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质量法概述及案例分析

产品质量法概述及案例分析


产品抽样与检验
二、产品质量标准化制度
《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产品质量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依据 产品标准的类型:
1、国家标准(GB和GB/T ) 2、地方标准 3、行业标准(HB) 4、企业标准 5、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推荐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 ▲一般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内部标准高于国家推荐标准
本案中,质量鉴定专家组出具的质量鉴定报告明 确金龙XML6390型旅行车采用的半浮式半轴机构 ,若轴承缺油等最终将会造成半轴脱出,这是可 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重大安全隐患。对此, 被告金龙公司在金龙XML6390型旅行车的使用说 明书中未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这显然 与我国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 定不符。
金龙XML6390旅行车
周磊
在车辆使用说明书中未 对危及人身、财产的安 全隐患做出明确的警示 和说明
上海祥盛医疗器械厂
所有人
上海大众新亚 出租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维修保养单位
厦门金龙 旅行车有限公司
生产者
(三)特殊产品包标志
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一)作为性义务 1、进货检验义务(第33条) 2、保证产品质量义务(第34条) 3、产品质量标识义务(第36条) (二)不作为性义务(第35、37-39条)
产品质量法
学习目标
1.掌握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法的概念,了解产品质量法的调 整对象。
2.了解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3.掌握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的基
本内容。
4.熟悉违反产品质量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 5.结合所讲授的内容,学习查阅法律法规,学习分析案例。
2、还未投放市场的研制产品、药品、教材、 枪支。
四、产品质量法体系
基本法: 《产品质量法》93、2000年修改 特别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 2007.3.1国务院常 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2.9.15 3、《进出口商品检验法》:1989;2002修改 4、《计量法》 5、《标准化法》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专家库建立与管理办 法》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4、召回程序
(1)产品缺陷的报告或投诉 (2)初步危害评估 (3)产品缺陷鉴定 (4)召回确认和召回计划的制定 (5)召回信息发布 (6)实施召回 (7)验收和终止召回
第三节 经营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第四节 经营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一、民事责任[重点] 二、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导入案例】
王某在城乡仓储买回一高压锅。回家后发现高压锅的气垫 圈坏了,因当时家里有人找,王某便决定下午回家后再去仓储 换一个。中午,王妻回家后,看见地上新买的锅非常高兴,在 仔细看过各说明文书等文件、合格证后,按着说明书的规定开 始做饭。不料却发生爆炸,使王妻眼睛被炸伤,治疗而花出医 药费2万多元,其中一只眼睛视力不到0.O1度。 思考: 1、产生爆炸原因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使用不当问题? 2、若产品质量问题从哪些证据证明? 3、若属产品质量问题民事责任应由生产者还是销售者承担?是属 什么性质责任?这两种责任有何区别 4、确定责任主体后,责任者承担范围有哪些? 5、权利人诉讼时效如何?
1、意义:质量担保
2、依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内部的质量管理制度、或合同的
约定,对购进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对符合法律规定或合
同约定要求的予以验收的制度)
3、检验要求:
免检标志
(1)有关部门的合格检验
(2)企业的自我合格检验—— 出厂检验制度
A、检验机构
企业自行设立的检验机构
企业委托的其他检验机构
B、检验依据:法定标准 企业标准 约定标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重点] 第三节 经营者的产品质量义务[重点] 第四节 经营者的产品质量责任[重点] 第五节 案例分析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法 二、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 三、产品 四、产品质量法体系 五、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
一、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法
四、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第14条第2 款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检验标志
中国电工产品认证(CCEE)质量认证标志
1、进出口检验和质量检验两套强制性产品认证体系和标准, 集中管理,并统一颁发中国强制产品认证标志--- 3C标志( CCC标志)( 2002.5.1施行)
取代原进口商品(CCIB标志)和CCEE(长城标志)
三、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第14条第1款)
认证证书
企业
认证申请 审核、评定
认证机构
ISO9000
ISO14000
ISO8000?
1、认证主体 2、认证目的和意义:加强管理、质量信誉和质量担保 3、认证程序: 4、认证对象:企业质量体系; 5、认证原则:自愿原则; 6、认证依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
五、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
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
分部门: (1)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产品质量司、食品监管司、 计量司 、卫生检疫监管司、 动植物检疫监管司、检验监管司、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等 (2)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药品监管由国务院药检局执行、

案例:
国家新卫生标准实施,宁波泥螺蟹糊面临尴尬境地
《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 GB 10136-2005 : 2005.10.1实施,允许过渡至06年9月底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必须≤5000cfu/g(活菌数/克), 旧国标《蟹糊(蟹酱)卫生标准》≤50000cfu/g,
宁波大多数生食水产品与这一标准相距甚远,“不可能 完成的任务”
2、特征: A、一种事先救济; B、质量担保补充形式:产品一旦被召回,将追溯至缺陷产品开
始销售之时,所有流通的缺陷产品都划入召回之列。 C、企业一种社会责任行为; D、立法规定的产品召回具强制性
3、国内外立法概况
(1)美国产品召回制度:
A、产生:
最早1966年 ,1972年,美国颁布《消费品安全法案》
产品瑕疵:产品不具备其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不 存在危害人身、财产的危险。与合同保证条款不 符。
2、产品应当符合明示的质量保证 ——案例1
【案例】劣质油漆刷新房 满目白斑索赔偿
检验机构
质量不符合其包装上注明 采用的Q/TISDI-2000
标准
产品质量与包装上 注明采用的产品标 准不符
某化工涂料 有限公司
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一)产品质量担保义务 (二)产品质量标识义务 (三)特殊产品的包装义务 (四)其他禁止性义务
(一)产品质量担保义务(第26条)
1、产品应当符合默示的质量保证 (1)产品不存在缺陷 (2)产品具备其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
产品缺陷: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 合理的危险。产品有国标、行标的是指不符合该 标准。
二、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
1、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
国家与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管理与被 管理关系
2、产品质量责任关系(重点)
生产者、销售者与用户、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民事责任:因产品瑕疵的合同责任 因产品缺陷的侵权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三、产品 第2条
产品——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 的物质资料。
此外工商、环卫等 (3)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生产准入) 二、产品质量标准化制度(生产中) 三、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生产中) 四、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生产中) 五、产品质量合格检验制度(投入流通之前后) 六、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国家对整个环节) 七、产品召回制度(投放市场后补救)
产品质量——指国家的有关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 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工效性、可靠性 、维修性和经济性等特性的要求。
产品质量法——调整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 因产品质量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 下简称《产品质量法》)(2000年7月8日通过修正案 ,2000年9月1日起施行),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以及赔 偿损失、惩罚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
六、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问题:对哪些产品进行检查?检查机关?如何检查?对 检查结果异议如何处理?
1、国家监督检查 (1)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2)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 (3)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 。
2、地方监督检查 抽查原则; 抽查结果异议复检 法律后果:责令改正、公告、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
照(第15、16-17、24条)
七、产品召回制度
2004.5.15-12.7 1685辆
2006.1.22-2006.7.5 5609辆
1、召回制度——是指流通中的产品存在缺陷,可能会导 致损害发生的情况下,产品的生产经营者采取发布公 告通知等措施敦促消费者交回缺陷产品,经营者采取 有效措施,消除缺陷防止危害发生的一种事先救济制 度。
自2003.5.1起,对列入目录的产品,凡未获得强制性产品 认证证书和未加施“CCC”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不得出 厂、进口和销售。
2、2003年8月1日我国开始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 命和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强制认证制度。凡列 入目录内未认证的不得进口销售和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