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报告不得作为民事纠纷、刑事和行政诉讼的证据)威海“10·30”“MENARO”轮与“津汉渔04856”船碰撞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况和调查情况(一)事故简况2016年10月30日0144时许,WATERWAYS SHIPPING LIMITED所属的利比里亚籍散货船“MENARO”轮(以下简称M 轮,载运69200.115吨大豆)由新加坡驶往丹东途中,与天津汉沽营城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天津籍钢制渔船“津汉渔04856”船(以下简称J船)在成山头以东约50海里处(37°15′.4N、123°45′.9E)发生碰撞。
事故造成J船沉没,6名渔民失踪;M 轮球鼻首8.5米到10.1米高度处钢板凹陷变形、13米水线位置处擦伤。
构成较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二)事故调查情况事发后,山东海事局成立事故调查工作组(详见附件1)对事故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经调查,共取得调查询问笔录17份、船员事实陈述3份, VDR数据资料1份,水上交通事故报告书1份,事故现场勘验记录1份,水下探摸录像及报告各1份,LR 检验证书1份,油漆样品4份,船舶证书及文书复印件、船员证书复印件、船舶图纸资料等相关资料若干。
(三)报告中英文缩写VDR:VOYAGE DATA RECORDER 航行数据记录仪PSC:PORT STATE CONTROL 港口国监督DOC:DOCUMENT OF COMPLIANCE符合证明SMC:SAFETY MANAGEMENT CERTIFICATE安全管理证书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自动识别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VHF:VERY HIGH FREQUENCY 甚高频VTS:VESSEL TRAFFIC SERVICE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CPA: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 最近会遇距离TCPA:TIM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 最近会遇时间ARPA:AUTOMATIC RADAR PLOTTING AIDS 雷达标绘仪MMSI:MARITIME MOBILE SERVICE IDENTIFICATION 海上移动业务识别码二. 船舶、船员和安全管理情况(一)船舶概况该轮法定证书(详见附件8)齐全有效。
渔船证书资料(详见附件9)齐全有效。
(二)船员配备情况1.M轮M轮本航次配备船员19人(详见附件2),船员适任证书齐全有效,船员配备符合该轮《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要求。
事发时该轮船长、二副和一名值班水手在驾驶台值班,船长负责指挥船舶。
船长:KONEEY SERGEY,俄罗斯籍,1957年7月20日出生,2016年8月11日换发船长证书,证书编号:1010109194,有效期至2021年6月9日。
该轮船长有23年船长资历,2016年9月2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上本船担任船长职务。
大副:MARUSHEVSKIY ALEXANDER,俄罗斯籍,1976年6月5日出生,2013年7月30日换发船长证书,证书编号:2020108864,有效期至2018年6月11日。
二副:ASOY KENNETH JOHN,菲律宾籍,1988年9月11日出生,2011年取得二副适任证书,2015年11月11日换发二副证书,证书编号:36-14009,有效期至2020年10月15日。
2016年1月6日起到该轮任职三副职务,8月在M轮提升任职二副。
值班水手(AB):CHARLES ANDREW M.IRANDA,菲律宾籍,1985年7月6日出生,适任证书取得时间2014年7月4日,证书编号:25-43925。
2016年10月21日自新加坡上本船任职值班水手。
轮机长:NEPOMILUEV SERGEI,俄罗斯籍,1963年5月10日出生,2016年6月23日换发轮机长证书,证书编号:1035508757,有效期至2021年5月31日。
大管轮:SOKOLOV OLEKASANDR,乌克兰籍,1989年1月19日出生,2016年6月23日换发大管轮证书,证书编号:36-32025,有效期至2021年6月23日。
2.J船J船配备船民11人(详见附件3),其中3人(船长、大副、轮机长)持有有限航区200总吨-未满500总吨大副证书,1人(大管轮)持有有限航区250千瓦-未满750千瓦大管轮证书,其它船员持有渔民证。
该船船员配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事故发生时该船大副(事故发生后失踪)在驾驶台值班。
(三)航次情况1.M轮2016年9月3日,M轮装载69200.115吨大豆(受卸货港中国丹东港13米吃水限制,船舶没有满载)驶离装货港美国新奥尔良港,离港艏艉吃水分别为13.16米、13.97米。
2016年10月21日新加坡加油后驶往丹东港,离港艏艉吃水分别为12.94 米、13.16米。
10月30日事故发生后抵威海港接受调查时,艏艉吃水分别为12.99米、13.02米。
该轮2016年8月30日在美国BONNET CARRE锚地接受PSC检查,检查结果为零缺陷。
