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2)(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二、解释字词(30分)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词2分,共10分)17.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18.怀敌抚远,何招而不至7 .,
19.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20.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

四、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
21.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
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22.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五、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图,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
孤平(10分)
23.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注:一、接、别,人声。

不,平声。

六、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
24.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相服
以戏于朝泄冶谏日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
君其纳之公日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
弗禁遂杀泄冶孔子日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
泄冶之谓乎
注:(1)陈灵公、孔宁、仪行父、夏姬:人物的名称。

相服:内衣。

(2)《诗经》的句子不用翻译。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释词通句疏释全章大义评说
2.论辩奏疏箴赞
3.曹丕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4.八四
5.平声仄声对(或“同一联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粘(或“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一、二个字的平仄相同”)
6.颔联、颈联要对仗颈联
二、解释宇词【30分)
(一)每字1分,共10分。

7.王(此):使(这三人)为王。

爱:爱戴。

8.淫:过分。

是:这。

贼:祸害。

9.田:打猎。

饿:饿得要死。

10.趋:快步走。

11.得罪:获罪。

恨:遗憾。

(二)说明在句中的词性1分,说明意义或作用1分,共20分。

12.或:代词,有人。

13.以(封):介词,表对象。

是:代词,这。

(君)之(不肖):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4.乃:副词,就。

稍:副词,逐渐。

15.于(此):介词,表处所。

(欲其子)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诸:“之乎”的合音词。

16.以:介词,表原因。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词2分,共10分)
17.饮;使动用法,使(赵盾)喝酒。

18.怀;使动用法,使(敌)归顺。

抚,使动用法,使(远方的人)归附。

19.衣:用作动词,包扎。

/裂,使动用法,使(裳)裂。

[备注:二词答出一个即可]
20.崇:用作动词,斟满。

四、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
错一处标点扣1分,不倒扣,共10分。

21.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22.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五、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10分)
每句诗的平仄1分,每句只要错一处(包括画圈的错误)就不给分。

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
孤平2分,没有说明和说明不正确的均不给分,共10分。

六、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
本文标点共5分,标点错4个扣1分(不倒扣)。

6个重点词,每个1分,9个译文单位,每个单位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如有错别字酌情扣分,共20分。

24.原文标点: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牢日服以戏于朝。

泄冶谏日:“公卿宣淫,民无
效焉。

且闻不令,君其纳之。

”公日:“吾能改矣。

”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

公弗禁,遂杀泄冶。

孔子日:“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其泄冶之谓乎?”
参考译文:
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都同夏姬淫乱,②他们都贴身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廷上嬉
戏。

③泄冶劝谏灵公说:“国君和大臣宣扬淫乱,百姓没有好的榜样了。

④而且自己的声誉
也不好,您还是把夏姬的内衣收起来吧。

”⑤灵公说:“我能改的。

”⑥灵公把泄冶劝谏的话告诉了孔宁、仪行父,⑦孔宁、仪行父请求杀了泄冶。

灵公也不禁止,⑧于是他们就杀了泄冶。

孔子说:“<诗经》上说:‘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⑨这大概说的就是泄冶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