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题型披上“新嫁衣”][考点要求]1.新课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得体”。
2.“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
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得体类题目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
3.应特别关注2018全国新课标三套试卷在考查“得体”时的同中有异的命题指向。
卷Ⅰ的命题指向语体上区别大多习以为常,不以为然,却从平常和细微中体现出阅读和写作的素养。
卷Ⅱ的指向是语境,卷Ⅲ的指向是对象。
题型一语体转换要得体语言,从语体形式分,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两大类。
书面语一般用于正式场合,严肃、公正;口语一般用于非正式场合,随和、轻松。
1.首先,我们要明白如下四点:(1)“子”“儿”“头”词缀。
如口语词:管子、房子、桌子、袋子、套子、头儿、官儿、花儿、眼儿、玩儿、老头、上头、日头、年头、念头等。
转换示例:管子→管道;房子→房屋;桌子→课桌(办公桌);袋子→胶袋;头儿→领导;年头→年份(岁月、光阴)……(2)动补结构表示动作完成或效果。
如口语词:堵住、换掉、躲开、赶上、拿下、遇上等。
转换示例:堵住→堵塞;换掉→更换;躲开→躲避;赶上→正逢(正值)……(3)动词词头“打”。
如口语词:打算、打听、打探、打坐、打量、打断等,当然也有打字头的书面语,比如“打击黑恶势力”。
转换示例:打算→计划;打听→探听……(4)运用修辞成分的词语。
如:卖弄、扯皮、折腾、卡壳、草包、起哄等。
转换示例:卖弄→炫耀;扯皮→纠纷……2.其次,我们要明白,汉语中,双音节词和四字词是比较端庄正式的,而单个字,尤其是动词,以及相当一部分三字词组(如动宾结构)都是不太正式的。
转换示例:开车→驾驶汽车;看球赛→观看球赛;届时本公司叫相关人员负责该活动(“叫”→“责成”或“安排”);请各位业主注意,小区泳池不是澡堂子,请勿在此洗浴(“澡堂子”→“公共浴池”);本人不慎丢掉钱包,内有***,还有手机一部,型号为***,望拾到者返还,本人一定当面重谢(“丢掉”→“遗失”,“还有”→“以及” )。
3.最后,要提及的是,口语和书面语都是属于现代汉语语体,不要把过于古雅的谦辞敬辞和书面语混淆起来。
题目如果考书面语体转换,就不要考虑谦辞敬辞。
典例1(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
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
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
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
望大家配合。
[解题指导]“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
解题方略解答语体转换“3技法”体要求,找出并作修改。
家长和学生多次反映,我校食堂一楼空间小了。
后勤处经过反复掂量,打算将食堂向西扩一下。
该项工程将于5月11日至6月22日施工。
施工期间,为安全起见,请师生前往食堂二楼吃饭。
感谢大家配合。
答案“小了“改为“狭小”,“掂量”改为“考虑”,“打算”改为“计划”,“扩一下”改为“扩建”(或扩展),“吃饭”改为“就餐“(或“进餐”)。
训练2.(2019·湖北武汉诊断)下面是一封邀请函初稿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第四届“挑战杯”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计划于10月5日至10月7日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召开。
会议期间,组委会将拨冗举办论坛,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忝列现场,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
诚邀您拜读此函,并携孩子报名参加大会。
我们将鼎力提供服务,期待您孩子的精彩表现能获得评委的垂爱。
答案“拨冗”改为“隆重”;“忝列”改为“亲临”或“莅临”;“拜读”改为“阅读”;“鼎力”改为“全力”或“大力”;“垂爱”改为“喜爱”或“青睐”。
训练3.(2019·湖南长沙检测)下面是一则启事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
由我省乡村旅游节组委会牵头操办的乡村旅游节征文大赛正式开场,面向全国征集优秀稿件。
参赛作品要求围绕“秀美乡村,织造幸福”的主题,写出我省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展现我省乡村新时代的田园样子和乡村居民的精神劲头。
解析“牵头操办”,表意不简洁,改为“主办”;“开场”与“大赛”搭配不当,改为“启动”;“写出”,口语化,不符合“启事”要求,改为“抒写”;“样子”,口语化,改为书面语“风貌”;“劲头”,与“展现”搭配不当,改为“风采”。
答案(1)“牵头操办”改为“主办”__(2)“开场”改为“启动”__(3)“写出”改为“抒写”__(4)“样子”改为“风貌”__(5)“劲头”改为“风采”题型二谦敬用词要得体用语要做到礼貌得体,主要注意两点:一是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例如:看望别人说“拜访”,陪伴朋友说“奉陪”,请人指点说“赐教”,赞人见解说“高见”等;二是注意用准谦敬辞。
谦辞只用于自己,敬辞只能用于他人。
备考前积累一些常用谦辞、敬辞并弄清它们的含义及用法,很有必要。
典例2(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B)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解题指导]解题方略解答谦敬得体“3技法”A.既然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就高抬贵手,不再追究。
B.在朋友的聚会上,偶遇了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我很客气地说:想了解贵公司,望指点,不胜感激。
