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编组
3.42 4.104 5.13 19.5 24.5
25
47
27
34 54/378 63/441 79/553 68/476 77/539 93/651
B 型车 7 辆编组 28 个车门
B 型车 7 辆编组列车长度为 138m
138m
132.52m
专业
6A 的设计标准
7B 的设计标准
站
安全门调整 公共区柱跨采用 9120mm 了滑动门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轨道高度 矩形隧道 560mm、马蹄形隧道 650mm、圆 矩形隧道 560mm、马蹄形隧道 650mm、圆形隧
轨 钢轨
形隧道 740mm 采用 60kg/m 钢轨
道 740mm
采用 60kg/m 钢轨
道 道岔
采用 60kg/m 钢轨 9 号相离型曲线尖轨系列道岔
道床及轨枕 采用短枕式整体道床,设两侧排水沟。地下线(含 U 型槽)采用 DTⅥ2 型扣件,高架线采用
2200mm
专业
6A 的设计标准
限界
区间人防门 直线段限界
最小曲线半 径(m)
最大坡度 (‰)
正线 辅助线 车场线 正线 辅助线 车场线
宽度 3700mm 高度 4500mm
300~350 250 150
30~35 40 1.5
正线
线 竖曲线半径
(m)
辅助线
路 钢
轨正线
(kg/m)
辅助线
道 岔(N。 正 线
安全门长度 135.6m
7B 的设计标准
宽度 3600mm 高度 4500mm
250~300 150~200
150 30~35
40 1.5 2500~5000
2000
50~60 ≥50
9/200 或 7/150 7/150
不宜小于 20m,在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一个车辆 的全轴距 不宜小于 20m,在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一个车辆 的全轴距
专业
通风空调 动力照明
6A 的设计标准
7B 的设计标准
改用 6 节 A 型车后,并综合列车设置制动电阻、车站规模增加、运输能力增加等因素,车站的 空调冷量相对增加 15%左右。
无直接影响,受相关专业及土建规模的间接影响。
给排水与消防 无直接影响,受相关专业及土建规模的间接影响。
气体灭火
无直接影响,受相关专业及土建规模的间接影响。
1130mm
1100mm
固定轴距
辆 车辆定距
2500mm 15700mm
2200mm 12600mm
轴重
不大于 17.5t
不大于 14t
定员
1860
1710
车体材料
铝合金或不锈钢
不锈钢
最高速度
80km/h
80km/h
车门
内藏式电动门 5 对
内藏式电动门
4对
制动电阻
在车上
不在车上
造价
870 万
650 万
远期
组
初期 运用车列数
近期
织
/车辆数 远期
配属车列数 /车辆数
初期 近期 远期
60
38
46 54/324 63/378 79/474 68/408 77/462 93/558
停站时间变 化分析
A 型车 6 辆编组 30 个车门,
车站折返能 力变化分析
A 型车 6 辆编组列车长度为 140m
车
车站站台建 140m 筑有效长度
公共区柱跨采用 9750mm
建
数量和位置 车站轨面到 1080mm
1050mm
筑 站台板面层 高度
线路中心线距离站台边的距离由 1500mm 调
整到 1570mm,直接影响了线间距和站台设
计宽度。
车辆检修制 采用现行 B 型车检修制度
采用现行 B 型车检修制度
度
出入线
半径 250m
半径 200m
停车列检和 140m
车 月检库长、
138m
牵出线等各
辆 类受列车长
度影响的辅
段 助线设计
线间距
停车线 4.4m
列检线 4.8m
列检线 4.6m
厂修安排 由线网重新规划厂修基地承担
由地铁车辆大修厂承担
检查坑
立柱式检查坑间距改为 1.2m
立柱式检查坑间距为 1.4m
安
模块长度 滑动门
等间距车门布置,模块长度 4560mm; 30 道
界 明挖法矩形
隧道
单线准断面净宽 4800mm,净高 5110mm
单线准断面净宽 4500mm,净高 5110mm
轨道中心线 距离有效站 台边限界
1570mm
1500mm (按塞拉门包络设计)
安全门限界
1630mm
1565mm
轨顶面至站 台面距离
1080mm
1050mm
轨道中心线 距离边墙侧
2200mm
DTⅦ2 型扣件。
限
单洞单线圆 形隧道
A 型车建筑限界 5200mm
B2 型车建筑限界 5200mm
界 单洞双线圆 由于盾构机已经采购,故 A 型车建筑限界维
形隧道
持 8800mm。
B2 型车建筑限界 8800mm
限 矿山法马蹄 形隧道
标准断面净宽 5380mm,净高 5400 mm
标准断面净宽 5100mm,净高 5330 mm
A 型车(6A)与 B 型车(7B) 技术标准综合对比表
专业
6A 的设计标准
7B 的设计标准
编组
=Tc ‐Mp–M=M–Mp ‐Tc =
+Tc‐Mp‐M‐T‐M‐Mp‐Tc+
列车长度
140m
137.64m
车体最大宽 度
3000mm
2800mm
车顶高度 (到轨面)
3800mm
3800mm
地板面距离
车 轨面高度
电扶梯
无直接影响,受相关专业及土建规模的间接影响。
自动售检票 无直接影响,受相关专业及土建规模的间接影响。
不等间距车门布置 4580mm、4880mm、5780mm 28 道
全 滑动门净宽 应急门数量
2000mm 6道
1900mm 7道
门 防夹防踏空 措施
A 车限界缝隙已缩小,不设置;
环保措施
采用 A 型车及不锈钢车体轴重增加的情况下重新开展环评工作。
设备配置
信 管线敷设 号
牵引计算
通信 PIS
供电 综合监控
/R。)
车场
圆曲线最小 不宜小于 25m
长度
夹直线最小 不宜小于 25m
长度
最大运能 初期
(万人次/ 近期
小时) 远期
全日列车平 初期
均满载率 近期
(%) 远期
3000~5000
2000 ≥60 ≥50 9/200 7/150
3.72 4.464 5.58 17.9
23 23
初期
行 运能余量
车
(%) 近期
车站站台区域安装的信号显示及控制设备(如发车计时器、自动折返按钮)的设置位置;信号 轨旁设备(如信号机、停车标等)设置位置等的调整; 车站站台区域、停车线、折返线处的信号轨旁设备按照 6A 编组列车的要求进行设计,引起站 台区域、停车线、折返线处信号轨旁设备位置的变化,相关线缆敷设径路及长度都需进行调整。 于相关专业(线路、车辆、限界、轨道、行车组织)提供的图纸、基础参数及最高运行速度、 限制速度要求,信号系统进行牵引计算,模式能力、折返能力、列车旅行速度、技术速度满足 要求。 车辆编组方案调整对通信系统组网方案不会产生影响;主要影响站台终端设备布置、车载设备 布局、轨旁设备设置位置等。 车辆编组方案调整对 PIS 系统方案不会产生影响;主要影响站台终端设备布置、车载设备数量、 轨旁设备设置位置等。 十四号线工程车辆由 4M3T、7 辆编组 B 型车辆改为 4M2T、6 辆编组 A 型车辆后,既有牵引变 电所设置方案可不做调整,开闭所设置方案满足要求。 综合监控、FAS、BAS 系统与采用的车辆型号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基本上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因 为车型的变化导致车站规模的变化会导致综合监控、FAS、BAS 系统工程数量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