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五年建设规划和思路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主任周淑琴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
我作为药学系的负责人,药学专业的带头人,从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两个方面,说说药学专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建设规划和建设思路。
一、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
(一)培养目标
药学专业是培养学生在各级医院的照方配药、静脉配置、药库管理等岗位,在制药企业的制剂生产、仓储养护、研发助手、质量检验等岗位,在医药营销公司的药品销售、基层管理和药店营业员等岗位,掌握了化学、医学、药学等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知识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药学专业的学生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有:
(1)能进行制剂生产、仪器使用、维护保养的----药品生产能力;
(2)能查阅质量标准、采集数据、处理结果的----药品检测能力;
(3)能进行药品销售、储存养护、药品采购的----药品营销能力;
(4)能进行药品调剂、处方解读、临床咨询的----用药咨询能力;
(5)能理解药事法规、实践应用法规的----药规执行能力。
(二)专业定位
♦我们先来看看一组来自学生的数据——
09年,10年,11年的招生人数稳定在160人左右
09年,10年,11年的毕业人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满足不了医药市场的需求,2011年来校招聘的44家医院和企业,人岗比为1:1.9。
09年,10年,11年的就业率达到99%,和学校的其他专业相当,高于全国同类高职院校。
学生获得一张医药类职业资格证书,三届学生达到90%以上。
学生毕业去向,到医院方向的趋势下降,到国有企业呈上升势头,独资企业的基本持平,专业的对口率、稳定率、满意率都达到100%。
♦再来看看医药行企业的数据——
医药行业是融入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朝阳行业,是融入新技术、高投入、高回报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医药产业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为世界第五大医药市场,2020年将成为第一大市场。
截止2010年,在上海直接对口75家(不含独资、合资企业),营销公司172家(不含连锁店)。
上海医院有186家,在岗人数在15万以上。
由此,学校将药学专业定位在特色、扶强专业的行列。
药学专业存在的三个进一步适应——
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为了药学专业的可持续地发展,我们分析了药学专业存在的三个进一步适应,即:
(1)专业培养模式如何进一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2)学生职业能力如何进一步适应医药市场和社会要求
(3)教师教学能力如何进一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4)实训的软硬件如何进一步适应职业教育课程的要求
我们找到了差距,也就找到了发展的动力。
在“十二五”期间,借助085工程将差距缩小,将优势做得更优。
二、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
(一)建设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锁定的目标是:
1.优化校企合作、六位一体的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
2.建设技术过硬、专兼一体的国家级水平的教学团队
3.扩建模拟车间、探索企业管理模式的药学实训中心
使得药学专业在国内同类专业中起的示范、引领、辐射的专业。
(二)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为了保持学生高就业率、找到称心、满意的工作,在岗位上留得下、做得好,我们编制了72个子项任务,新增项目30个,新增的投入137.4万,占71.8%。
2.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为了让学生满意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建设国家级水平的教学团队,编制了8
个子项任务,新增的投入86万元,占47.2%。
3.校内专业实训基地
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边做边学习,理解医学、药学的知识和理论,我们要扩建模拟车间、探索企业管理模式。
编制了7个子项任务,新增的投入120.0万元,占100%。
(二)建设思路
1.在培养模式的方面
为了使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医药的职业人,我们继续优化目标、内容、组织、场所、评价、教师六要素的校企合作,达到专业培养模式更加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我们还要构建单项技能、专项技能到综合技能递进式培养模式,学生在不同的学期获得中级或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达100%。
学生职业能力更加适应医药市场和社会要求,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2.在教学团队的方面
为了让学生满意我们的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教学能力、职业能力,推出双带头人工程、双师培育工程、国际交流工程。
我们将行企业的技术骨干请进来,建立行业专家工作室。
我们教师走出去,每年下临床实践不少于2个月,完成“5+X”任务,为西部培训教师、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兼职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师和考评员等。
3.在实训中心的方面
我们的建设思路是配置与企业接轨的设施,采用与企业接轨的标准,实施与企业接轨的管理模式,编写一系列的教学手册,使得实训的软硬件更加适应职业教育课程的要求,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们:
最后,我借201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主题“增长的品质”来结束我的发言,经过5年的建设,我相信药学专业的品质会提升,我们老师的能力也会提升,我们学生的素质更加会提升,他们会是医药市场的抢手货、香饽饽。
感谢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