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施计划
学生
自评
总结进步:
课后
反思:
教师
评语
鼓励:
建议:
方法
掌握
2分(学习方法和探究方法掌握的好,2分;方法一般,1分)
完成
程度
3分(能按要求完成, 3分;经过努力虽然未能按要求完成,但有进步, 2分;经过努力未能按要求完成,1分;未经过努力,或态度不认真,0分)
总评
等级
合计总分18分以上为A , 14~17为B ,10~13为C ,9以下为D
总分:
等级: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实施计划
教学单元实施前的准备
具体内容
单元课程名称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上课时间
2014年10月18日上午第四节10:40
上课地点
初一(六)班教师
学生人数
49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技术设备
教师工作计算机一台
相关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
软件环境
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演示文稿
萨克斯的实验动画
学生技能要求
通过学习探索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知识。
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物学意识。
教学管理
提供单元学习自我评价量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见附表)
教学实施准备
布置学生提前收集整理相关科学家进行实验的资料。
提前准备,天竺葵、银边天竺葵、银边翠、彩叶草等植物。
检查教学计算机,还有投影仪是否能正常工作。
提前检查演示文稿以及教学动画能否顺利播放。
学生评价量表
课题探究阶段
姓名日期年月日第周
内容
评分权值及标准
(满分:20分)
自
评
互
评
教
师
评
综
合
评
课前
准备
3分(知识、工具、材料等完备,3分;缺一,2分;缺二,1分;无准备,0分)
参与
程度
3分(积极参与任主角, 3分;极参与任助手,2分;有参与1分,不参与,评0分)
实践
能力
3分(动手能力强, 3分;动手能力有提高, 2分;动手能力一般、无提高,1分)
协作性
3分(协作好,3分;有协作,2分;协作性较差,1分)
创新
精神
3分(创新意识强, 3分;有提出改进建议, 2分;创新意识较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