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阅读理解1学会准确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小学阅读理解1学会准确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学会准确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那么,怎样迅速找到中心句呢?
1、从开头找中心句。

这是一种较常用的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文章的开头即先概括总说,再举例说明,这个概括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例如 :爷爷一生过的都是简朴的生活。

战斗时代, 他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粗布军装。

一身衣服穿了几年,补了又补。

解放以后,他把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带到了北京。

中心句:爷爷一生过的都是简朴的生活。

2、从结尾找中心句。

有的文章, 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或抒发一定的情感, 或揭示一定的道理, 或赞美可贵的品质,或说明获得的启示……这样的中心句通常要到结尾部分去找。

例如 :春天来了。

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

小草儿钻出泥土,鹅黄的树叶儿从枝头伸出脑袋,桃花纷纷绽开笑脸。

春天真美呀!
中心句:春天真美呀!
3、学会找段落的中心句。

找段落中心句的方法与找整篇文章的中心句方法可以通用。

段落的中心句有的在开头,引出下文;有的在结尾,总结上文;还有的中心句在中间,前部分承接上文,后部分引出下文,起着过渡到作用。

例如:操场右边围了一些同学。

这些同学在跳绳。

一个女同学绳子甩得飞快;另一些同学在跳花样,想燕子一样上下翻飞。

中心句:这些同学在跳绳。

【当堂练习】
1、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支燃烧的蜡烛被一只小老鼠咬断, 庙宇起火了。

危急中,三个和尚不分你我,争先恐后,挑水救火。

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三个和尚从这件事中悟出齐心协力的好处。

中心句:
2、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 到处是寒冷, 没有风、雪、雨、露, 没有草、木、鸟、兽, 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中心句:
3、陈毅从小就刻苦练习毛笔字。

那时候的小学生一定要练习毛笔字。

陈毅除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主动给自己增加了任务——每天写一百个大字、二百个小字。

中心句:
4、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

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

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 显得十分壮丽。

波涛滚滚的江水中, 九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

正桥连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桥上, 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中心句:
5、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
中听音器一听, 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 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 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中心句:
6、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

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

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

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

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中心句:
【读一读】
(一爸爸
爸爸是个小小的芝麻官儿——乡长。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我家离乡政府也不过三十五里路, 骑车回来一次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功夫。

再说乡政府还有辆吉普车,回来那更方便了。

可他工作起来,就把家给忘了,有时甚至一连几个星期也难回家一次。

没日没夜地工作,使他的身体逐渐虚弱下来,又患了胃病。

可他常常带病走村串户,东奔西忙。

有一天,爸爸被几个叔叔用汽车送回来,疼得满头是汗,原来是他的胃病又犯了。

当时已是夜深人静了。

爸爸刚吃药躺下, 就听到“嘭嘭”的敲门声。

来人告诉爸爸,说乡里出现了打架伤人了,来人听说爸爸病了, 边声道歉, 起身就要走。

爸爸扣着衣扣从里间走了出来, 对他说:“我就去!”爸爸用手按住胃部,脸色仍然是蜡黄蜡黄的,看样子疼痛并没有减轻。

“不行!”妈妈拉住了爸爸。

爸爸的脸色立刻严肃起来:“工作要紧,人命关天呀!”他毅然地拨开妈妈阻拦的手,坐上车走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中心句,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
这句话与本段内容是(关系。

2、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减轻( 虚弱(
3、用“‖”把短文分为三层,并写出各层的意思。

(二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 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

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 ,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

成年以后, 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 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 就新自动手, 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

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

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 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在鲁迅博物馆里, 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 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 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 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

他购置的书, 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 统计, 从 1912年到 1936年, 就有 9000多册。

他收藏的书, 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平常:近义词 ( 反义词 (
(2清贫:近义词 ( 反义词 (
(3爱好:近义词 ( 反义词 (
2、据意写词 (词语在文章中找。

(1形容 (读过的书很多。

( (2经过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
(3得到的收益很大。

( (4经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新的。

(
(5形容非常有条理。

(
3、照要求填空。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短文中相互照应的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
(3抄书使鲁迅“ 得益匪浅” , 具体表现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的书“历久常新” 。

表现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读第二节,用“︱”给这节文字分层,再分别写出层意与节意。

层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节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爱书吗?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和鲁迅先生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