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1课熟读精思_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1课熟读精思_西师大版
•见:同“现”。 •余:我。 •尝:曾经。 •漫浪:随随便便。 •亦:也。 •急:要紧。
二、分层段意及解释
•分层: (一)1:读书前应做好准备。 (二)2:书读的要求和意义。 (三)3:精思的要求和意义。
整理
凡读书,须整顿顿放几案桌子,令使洁净端 正,将书册齐整顿放安放,正使……端正身
体,对书册,详缓 安详从容
三、问题探究:
1.读书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2.熟读有什么要求? 3.熟读的意义? 4.精思的前提? 5.精思的关键? 6.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1、读书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环境 整顿几案、书册(整洁安定) :
正身体、仔细读(认真专心
•思想 ) :
2、熟读有什么要求?
看
面对 字,仔细分明读之。
解释:
它,指文章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
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整齐齐地放在桌 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 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 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 勉强暗记,只是要多诵
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 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 上口,久远不忘。
3、熟读的意义、好处?
“久远不忘”;“读书千遍,其义自 见”;“不待解说,自晓其义”。
4、精思的前提: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 眼到,口到。
5、精思的关键: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 矣,眼口岂不到乎?
1.记录下自己在读书中遇到的困难。
2.解决困难的方法: 结合注释理解句 子意思,然后根据意思读好停顿;借 助工具书帮助理解难词难句;和同学 展开讨论……
一、生字词(等)
几案 jī àn
谓 wèi
牵强 qiān qiǎng
自见 zì xiàn
倒 dǎo
•几案:书桌 •顿放:安放。顿,安置。 •详缓:仔细从容。 •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指没有熟读 文章,就一句一句的在心理硬记。 •云:说。 •晓:知晓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4)精思的关键?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五、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总结“熟度精思”的学习 方法,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读书才 能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告诉我 们从一开始读书就要养成良好的 读书习惯。
测一测: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是个 什么句?
这篇短文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 方法:熟读。熟读的好处是 __________。文中还提到一个态度 问题:读书是要做到“心到”“眼到”“口 到”,其中“心到最急”。“心到”是指 ____:“急”的意思________。
五、感悟中心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
宋代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我国古代著名 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刚正不 阿,无意仕途,平生致力于著书立说,创办 书院,讲学传道,是我国继孔子、孟子之后 的一代宗师。
释题《熟读精思》 :
书要反复读, 思考要缜密。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余 我 尝曾经谓 说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 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
既 既然不专一,却只漫 浪 随随便便 诵读,决 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需心既 已到经矣,眼口岂 难不道到乎?
解释: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 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 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 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 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 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 21课熟读精思_西师大版
2020/8/20
课前预习
一、生字词、重点字词解释等。
二、分层段பைடு நூலகம்及各段解释。
三、问题探究:
1、读书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2、熟读有什么要求? 3、熟读的意义?
4、精思的前提?
5、精思的关键?
6、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四、总结思考:课文围绕熟读和精思分别讲了什么?
解释:
必须要读得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 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 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 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 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古”。人谓云同“说现”,,读“显得读现熟书,千则遍不就,待是其解说义说自,见 自晓其 义也。它的
解释:
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 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 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6、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
•思考只读不思,是死读,即使会 背,仍不是自己的东西,更不可 能结合实际而得以应用,只有心 到,用心去思考才能成功。
四、总结思课文考围绕熟读和精思 分 别侧重讲了什么?
(1)怎样熟读?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 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 然上口,久远不忘。 (2)熟读的好处? “久远不忘”;“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不待解说,自晓 其义”。 (3)精思的前提?
想一想?
有个叫张雪的小朋友,经常嘴在读书, 心却飞到别处去了。请你用这篇短文所 告诉我们的道理教育教育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