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课件
我英语课得了A是因为我用功学习了, 社会心理学课程得了D是因为考试不公平 我比我姐姐对我父母更孝顺
自我恭维的比较与他人相 比,认为自己更好 盲目乐观主义
即使50%的婚姻都失败了, 我仍相信我的婚姻会持久而幸福
我知道很多人都和我一样 相信全球变暖会威胁我们的未来
虚假的普遍性和独特性
高自尊和自我服务偏见形影不离
(五)自我概念的功能
1、组织功能:人们将信息储存在自我图示中。 自我图式:人们用来组织对自我的认识并影响他们的注意、
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考及记忆的内容的心理结构 自我参照效应:人们对于有关他们自身的信息识记效果更 好的倾向。 例子:医生,房地产商与艺术家的故事 2、管理功能,即管理人们的行为,做出选择以及形成对未 来的计划。 自我控制:个人控制和指导自己行为的方式 自我控制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一项任务上花费能量就会 对花在另一项任务上的能力产生限制 例如:压力条件下失控,戒烟、减肥等。 自我控制是可以通过训练加强的。
②图式的功能: 图式有助于信息加工 图式有助于回忆 图式加快信息处理
图式有利于自动推理
图式可以添加信息 图式有助于解释
图式提供预期
图式蕴含情感 图式一旦形成,人们总是不愿意去修改,从而带来偏
差和错误
2、心理策略与捷径:判断法则(人们为了迅速而有效的做出判
第一节
一、社会知觉的含义
社会认知
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 简单的反应(包括视、味、听、嗅、触觉),是对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体验。 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整个客观事物 在大脑中的反映。
二、社会知觉和社会认知的含义
1、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
第三节 对人知觉——印象形成
一、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结构
(一)信息要素 1、外表,语言: 2、非言语线索:表情,距离,身体姿势,目光接触 3、超语言线索:语言中除谈话内容之外的线索。如 频率、振幅、速度、音质等。(测谎仪或音谱仪更 能侦查出该线索) 人有七种情绪: 快乐、高兴;惊奇、迷惑; 害怕、恐惧;悲伤;生气、愤怒; 厌恶、受辱;好奇、恳切 4、行为
有利之处: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更能适应社会,积极乐观,缓解焦虑,抵御抑郁,有 利于心理健康等
不利之处:不能面对客观现实,从而不能做出正确的
评价和选择;夸大人们对自己群体的评价;引发不和 与嫉妒
生活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和最让人沮丧的挫折, 都来自对自己高标准的预期
(二)自我展示(self-presentation):指人们想要向
第二章:社会认知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心灵创造的;即使我 们并肩站在同一块草地上,我看到的绝不 会和你看到的相同。 ——George Glesing(1905)
第一节:社会认知基本概念 第二节 自我知觉 第三节 对人知觉——印象形成 第四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第五节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二)自尊的测量 1、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2、得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量表
三、与自我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自我服务偏见:当人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
现一种潜在的偏见,即自我美化或自我开脱,总把自己看得比 别人好。 1.表现:
归因:将成功归因于自 己的能力和努力;将失 败归因于运气和环境
(三)文化与自我 例子:小和田雅子嫁入日本皇室 1、独立自主的自我:个人主义文化 独立的自我观:以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动 来定义自我的方式。 2、相互依存的自我:集体主义文化(一个人需要 培养牺牲小我保全大我的精神——中国俗语) 相互依存的自我观: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 自我,并认识到自我的行为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想 法、感受及行为的左右。
●
三、社会认知的两种方式: (一).自动化思维: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的,自
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 自动化思维是基于图式而做出的反应。 1、图式(基模):
①人们用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
的社会世界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会影响人们所 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 例如: 对种族和武器的刻板印象;性别图式;社会 角色图式;人们在特定情形下的表现图式等
衡,当人们对事物的准确性要求高时,控制性思维就 会发挥作用
③反事实推理:在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便
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控制性思维的一种,但有 时候表现出无意识的
第二节:自我知觉
有三样东西是极端坚硬的,钢铁、钻石以及认识自己
(There are three things extremely hard, Steel, A Diamond, and to know one’s self) ——本杰明. 富兰克林
一、自我知觉及自我概念的形成
(一)相关概念
