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有机化学第5版习题答案11-12章(李景宁主编)复习课程

最新有机化学第5版习题答案11-12章(李景宁主编)复习课程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1)CH 3CH 2OCH(CH 3)2 (3)HCH 3CH 2CHO H 3CH2-甲基-3-戊酮 E-4-己烯醛(4)H 3C-C COCH 3HH 3C(5)OHOCH 3CHOZ-3-甲基-2-庚烯-5-炔- 4-酮 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10)O螺[4,5]癸-8-酮3、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1)A 、CH 3CH 2CHO B 、PhCHO C 、Cl 3CCHO C >A >B(2)A 、OB 、OC 、OD 、O3D >C >B >A(3)A 、OB 、OC 、OC >B >A5、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

(1)CH 32CH 3O(2) CH 3CCH 23OO(3)CH 3CCH 2CO 2C 2H 5O(4) CH 3CCHCCH 3OCOCH 3O(5)CH 3CCHCOOC 2H 5OCOCH 3(4)>(5)>(2)>(3)>(1)6、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1)CHO +H 2NCH N(亲核加成)(2)HCCH + 2CH 2O HOH 2CC CCH 2OH (亲核加成)(4)O +NH 2OHNOH(亲核加成)(5)OHCN/OH -CN H 2OCOOH OH(亲核加成,后水解)(8)(迈克尔加成,后羟醛缩合)P381(9)OO+CHO-OO(迈克尔加成,后羟醛缩合)(10)CH 32BrOHOCH CH OH CBrH 2C H 3COCH 2OCH 2 (与醇加成,生成缩醛)(11)OCH 3+H 2Pd/COCH 3 (见P351)(17)PhCHO + HCHO OH - PhCH 2OH + HCOO - (歧化反应)(18)O + CH 3CO 33240o CHOOCCH 2CH 2CH 2CH 2COOH或用浓硝酸作氧化剂(P356)7、鉴别下列化合物。

(3)A 、CH 3CH 2CHOB 、CH 3CCH 3OC 、CH 3CHCH 3OHD 、CH 3CH 2Cl答:1、取上述化合物少量,分别加入NaOI ,能发生碘仿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的是B 、C ,不发生反应的是A 、D ;OCH 3+C H 3O25-2OOC H 32、在A、D两种化合物中分别加入CuSO4的酒石酸钠溶液(斐林试剂),产生红色沉淀的是A,不反应的是D;3、在B、C中分别加入无水氯化锌和浓盐酸的混合液(卢卡试剂),静置后产生沉淀的是C,不反应的是B。

12、如何实现下列转变?(1)(2)CH3CH332H3C3OH3C COCH3OH-13、以甲苯及必要的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2)3CH3CCH3OAlCl3H3CO2CH3CH3Mg无水乙醚CH33BrCCH3O无水乙醚2+C-CH3OHH3C3H3CCH3 BrMg14、以苯及不超过2个碳的有机物合成下列化合物。

(2)3CCH3 O3OCO,HClCHOAlCl3,CuClO,HCl CHO AlCl 3,CuCl CCH 3O +CHO OH-CH=CH-COH 2CH 2CH 2-COHClCH 2CH 2CH 218、化合物F ,分子式为C 10H 16O ,能发生银镜反应,F 对220nm 紫外线有强烈吸收,核磁共振数据表明F 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双键上的氢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互相间无偶合作用,F 经臭氧化还原水解后得等物质的量的乙二醛、丙酮和化合物G ,G 分子式为C 5H 8O 2,G 能发生银镜反应和碘仿反应。

试推出化合物F 和G 的合理结构。

答:19、化合物A ,分子式为C 6H 12O 3,其IR 谱在1710cm -1有强吸收峰,当用I 2-NaOH 处理时能生成黄色沉淀,但不能与托伦试剂生成银镜,然而,在先经稀硝酸处理后,再与托伦试剂作用下,有银镜生成。

A 的1HNMR 谱如下:δ2.1(s ,3H ),δ2.6(d ,2H ),δ3.2(s ,6H ),δ4.7(t ,1H )。

试推测其结构。

答:分子式为C 6H 12O 3,A 的不饱和度为1,IR 谱在1710cm -1有强吸收峰,说明结构中有-C=O 基;分子中有三个O ,则另两个碳-氧键均为单键;用I2-NaOH处理时能生成黄色沉淀,但不能与托伦试剂生成银镜,说明结构中有H 3C CHOHR或H3C C RO;该化合物经稀硝酸处理后,再与托伦试剂作用下,有银镜生成,说明化合物中含有缩醛的结构。

