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播放视频,视频中习爷爷提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谁关注到
了吗?(生答)是的,中国共产党人的
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孩子们,在一个美
丽的小山村也有一位共产党人,他为了
给全村人民谋幸福,谋出路,而在一座
窄窄的木桥边上演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
事。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小山村,走进作家谈歌的作品《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师: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字词掌握的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读。
2、师:讲解“祭奠”的意思。
3、师:讲解《桥》的体裁。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看来同学们字词掌握的都不错,那么课文读的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大声自由的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品读课文
1、师:课文的这些人物当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生:老汉。
(板书)师:
孩子们,老汉的身份是?生:党支部书记。
2、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学习单上的提示,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老汉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看看透过这些句子,你分别读到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把你的感受在旁边简单的写一写。
3、生默读自学。
师查看。
4、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分享你的阅读收获。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他,镇定如山”师:从这里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老汉?师: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位镇定如山的老汉!生齐读!(板书:如山)师:老汉在这样危急的环境下镇定如山,那么,同样面对这样紧张的形式,人们是怎样表现的呢?(板书:人们)“他,铁面如山”
1、师:(课件出示“木桥前...”)谁来给大家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2、师:那么这句话让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是呀,老支书在人们心中就是一座山呐,一座可以将全村人生命托付的靠山呐!来吧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两段话!
师:我们继续交流,你还画到了哪些句子?【“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这是对老汉什么(语言)的描写?读了这句话,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支书?生:一位尽职尽责的老支书,一位先人后己的老支书,一位忠于职守的老支书。
师:老支书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和每一个党员的。
那么谁再来读一读老支书的这句命令?【幻灯片出示句子】
师:我们接着交流,有同学关注到老汉的动作吗?“他,父爱如山”【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
师:这句话当中哪个动作最能触动你的心?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师:孩子们,老汉是一位父亲,可他更是一名党员啊,所以他把儿子毫不犹豫的揪出了逃生的队伍,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
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又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啊?让我们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感动,再来走进这
位可歌可泣的老支书吧!
五、想像感受,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音乐起),当山洪咆哮着,像一匹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乡亲们惊慌失措时,老汉——;
师:孩子们,这如山的老汉用血肉之躯为乡亲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之桥,(板书:生命之桥),这座桥也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就像习爷爷所说,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孩子们,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老支书这样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请同学们课下搜集素材,借鉴本课运用环境烘托,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把它作为你成长的一个历程记录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