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成都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成都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银色漆颜料⑤明矾净水⑥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⑦易拉罐⑧用Al(OH)3凝胶制胃舒平药片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 . ③⑤⑧⑨B . ③⑤⑥⑦⑧⑨C . ③⑤⑨D . ⑥⑧⑨2. (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18g水中含有质子数10NAB . 46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C . 1.00mol NaCl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含有1molNaCl分子D . 常温常压下,22g CO2中含有1mol O原子3. (2分) (2017高一上·宿迁期末)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 FeCl3溶液中:K+、Na+、SO42﹣、SCN﹣B . 在强碱性溶液中:K+、Na+、CO3﹣、AlO2﹣C . 在盐酸溶液中:K+、Fe2+、SO32﹣、NO3﹣D . 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a+、K+、HCO3﹣、Cl﹣4. (2分)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人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时生成 1 mol白色沉淀B . 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 SO2的漂白性C . 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D . 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5. (2分)下列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 . 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B . 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C .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 . 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6. (2分)(2018·福州模拟) 实验室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至分解完全并确定分解产物成分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分解的固体产物可能有FeO、Fe2O3和Fe3O4 ,气体产物可能有NH3、N2、H2O、SO3和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取①中固体残留物与稀硫酸反应并滴加KSCN,溶液变红,则残留物一定为Fe2O3B . 装置②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试剂X最好选用碱石灰C . 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并除去SO3和NH3D . 装置④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2气体生成,装置⑤用于收集生成的NH3和N27. (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 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B .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制取氢氧化铝:Al3++3NH3·H2O=Al(OH)3↓+3C .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D .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OH−=8. (2分) (2017高三上·湖北开学考)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 . 氯气通入溴化钾溶液:Cl2+2Br-=Br2+2Cl-C .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D . 稀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OH-=H2O9. (2分) (2017高二上·茂名期中)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加热后溶液颜色变为无色B . 配制100 mL 0.10 mol•L﹣1NaCl溶液C . 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少量蒸馏水D . 称量25 g NaOH10. (2分) (2015高一上·宁波月考) 下列关于0.3mol氧气和0.2mol臭氧气(O3)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原子数之比为3:2B . 同温同压下密度比是2:3C . 同温同压下质量比是3:2D . 标准状况下体积比是2:3二、不定项选择题 (共6题;共14分)11. (3分) (2017高一上·宿迁期末) 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且所给反应条件正确的是()选项X Y Z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A SiO2Na2SiO3H2SiO3①与Na2CO3熔融B Na Na2O2NaCl②加H2OC NO NO2HNO3③与C加热D Al2O3NaAlO2Al(OH)3④与NaOHA . AB . BC . CD . D12. (2分) (2017高三上·洛阳期中)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 可表示将SO2气体通入溴水时pH的变化B . 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a点是80℃的KNO3的不饱和溶液C . 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D . 表示室温下,0.1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0.100mol/L的盐酸和醋酸的滴定曲线,由图知I为盐酸的滴定曲线13. (2分) (2016高二上·定州开学考) 气体体积的大小,跟下列因素几乎无关的是()A . 分子个数B . 温度C . 压强D . 分子直径14. (3分) (2017高一上·柳州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B . 向某溶液中同时加入几滴KSCN溶液和少量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一定含有Fe2+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该溶液不一定含有CO32﹣D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含有Cl﹣15. (2分) (2017高一上·天津期末) w g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和过量的NaOH反应,然后过滤,将沉淀完全收集后,放蒸发皿中加热,直至被加热的物质质量不再变化,取出蒸发皿中的物质称量仍为w g.求原混合物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是()A . 30%B . 50%C . 70%D . 90%16. (2分) (2019高二上·奉贤期中) 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方法对A盐进行鉴定: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 A中一定有Fe3+B . B为AgI沉淀C . C中一定有Fe3+D . A一定为FeBr2溶液三、非选择题 (共7题;共42分)17. (4分) (2016高一上·赣州期末) 按要求填空:(1)0.4mol氨气和0.2mol硫化氢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所含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2)现有NH3、H2S、HCl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氢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3)以下物质:①碳酸钾②空气③二氧化碳④铜⑤食盐⑥氢氧化钠⑦硫酸铜溶液⑧酒精⑨蔗糖(C12H22O11).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18. (7分)利用酸解法制钛白粉产生的废液[含有大量FeSO4、H2SO4和少量Fe2(SO4)3、TiOSO4],生产铁红和补血剂乳酸亚铁.其生产步骤如图:已知:TiOSO4可溶于水,在水中可以电离为TiO2+和SO42﹣.请回答:(1)步骤①中分离硫酸亚铁溶液和滤渣的操作是________(2)滤渣的主要成分为TiO2•xH2O,写出TiOSO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生成铁红和三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4)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步骤⑤中加乳酸能得到乳酸亚铁的原因________(5)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6)步骤⑥必须控制一定的真空度,原因是有利于蒸发水以及________(7)为测定步骤②中所得晶体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取晶体样品a g,溶于稀硫酸配成100.00mL溶液,取出20.00mL溶液,用KMnO4溶液滴定(杂质与KMnO4不反应).若消耗0.1000mol•L﹣1 KMnO4溶液20.00mL,所得晶体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用a表示)19. (6分) (2019高一上·南昌期末) 已知A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单质。

根据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少量)(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D→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B→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20. (5分) (2018高一上·苏州期末) 如图是一些常见的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被略去.常温常压下,A为无色有毒气体,B为红棕色粉末,C、E为金属单质.反应(1)、(2)均为工业上的重要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 A的分子式________;I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D与J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写出H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3)写出B与C高温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1. (8分) (2017高一上·绍兴期中)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都需要用氯气.Ⅰ.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制氯气:观察图1,回答:(1)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若饱和食盐水中通电后,b侧产生的气体检验方法是________.(3)Ⅱ.某学生设计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在A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5) 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6)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做何改进________.22. (6分) (2017高一上·湖南期中) 实验室有五瓶标签已损坏的试剂,分别盛有碳酸钾溶液、稀硝酸、AgNO3溶液、盐酸、氯化钡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的试剂,现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1)请推断出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填写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请写出B与E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23. (6分)(2017·西城模拟) 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某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如下:含NH4+的废水低浓度氨氮废水含余氯废水达标废水(1) I中加入NaOH溶液,调pH=11并鼓入大量空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2) II中加入适量NaClO溶液,控制pH在6~7,将氨氮转化为无毒物质.①为了完全从废水中去除氨氮,加入的NaClO与水体中NH4+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小是________.②过程 II发生3个反应:i.ClO﹣+H+═HClOii.NH4++HClO═NH2Cl+H++H2O (NH2Cl中Cl元素为+1价)iii.…已知:水体中以+1价形式存在的氯元素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被称为“余氯”.图为NaClO加入量与“余氯”含量的关系示意图.其中氨氮含量最低的点是c点.b点表示的溶液中氮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 III中用Na2SO3溶液处理含余氯废水,要求达标废水中剩余Na2SO3的含量小于5mg•L﹣1.若含余氯废水中NaClO的含量是7.45mg•L﹣1,则处理10m3含余氯废水,至多添加10% Na2SO3溶液________ kg(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不定项选择题 (共6题;共14分)11-1、12-1、13-1、14-1、15-1、16-1、三、非选择题 (共7题;共42分)17-1、17-2、17-3、18-1、18-2、18-3、18-4、18-5、18-6、18-7、19-1、19-2、19-3、20-1、20-2、20-3、21-1、21-2、21-3、21-4、21-5、21-6、22-1、22-2、23-1、23-2、2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