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解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解

编写时间2014年月日执行时间2014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
课题
23夏日绝句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古诗的精练,喜欢读古诗。
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2、联系时代背景,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策略
引导法讨论法
重点难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2.理解诗句
教学策略
讨论法、启发式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
课前、课中反思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示儿)
课题
24、破斧沉舟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习《破斧沉舟》。
2.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做事情一定要下定决心,义无反顾的道理。
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策略
讨论探讨
教学活动
课前、课中反思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夏日绝句》
2.在这首诗中,我们认识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他的另一个故事,相信你对他一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活动
课前、课中反思
一、了解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师: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尤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句,想好之后,可以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2、汇报。
(1)理解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他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而是不肯苟且偷生,这样的精神和气节无愧于七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
四、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李清照,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看到课后练习题3“破釜沉舟”一定可以取胜吗?
其实,“破釜沉舟”的计谋要成功,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那就是:他的士兵要有这种勇气,懂得将帅的用心。三国的马稷屯兵于高地,也想居高临下,结果失败。可见“置于死地而后生”只能对勇士而言。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的条件。)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还有很多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富有哲理,启迪人的心灵。我们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多阅读有关的历史书籍,比如学生版的《东周列国志》《史记》等书籍。积累语言的同时,了解历史知识,扩大视野。
课后反思
编写时间2014年月日执行时间2014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四、各自背诵课文
五、默写这首诗。
板书:
元知
临终所议但悲(生)
示儿渴望统一
九州所盼北定告翁(死)
课后反思
编写时间2014年月日执行时间2014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
二、.板书课题
1、学生读题
2、学生试着解释题目
释义:“釜”就是锅,“舟”就是船。意思是把锅砸烂,把船沉到水下。
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谁破釜沉舟?为什么要破釜沉舟?)
4、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阅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诗人用哪两个词来称赞项羽?从古至今,还有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是“人杰”“鬼雄”?这两句应该怎样读?
学生自读后指名读。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齐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质疑问难
在读中思考:
1.项羽是怎样破釜沉舟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段落,反复练习朗读,明白项羽的做法是要激励将士们作战的决心,这是一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决心。
2.你觉得项羽是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回答:是一个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人
3.破釜沉舟一定可以取得成功吗?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无”,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
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4、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五、作业
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
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课后反思
编写时间2014年月日执行时间2014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
课题
23示儿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习《示儿》
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的读音)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