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模施工技术方案

翻模施工技术方案

翻模施工技术方案XX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准备第四章施工程序与施工顺序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第六章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表第七章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九章环保管理体系体系与措施第十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十一章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第十二章雨季施工方案第十三章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第十四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第十五章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第十六章资源配备计划及保证措施第十七章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一、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降低噪声、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具体化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本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以及根据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现行工程等有关配套文件,结合本工程实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编制。

(二)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单位对本工程的施工文件之一,它体现了我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是一部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方面进行程序化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并作为施工承包单位指导工程施工的文件。

我们将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原则,严格遵循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在图纸会审之后,编制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作业计划》,形成完整的工程技术文件,用以指导工程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编制原则1、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基建程序和遵守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2、面向社会,深入调查,收集市场信息,根据工程特点,因地制宜提出施工方案,并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3、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应用,凡经实践证明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科研成果,应尽量采用,努力提高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4、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妥善协调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衡施工。

满足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5、施工中尽量考虑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四)编制内容通过对招标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详尽的研读,在上述编制原则下分别对施工组织部署、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关键性技术措施、施工总进度安排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施工机械配置,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合理化建设和降低成本措施,使整个工期在质量和安全上得到保障,文明施工和环境保证达标。

(五)质量目标为确保本标段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工程。

施工中,严格要求,争创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重合同、守信用”是本公司的一贯经营方针;“尽可能满足业主的要求,实现与业主双赢利”是我公司的质量方针。

我们将严守招标文件制定的工期,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我们将严格按照IS09001质量体系及安全体系的要求执行程序文件,通过项目部的努力,发挥人才、技术、装备等优势,发扬我公司对工程“高质量、高效率、高品质”的作风,确保工程质量。

我们将“科学管理展本公司形象、精心施工扬本公司品牌”,严格做好现场的文明施工、治安保卫工作。

为了让附近居民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将采用低噪音的机械设备,减少噪音污染。

不断改进工程应用技术、采用新工艺,同样是我公司的成功法宝。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该工程中应用各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克服工程质量通病在本工程中发生,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加大安全设施投资力度,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自始至终抓好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防范工作,杜绝伤亡事故发生。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位于XX市,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防火设计的仓房储存物品危险性分类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基本建筑概况为:XXXXX。

三、施工准备1. 认真熟悉图纸,熟悉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纪要,了解设计的具体意图,所使用的规范、规程等,熟悉操作规程和具体施工方法;2. 施工所需钢材、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提前报出用量计划,根据工程进度依次进场,在施工开始之前各种材料准备且检验完毕;3. 程施工所需周转用钢架管、模板、扣件等材料及时组织进入现场;4. 施工机具已就位,并调试完成,现场施工用水、用电及施工道路已完成并具备施工条件;5. 劳动力已按时进场,并满足施工需要。

四、施工程序与施工顺序根据本工程结构较复杂和各部位不同的施工特点,将该工程划分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及装饰工程三个施工阶段。

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基础挖方→基础垫层→基础支模、绑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回填土。

2.主体结构的施工顺序筒壁钢筋绑扎→支第一节钢模板→浇筑混凝土→绑扎第二节环向钢筋→浇筑混凝土→绑扎第三节钢筋→浇筑混凝土→拆第一节模板→移至第四节位置支、梁、板钢筋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3.屋面工程施工顺序屋面工程的施工顺序: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

4.饰工程施工顺序:装饰工程采取先室外后室内的施工顺序,室外装饰由上到下,室内装饰施工顺序:天棚→墙壁→楼地面。

不同的分项工程之间可组织平行、搭接、立体交叉流水作业。

屋面工程,墙体工程,地面工程应密切配合。

外脚手架应配合主体工程,且在室外装饰之后,做散水之前拆除。

五、主要施工方法1、土方工程1.1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开挖方式,自卸汽车运土。

1.2土方开挖时要严格控制挖方的深度,防止超挖,在开挖至设计标高以前,在基坑四周用钢筋头打上一定数量的标高控制桩,用以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

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50mm后,采用人工挖土,清理地基土,以防机械开挖时对地基土的扰动。

开挖时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放坡,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做好边坡支护工作。

开挖后的土方除回填用的好土外,其余运至场平回填区域进行堆放,并做好地基保护工作,以防下雨或其它原因对地基原土造成破坏。

基坑边坡人工修整,挂线整平,不能有浮土,基坑上沿1m内清理干净平整。

1.3土方回填:土方回填前,应做好基础的隐蔽验收工作。

将基坑(槽)内杂物、积水、淤泥、浮土、杂草等清除干净。

选择基坑内挖出的优质土回填,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的铺设厚度不超过250mm,夯实不少于3遍。