1、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 2、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
念与自尊。 自我概念: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信念 包括自我图式和梦想或害怕成为的可能的自我 自尊:是我们对自己所做成的评价。是对自我价 值的整体认识,影响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特点和 能力。
面部表情的进化观点: 达尔文指出:面部表情在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遇到类
似情况时表达出来,对于进化中的物种具有维护生存的价值。
文化与非语言交流的渠道 表达规则在每一种文化中都是特殊的,说明人们应该表达出哪
一种情绪 如:OK手势:在美国表示“没问题”,在日本代表“钱”, 在法国代表“零”,在墨西哥代表“性”,在埃塞俄比亚代表 同性恋,在南美洲一些国家如巴西,表示猥亵 目光接触与注视:美国认为是肯定;有些地方认为是不礼貌 的 竖起大拇指:日本表示“男人”,在伊朗和撒丁岛则是猥亵的 手势 点头:印度和非洲意义相反
当我们想对自己的能力和意见有一个准确的评估时, 我们会将自己与我们相似的人比较; 当我们想得到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信息时,我们会进 行向上的社会比较; 当我们的目标是自我提升时,我们会进行向下的社会 比较
仅仅想象自己置身天堂是无法带 来满足的,你同时还得想象别人 深陷于恐怖的地狱之中。
——P.D.James. The Children of Men,1992
(二)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1、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 内省(introspection):往内心深处去探索,并 检视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动机的历程. 存在的问题:⑴人们很少花时间去思考自己; ⑵即使人们内省,他们的感受或行为的原因也可 能会隐藏得让意识觉察不到。
2、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状 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 时的情景,来推断自己的态度和感受。 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因为喜欢 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想从事该活动的欲 望。 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 ):因为外在 的奖赏或压力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
(四)自我与年龄、性别 1、人类的自我认识在两岁左右开始发展,随着年 龄的增长,初步的自我意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如儿童的自我概念是一些具体的,具有清楚界限 的以及易于观察的特征;当我们逐渐成熟,就会 更强调心理状况(我们的想法与感受)和关心其 他人如何评价自己 2、研究认为,女性拥有更多关系上的相互依存性, 更关注亲密的关系;男性关注集体上的相互依存 性,并更关注他们在大集体中的成员资格。
乐观主义:在增强个体自我效能感,促进健康和安宁方面更好,
但盲目乐观会导致对事实认识不清,从而不能提前做好充分的 准备。
警示语:要想在学校里获得成功和出类拔萃。既需要足够的乐
观精神以支持希望,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悲观新泰以激起对利害 的关注
虚假普遍性:过分高估或低估别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
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 (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社会认知:人们如何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 或更准确地说,人们如何选择、解释、识记和使 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3、社会认知等同于社会知觉
案例:
1999年2月4日清晨,在纽约市的某一街道上,四 名白人警察正慢慢地接近阿莫多 迪阿诺。当迪阿 诺进入公寓走廊时,警察认为迪阿诺这名来自西 非的黑人移民,看来挺像他们见过的一连串强奸 案罪犯的形象,因此他们命令他不许动。事实上, 迪阿诺没有任何犯罪记录。他是一名街头小贩, 每天都工作很长时间,在业余时间,他获得很高 的学分,因此可以上大学了。当警察走进迪阿诺 的时候,他伸手去拿他的钱包,可能想出示什么 证件。四名警官对黑人伸手进口袋的情境非常警 觉,毫不犹豫地开枪射击。共41枪,迪阿诺当场身 亡。
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种 受到赞许的形象。 1、虚伪的谦逊:贬低自己,夸奖他人 2、自我妨碍: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 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 行为的自我妨碍:通过实际创作真正的障碍来起作用。 如疲倦、酗酒或药物依赖、迟到等 自我报告的妨碍:人们声称自己生病、焦虑、害羞等。 弊端:因为事先找借口,我们可能会在完成任务时就 不怎么努力。
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 自己的立场。
原因:归纳性结论来自一个有限的样本,而这个样本中显然还
包括我们自己在内。 虚假独特性:我们更多的把优点,成功等归因于自己的能力。
2.自我服务偏见产生源于:自我参照效应 ;维持和增
强自尊的动机 3.自我服务偏见的利弊:
社会认知的这种自动化思维存在是相当普遍的, 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动化思维应对他们的 生活
(二)、控制性社会认知:高努力水平思维 ①定义: 控制性思维:有意识的、有意图目的的,
自发的以及需要努力的思维。 进行控制性思维需要动机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