论 (65)第十四章社会效益 (65)14.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65)14.2、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66)14.3、项目对当地基础设施等的影响 (66)14.4、社会适应性分析 (66)14.5、项目的社会风险分析 (67)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67)15.1、结论 (67)15.2、建议 (68)附表:基本报表财务汇总表项目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权益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辅助报表投资估算表流动资金估算表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河增值税估算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工资福利估算表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图:扎麻什年处理10万吨有色金属选矿厂土地勘测定界图扎麻什年处理10万吨有色金属选矿厂厂区平面布置参考图扎麻什年处理10万吨有色金属选矿厂区域位置图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项目名称:扎麻什年处理10万吨有色金属选矿厂新建项目承办单位:祁连县先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2.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6)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7)《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J/T22810-97(8)《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程》(9)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10)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划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1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令(13)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6]109号)(14)青海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15)《青海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纲要》2004(16)青海省经委《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发展纲要》2004 (17)《青海省矿产资源规划》(18)《青海省鼓励投资行业目录》(19)《青海省重点行业发展要点》(20)海北州“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21)《祁连县“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2)祁连县非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006-2010)(23)祁连县先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扎麻什年处理10万吨有色金属矿选矿厂新建项目》委托书及相关的资料1.2.2、编制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做到生产技术先进,工艺流程科学,设备选型合理,主要生产项目和公用附属设施协调,总布置符合工艺要求和安全消防规范。
项目的供电、供水、供汽、通讯、采暖等按有关规范和要求办理。
同时以满足需要为原则,重视环境保护、安全消防及绿化等。
对项目的经济评价,按现行经济政策和财税制度进行评估,做到既符合政策,又符合实际。
1.2.3、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工程方案、节能环保、消防安全、项目实施进度、投资及财务评价等进行全面的经济论证。
1.3、项目概况1.3.1、拟建地点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扎麻什乡1.3.2、建设规模根据目前祁连县扎麻什乡周围铅锌矿山资源的开采能力,确定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处理10万吨矿选矿厂。
该选矿厂以浮选铅精矿和锌精矿为主,铜精矿为辅。
1.3.4、产品方案根据开采的铅锌矿石的品位和本省同类企业的标准,选矿率按85%计算。
由于没有矿石含量的具体分析数据,本项目要求企业收购矿石金属含量必须在6%以上。
本报告选用承办方提供的典型地质分析数据铅含量3.14%、锌含量2%、铜含量0.86%为测算依据。
经过选矿后,年可生产铅金属量2669吨(按55%的含量,铅精粉4853吨);锌金属量1700吨(按53%的含量,锌精粉3208吨)。
铜金属量731吨(按30%的含量,铜精粉2437吨)1.3.5、产品标准铅精矿质量标准(YB113-81)锌精矿质量标准(YB113-81)铜精矿质量标准(YB112-70)1.3.6、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投入总资金 2611.6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109.7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 501.95万元项目实施后新增经济效益预测如下:年投资利润率: 32.56%年投资利税率: 60.73%投资回收期: 4.42年(含建设期)财务内部收益率: 39.4%(税后)财务净现值(I=13%): 1807.54万元(建设期 1 年,运行期10年)1.3.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4、问题与建议1.该项目属资源深加工项目,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废水回收池、精矿池与尾矿坝的防渗问题是项目建设中质量控制关键点。
2.尾矿的综合利用是企业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3.项目运营后应加强废水的回收利用工作。
4.针对以上几个问题,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应聘请工程监理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企业在项目运营后应作好废水的回收利用,注重节能工作。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国内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东部腾飞、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的东中西互动互补互促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
祁连县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为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的战略机遇,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是摆在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经过长期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祁连县工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但从整体看,经济总量小,产业链条短,竞争能力弱,工业化水平仍处于初期阶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是祁连县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振兴祁连县经济的必由之路。
祁连县是典型的人口小县,国土大县,资源富县。
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不足2.6人。
经济以牧业为主,农业次之,“十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十五”未,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60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39元。
2005年全县实现GDP 4083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5%。
其中一产12591万元,二产16549万元,三产11699万元,详见下表:2005年祁连县GDP比例关系祁连县经过多年的资源开发,促进了地方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雏形基本形成。
2005年完成工业现价产值16022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6707万元,比上年增长28.83%,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2028万元,产品产销率达到75.08%。
非煤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石棉生产龙头企业祁连纤维材料公司运行良好,全县石棉绒产量达2万吨。
水电资源开发成为工业发展的重点,高塄、青阳沟、扎麻什河东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全县装机容量将达到2.2万千瓦。
北线海洋、双合、青阳沟3个煤炭企业已完成技改,生产能力已达到18万吨。
县内畜产品加工经销企业呈现出新的活力,年可加工牛羊肉6000吨。
在“十五”期间,全县招商引资年均到位5000万元以上,有效缓解了地方工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但是由于地理、气候、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祁连县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存在生产力水平低、资源开发利用效果不佳、工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等问题,急需培养和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地方资源性骨干工业企业。
2.1、投资环境1.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在招商引资方面,青海省及海北州制定出了多项的优惠政策。
根据青海省委、省政府有关规定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主权,海北州对国内外经济实体和个人来本州联办或独资兴办的项目给予优惠。
在投资环境治理方面海北州地区突出“管、清、治、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