为保证回填土在压实过程中处于最佳含水量状态,当土过湿时,应予翻松晾干,也可以掺入同类干土或吸水性土料;当土过干时,则应予先洒水湿润。

在夯实过程中,如发现局部土层不平,应及时用同类土补平;在全高度分段回填压实时,其接头处理方法,应将已回填土压实接头处斜面挖成台阶状,台阶高度为50cm,宽度不小于100cm,台阶处回填时宜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2、钢筋工程钢筋在现场钢筋加工车间集中下料成型,现场绑扎。

梁纵向钢筋接长时应采用闪光对焊,焊接工艺及取样方法详见《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并须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

钢筋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按计划组织进场,进场的钢筋应分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厂家、同规格、同牌号、同炉号、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并应附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分批、分规格在指定地点堆放整齐,并及时组织试验人员取样进行复验。

钢筋进场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钢筋外观检查的内容、方法以及力学性能检验时的取样方法和各项技术指标均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规范的规定。

钢筋复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予以使用,并做好跟踪使用管理台帐,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在工程中使用,必须及时清除出厂并有专人负责且做好记录。

2.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操作人员要严格进行培训,施焊人员应持证上岗;钢筋的弯折应符合规范要求:Ⅰ级钢筋作180度弯钩时,弯曲直径不小于2.5d;Ⅲ级钢筋作90度或135度弯钩时,弯曲直径不小于4d;成型钢筋的尺寸、弯折位置、平直长度、弯折角度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并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成型好的钢筋应分规格、品种堆放有序,并挂好标识牌,牌上注明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及使用部位。

2.2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前应做好如下工作:①核对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及数量与料单及图纸是否相符,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增补;②准备好绑扎用的22号绑扎丝、绑扎工具等;③准备预制钢筋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钢筋保护层厚度,平面尺寸为50×50mm,在垂直方向上使用的垫块应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以便于垫块的固定。

底板钢筋绑扎:为有效控制钢筋间距和数量,在垫层上划出钢筋分布线,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底板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绑扎时在刚钢筋下部加设40mm保护层垫块,以保证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保证底板上部钢筋网的位置准确,在下面加设直径为Φ22的马凳筋,双向布置,间距1m。

筒壁钢筋绑扎:筒壁的竖向钢筋采用搭接绑扎连接,搭接长度为600mm,骨架钢筋搭接长度为1000mm。

钢筋接头位置应符合现行施工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

先绑扎骨架钢筋,在骨架竖筋上划出骨架横筋间距,然后把骨架横筋焊接在骨架竖筋上。

骨架钢筋绑扎完毕后,再绑扎筒壁环向钢筋。

环向钢筋的间距同骨架横筋间距,以骨架横筋为基础绑扎环筋。

梁钢筋绑扎:梁钢筋绑扎前要检查钢筋的数量、规格、型号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主筋的位置要正确。

梁主筋为多排时,主筋排距不小于25mm并且不小于主筋直径。

楼板钢筋绑扎:绑扎方法同底板。

绑扎楼板钢筋时注意钢筋的上下位置须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楼板施工时,注意负筋的位置,避免踩蹋。

3、模板工程3.1垫层模板的安装:土方开挖完成,基础验槽后立即进行垫层模板支设。

采用200mm宽钢模板,用Φ12钢筋将模板固定在地基上。

必须保证模板的标高、几何尺寸准确。

3.2承台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前,在垫层上先画出基础模板外边线,等基础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安装侧模。

模板支设完毕后,先用双肢Φ25钢筋水平环向加固,水平环向钢筋接头处须焊接,钢筋间距不大于500mm,然后支设竖向加固钢管,钢管间距不大于400mm,基础承台在用钢筋、钢管加固的同时还须用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采用Φ16钢筋加工,对拉螺栓应与承台内水平贯通钢筋焊接,对拉螺栓间距应为600mm左右。

3.3筒壁模板安装:筒壁采用1×1.5m的定型专用钢模板,三节脱模法施工,筒壁钢筋绑扎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安装前,必须将施工缝处的浮浆、松动石子清除干净。

先安装一侧模板,再安装另一侧模板,然后同时加固。

模板下边预留清扫口,浇筑混凝土前用砂浆抹平。

为了保证模板的加固质量,模板内外侧均应双肢Φ25钢筋水平环向加固,环向钢筋接头处须焊接,钢筋间距不大于500mm,然后支设竖向加固钢管,钢管间距不大于40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