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渭南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u :64 O :16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 v的名称为鉝.关于293L v的叙述错误的是() 116A.原子序数116B.中子数177C.核外电子数116D.相对原子质量2932.下列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A.酒精溶于水B.HC l溶于水得盐酸C.将N a2SO4熔融呈液态D.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3.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溶液颜色变深的是()A.明矾溶液加热B.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 a C l固体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 l固体D.CH3COON a溶液加热4.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可使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C.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D.升高温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5.已知:△G=△H-T△S,△H为焓变,T为热力学温度,△S为熵变,当△G <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下列吸热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O2(g)A.CO(g)═C(s)+12B.2N2O5(g)═4NO2(g)+O2(g)C.(NH4)2CO3(s)═NH4HCO3(s)+NH3(g)D.M g CO3(s)═M g O(s)+CO2(g)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水能导电,所以NH3为电解质B.室温下,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10-14mol2·L-2C. 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H4)2CO3和(NH4)2F e(SO4)2中的c(NH4+)后者大D.硫化氢的电子式为7.常温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N a2CO3②N a HSO4③CH3COOH④N a HCO3.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8.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ol/L氨水至0.01mol/L,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A.c(OH−)c(NH3⋅H2O)B.c(H+)•c(OH-)C.c(NH3⋅H2O)c(NH4+)D.c(OH-)9.可逆反应:2NO2 ⇌ 2NO+O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④混合气体中n(NO2)n(NO)不变;⑤NO2的消耗速率与NO的生成速率相等;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A.①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③⑥D.①③④⑥10. 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121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为496kJ,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放出热量为463KJ,则氢气中2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436kJB.557kJC.872kJD.181kJ11.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Z在化合物中通常呈+2价B.元素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强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 X>r Y>r Z>r W12.下表列出了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弱酸CH3COOH HCN H2CO3电离平衡常数(25℃)1.8×10-5 4.9×l0-10K1=4.3×10-7K2=5.6×10-11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 H关系为:p H(N a CN)>p H(N a2CO3)>p H (CH3COON a)B.95℃纯水的p 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C.p 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 H=4D.0.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 H=213.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吸氢后制备的二次电池(充放电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电时K+移向碳电极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H+C.充电时镍电极的电极反应为:N i(OH)2+OH--e-═N i O(OH)+H2OD.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14.对于m A (s )+n B (g )⇌p C (g )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C 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 +n <pB.n >pC.x 点的状态是v 正>v 逆D.y 点的状态是v 正>v 逆15. 运用盖斯定律可方便地计算出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反应热.已知:P 4(白磷,s )+5O 2(g )=P 4O 10(s )△H=-2983.2k J •mol -1P (红磷,s )+54O 2(g )=14P 4O 10(s )△H=-738.5k J •mol -1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P 4(白磷,s )=4P (红磷,s )△H=-29.2k J •mol -1B.P 4(白磷,s )=4P (红磷,s )△H=+29.2k J •mol -1C.P 4(白磷,s )=4P (红磷,s )△H=-2244.7k J •mol -1D.P 4(白磷,s )=4P (红磷,s )△H=+2244.7k J •mol -116.工业上采用NH 3作还原剂脱氮原理为:NO (g )+NO 2(g )+2NH 3(g )⇌2N 2(g )+3H 2O (g ),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脱氮效率,如图是两种不同催化剂的脱氮效率曲线,判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C.曲线①、②最高点表示此时平衡转化率最高D.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17.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氨水与氯化铵的p H=7的混合溶液中:[C l -]>[NH 4+]B.p H=2的一元酸和p 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OH -]=[H +]C.0.1mol •L -1的硫酸铵溶液中:[NH 4+]>[SO 42-]>[H +]D.0.1mol •L -1的硫化钠溶液中:[OH -]=[H +]+[HS -]+[H 2S]18.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亚氯酸钠(N a C l O 2)在溶液中可生成C l O 2、HC l O 2、C l O 2-、C l -等,其中HC l O 2和C l O 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 l O 2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 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 l -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B.25℃时,HC l O 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 a =10-6C.p H 越大,该漂白剂的漂白性能越好D.25℃,p H=3时,N a C l O 2溶液中:c (N a +)+c (H +)=c (C l O 2-)+c (OH -)第Ⅱ卷(填空题,共46分)二、 填空题(共4小题,共46分)19.(10分)今有a.醋酸,b.盐酸,c.硫酸三种酸,请用三种酸的序号和“>”“<”或“=”填空.(1)在同体积,同p 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N a HCO3粉末,刚开始时三者反应速率的大小顺序为,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酸溶液的p 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如果取等体积的0.1mol/L的三种酸溶液,用0.1mol/L的N a OH中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 a 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将[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0.(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实验.(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量筒、稀盐酸(0.5mol•L-1)、稀N a OH溶液(0.55mol•L-1),尚缺少的实验玻璃用品是______ 、______ .(2)写出表示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 J•mol-1):______ .(3)若用稀醋酸、稀硫酸、浓硫酸分别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测定中和热,恰好完全反应时对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4)每组实验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体积均为50m L,可近似认为该实验中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21.(12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830℃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体积.平衡______ 移动(选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4)若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5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为a mol,其化学平衡常数K ______ 1.0(选填“大于”、“小于”、“等于”)相同条件下,向容器中再充入0.5mol CO、2.5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mol.(5)若1200℃时,在某时刻平衡体系中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为2mol•L-1、2mol•L-1、4mol•L-1、4mol•L-1,则此时上述反应的平衡移动方向为______ .(选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不移动”)22.(12分)如图是利用废铜屑(含杂质Fe)制备胆矾(硫酸铜晶体)的过程已知:e F e C u (1)下列物质中最适宜做氧化剂X的是______ (填字母).A.N a C l O B.H2O2C.KM n O4D.F e C l3(2)加入试剂①是为了调节p H,试剂①可以选用(填化学式).(3)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 .(4)沉淀D加入盐酸可以得到F e C l3溶液,关于F e C l3溶液的性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将F e C 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至得到红褐色液体后停止加热,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向F e C l3溶液滴加N a 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C.将F e C l3溶液滴加N a OH溶液,将沉淀干燥灼烧,得到F e(OH)3固体D.向F e C 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5)沉淀D加入盐酸和铁粉,可以制得F e C l2溶液,实验室保存F e C l2溶液,需加入过量的铁粉防止F e C l2溶液变质,其原因是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6)若用碳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00m L.通电5min后,阴极增重0.64g,则电解后溶液的p H= ______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渭南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第Ⅱ卷(填空题,共46分)四、填空题(共4小题,共46分,每空2分)19(10分)(1)a=b=c ,a>b=c(2)a>b>c,c>a=b(3)a>b=c20(12分)(1)环形玻璃搅拌棒(或搅拌棒或搅拌器),温度计(2)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kJ•mol-1(3)△H1>△H2>△H3(4)3.2,-53.5KJ/mol21(12分)(1)(2)吸热(3)不(4)等于,3/2 a(5)逆反应方向22.(12分)(1)B (2)CD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4)C (5)Fe+2Fe3+=3Fe2+ (6)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