2.J船2016年10月26日,J船与二船“津汉渔04857”自石岛港出发驶往76渔区附近作业。
10月29日2300时许,该船在76渔区起网完毕后与二船一起返回石岛港。
事故发生时,J船正在航行途中。
(四)管理情况1.M轮M轮管理公司MARLOW NA VIGATION Co.LTD于2014年10月24日取得DNV GL船级社签发的DOC(符合证明),证书有效期至2017年9月19日。
M轮于2016年7月8日取得LR 签发的SMC(安全管理证书),证书有效期2021年7月7日。
2.J船2014年12月20日,天津市汉沽营城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与肖建洪(身份证号370633************)签订船舶租赁合同(详见附件4),将所属J船与二船“津汉渔04857”租给肖建洪经营,租赁期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
船舶日常管理与船员配备等均由肖建洪负责。
三、事故水域的通航环境情况(一)天气海况2016年10月29日1600时威海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今天夜间,黄海北部,多云,北风5到6级,中浪中涌。
据M轮当事船员陈述及该轮VDR回放显示,事发前后,偏北风,风速8到12节。
M轮航海日志记载,30日0000时,二副接班时能见度良好,中浪中涌。
据M轮当事船员陈述,事发时间前后能见度良好,能见距离大于8海里。
据J轮对船“津汉渔04857”船长陈述,事发前后,该水域微风,无涌浪,能见度良好。
因此,调查组认定事故发生时,事发水域偏北风3到4级,能见度良好。
(二)通航环境情况船舶碰撞地点位于成山头以东约50海里处,该区域为黄海海域重要的渔场,附近从事捕捞渔船较多(参见图一)。
图一0144时许M轮电子海图显示交通流情况四、证据分析(一)碰撞事实的认定1.接警信息:10月30日0228时许,威海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接到“鲁荣渔59907”船东报警:其渔船在航行过程中,获悉“津汉渔04856”在概位37°18′N、123°45′E(成山头以东约50海里)处与一艘利比里亚籍商船(MMSI码636017171)发生碰撞,碰撞造成“津汉渔04856”沉没,船上11人落水,5人获救,6人失踪。
2.VDR回放数据:M轮VDR数据显示,在10月30日0144时许(位置37°15′.3N、123°45′.9E,艏向338度)曾大幅度避让渔船,雷达标绘显示该渔船此时距离M轮0.14海里,方位342度。
考虑到M轮驾驶台(雷达天线位置)距离船艏约为199.898米,因此推断此时两船发生碰撞。
0147时,VDR记录的VHF 语音信息中就有人在用中文在喊利比里亚货船。
而且0144时M 轮船艏位置与事故渔船报警概位(37°18′N、123°45′E)接近,M 轮MMSI码636017171及利比里亚籍船旗,也与遇险渔船对船(津汉渔04857)船长所描述的信息一致。
3.电子海图记录:M轮两台电子海图历史记录均显示,在0143-0144时,M轮船舶动态发生大幅度改变(参见图二),其中航速由12.1节降为10.1节,航向由004度变为333度。
推断该航行状态的大幅度改变是由于紧急避让J船所导致。
图二电子海图记录4.现场勘查记录:经现场勘查,在M轮球鼻艏水线(艏吃水12.94米)位置附近,存在新鲜的刮擦痕迹。
经对艏尖舱内部进行勘查发现(参见图三),在该轮球鼻艏水线以下位置发现存在凹陷和油漆松动迹象。
另经对该轮水下探摸发现(参见图四),在球鼻艏中间,水下2-3米处有集中伤痕,伤区约2平方米,有3-4处伤痕及凹陷。
图三艏尖舱内勘察照片图四水下探摸录像记录综合上面分析,认定M轮与J船碰撞事实成立。
(二)逃逸行为的认定1.经调查询问,M轮当事船员均在事故发生的时间段内未感觉到声响、震动等异常现象。
J船获救船员声称碰撞发生后,渔船并未立即沉没。
M轮值班船员称,J船让过后,仍观察到J船灯光,后因避让附近其他渔船,就没有对J船进行跟踪关注。
因此不能排除值班人员并不获知发生碰撞并导致J船沉没事实的可能性。
2.经VDR回放显示,在事故发生时间段内,VDR未收集到与船舶碰撞事故相关的对话。
3.考虑到M轮与J船之间的动量情况,不能确定在两船发生碰撞时,一定会产生足以使人明确感知到的震动或声响。
4.M轮在接收到VTS中心指令后,及时保存了VDR数据,并返回指定水域参与搜救。
且经调查,该轮并无篡改法定记录及人为关闭AIS的行为。
5.2016年11月9日,本起事故调查专家论证会在山东海事局召开并形成专家意见(详见附件7),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现有证据不能认定M轮肇事逃逸。
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水上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调查处理规定》中有关认定肇事逃逸船舶应综合考虑的因素,并结合专家论证意见,不能认定M轮存在逃逸行为。
(三)碰撞要素的分析1.船舶碰撞时间。
2016年10月30日0144时(北京时间),认定理由如下:根据M轮VDR数据显示,在10月30日0144时,M轮船位37°15′.3N、123°45′.9E,艏向338度,航向000度。
此时渔船雷达物标距离M轮0.14海里,方位342度。
考虑到M轮雷达天线距离船艏约为200米,因此推断此时两船发生碰撞。
2.碰撞位置。
根据上面对碰撞时间的分析,考虑到船舶尺度和AIS天线的位置情况,推断碰撞位置为37°15.4′N、123°45.9′E。
3.碰撞部位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