根据HNMR谱分析结构为:CH3C CH2CHO OCH3OCH3第十二章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2)Cl CHCH2COOHCH3(4)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 3-甲基-3-对氯苯-丙酸9,12-十八碳二烯酸(6)(8)2-hydroxybutanedioic acid 3,3,5-trimethyloctanoic acid2-羟基丁二酸3,3,5-三甲基辛酸2、试以方程式表示乙酸与下列试剂的反应。

3、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4、完成下列转变。

5、怎样由丁酸制备下列化合物?(2)CH3CH2CH2COOHCH3NH2CH3CH2CH2CH=NCH3H+H2OCH3CH2CH2CHO (4)CH3CH2CH2COOH LiAlH4CH3CH2CH2CH2OH2CH3CH2CH2CH2ClNaCNCH3CH2CH2CH2CN(5)CH3CH2CH2COOHLiAlH4CH3CH2CH2CH2OH H+,-H2OCH3CH2CH=CH26、化合物甲、乙、丙的分子式都是C3H6O,甲与碳酸钠作用放出二氧化碳,乙和丙不能,但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可水解,在乙的水解液蒸馏出的液体有碘仿反应。

试推测甲、乙、丙的结构。

答:(乙醇被氧化为乙醛,再发生碘仿反应)。

7、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酸和碱。

8、(1)按照酸性的降低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2)按照碱性的降低次序排列下列离子:9、分子式为C6H12O的化合物A,氧化后得B(C6H10O4)。

B能溶于碱,若与乙酐(脱水剂)一起蒸馏则得化合物C。

C能与苯肼作用,用锌汞齐及盐酸处理得化合物D,D分子式为C5H10。

试写出A、B、C、D的构造式。

答:《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绪论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基础》课的任务和内容结构,充分认识学习法学的意义,掌握学习《法律基础》的基本方法,为学好《法律基础》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主要内容:一、为什么要学法二、法、法学的定义三、法律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学习《法律基础》的意义和方法一、为什么要学法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即必须要了解为什么要学法。

请先阅读以下三个有关大学生涉法的真实案例,从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案例一:我关他只想找回我的狗,不曾想犯罪了。

大学生刘某买的两条狼狗丢失。

刘某怀疑是邻家小孩狗娃偷的狗,便用拴狗的铁链把狗娃绑回家中,关在养狗的铁笼里,逼其说出狗的下落。

三天后狗娃伺机逃脱。

司法机关遂依法以非法拘禁罪将刘某逮捕归案。

在监狱里,刘某回答记者问题时说了标题中的那段话。

面对这样的表白,我们感到:一个大学生连起码的法律常识都不懂,犯了法还不自知。

但法律是无情的,等待他的将是几年的铁窗生涯。

案例二:在校大学生马某故意杀人案某在校大学生马某毕业之际为分配好单位,请同乡王某(教师)为其送礼。

后来马某发现王某将礼品据为己有而心生怨恨,便乘王某出差之机,将其妻和八岁的女儿杀害。

马某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为什么一个前途光明的在校大学生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成了凶残的杀人犯?原因有多方面,最主要的是由于他不学法、不懂法,法制观念淡薄,仅凭一时冲动行事,终成死囚。

案例三:在校大学生张亮维权案某在校大学生张亮收到家信,得知家中跑运输的汽车被同村田某偷开翻入沟中,修理费花去 2000 多元,停运损失达 1500 多元。

田某坚持只付修理费,对其他损失概不负责。

张亮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信告知家人,田某侵害行为造成的损失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如修理费;失去的可得利益,如汽车正常运输时的纯收益。

于是建议到法院起诉。

最终张亮家人胜诉而得到赔偿。

案例一和案例二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法有助于我们不违法或者守法。

如果说这种意义是消极的,那么,案例三中张亮用法维护自己家人的合法权益的事实说明,学法还具有维权和护法的积极意义。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第一、文化水平高并不等于自身的法律素质就高,大学生也有可能是法盲。

第二、在我国法制教育工作还很不完善,许多基础的法律知识还并未被广大群众所掌握。

第三、法律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法律问题。

法学理论工作者认为,在校大学生学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是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