C.超市周年庆典促销活动的宣传单上写着“周年庆典,欢迎光临。
我们有最低折扣,这是你的荣幸”。
D.在一次讨论会上,我首先发言说:作为这个行业较早的参与者,各位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解析A项,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C项,荣幸:是谦辞,不能用于敬辞。
D项,鼎力相助: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训练5.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B)A.你来拜会我,我也将拜访你,哪能总是让你三番五次地跑呢?B.“你现在感觉怎样?身体恢复了吗?前几天听说你贵体抱恙了。
”好姐妹一见到小玉上班,就急忙地问。
C.我又喜得一千金,这是我给大伙的喜糖,请大家为我高兴啊。
D.我最近写了好几幅字,画了好几幅画,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去我家拿墨宝。
解析A项“拜会”拜访会见(今多用于社交上的正式访问)。
敬辞。
C项“千金”称别人的女儿。
敬辞。
D项,“墨宝”称对方写的字或画的画。
训练6.(2019·河北邯郸模拟)下面是某位高三学生为获取某大学自主招生资格写的自荐信,其中有多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南粤大学:我是橡树中学高三年级学生李明。
久闻鄙校大名,决定报名参加你校自主招生。
本人思想品行端正,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科学死忠粉,酷爱小发明,已有三项小发明获得国家专利。
随信惠赠有关专利资料和证书复印件,敬请笑纳。
务必给予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圆我的科学梦。
此致敬礼!李明2018年6月11日答案①“鄙校”“你校”应为“贵校”。
应使用敬辞,误用了谦辞。
②“死忠粉”为当下流行语,不应在正式信函中使用,改为“爱好者”。
口语使用场合不当。
③“惠赠”改为“附上”。
敬辞使用对象不当。
④“笑纳”应改为“指教”。
敬辞使用对象不当。
⑤“务必”改为“恳请”。
题型三引用名句要得体在日常表达交流中,我们为了表达生动形象的需要,在合适的语境中恰当的引用名人名言,使语言生动富有文采和内涵,意蕴丰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但是一定要符合语境和场所,不要弄巧成拙,造成不良影响。
典例3刘星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C)A.刘星秋天去杭州旅游,在西湖断桥上遇到了自己的同班同学赵甲,刘星对赵甲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B.刘星的好朋友钱艺喜欢读书,经常抓紧各种时间阅读经典。
刘星夸奖他说:“读书真的让你眼界开阔,可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啊。
”C.刘星在过圣诞节时,看到了他们班的美国籍外教在上课时有点黯然伤神,刘星对老师说:“您的感受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吧。
”D.刘星和全班同学去看电影《美丽人生》,大家都为主人公命运的悲惨流下了泪水,刘星感慨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解题指导]解题方略解答引用型得体“3技法”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时至中秋,又到团圆时,中秋节活动开始了,大家意兴盎然,在赏月抒怀中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乡下一起追逐萤火虫的美好往事吗?C.“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多年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银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D.“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郊游中,我们以如此的装束和心态,一定能获得别样的人生乐趣吧。
解析A项,诗句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该诗句用在这里是最符合语境的;B项,词句来自李煜《虞美人》,表达的是亡国之痛,与童年美好回忆的语境不符;C项,词句来自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与老兵回归故土的语境不符;D项,词句出自苏轼《定风波》,表现的是面对困难时的一种淡定达观的心态,与语境不符。
训练8.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A.“风物长宜放眼量”,祖国山水秀美壮丽,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我们在节假日可以多出去走一走,领略自然风光,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党员干部来说,走好为官从政的第一步很重要,但守住初心,自始至终坚守住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则更为重要。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革是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努力冲破思想的藩篱,勇于创新,力争一流。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影响着他的学生,感动着无数人,也因此获得了无数赞誉。
解析A.“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放开眼界,以阔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