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案例总设计意图:《比尾巴》是一篇有关动物知识的儿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感受成功的喜悦,本教案用比赛内容、比赛选手、比赛项目、比赛结果等贯穿整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童话世界中去学习、去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堂始终处于师生平等的氛围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通过不同形式的识字、朗读,感悟文章的意蕴,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
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传授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习语文的能力。
陶冶情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诱思探究教学论所倡导的三位目标。
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八、鸟”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4、培养表达能力,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而死记硬背。
例如:学过的木与目、小河与禾苗等因为他们是整体机械记忆的,不能紧紧抓住所记的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
这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理解性记忆。
所以从以下两反方面进行教学: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倡导学生开始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前准备:1、课件及相关尾巴图。
2、课前让学生收集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方法:1、分散自主识字。
2、讲授法、动手表演。
3、法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4、小组合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主,生字卡片为辅教学流程呈现:一、课前游戏激趣1、小朋友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该怎么做呢?2、现在我们一起玩个游戏,放松好了就有精神上课了。
游戏“摸尾巴”:摸摸你的眼睛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脑袋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尾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课前导入,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机能,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导入不是蛮目的创设情境,要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要结合本课内容的特点,采取最能引起学生激情的方式,因为激情是导求新知的重要推动力,是构成学习动机最活跃的成分。
)二、导入1、过渡:刚刚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摸尾巴》,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有些小朋友还哈哈大笑,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笑得这么开心吗?2、读题:我们没有尾巴,可是有一群小动物它们有尾巴,它们正举行比尾巴大赛呢,想不想看看它们是怎样比尾巴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尾巴》(播放课件:课题)2、小动物比什么呀?(比尾巴)注意“巴”字头上没有小帽子,应该读轻声,指名生读,教师指导。
三、学习课文,自主识字(一)、自主识字1、有6位小动物要参加这次的比赛,是哪6位呢?我们把他们请出来。
(播放课件: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一个一个出来,指导学生表达好一句话。
如:师(出示兔子图片)谁能说这是谁?生:这是一只小兔子。
师:很正确生:这是一只白白的小兔子等)2、赶快跟他们打声招呼,3、下面请一个同学把参加比赛的选手说一下。
4、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1、课文有几节?2、激趣:看比赛是要门票的,有了门票,我们就可以看比赛了,这张门票可特殊了,我们用钱是买不到的,要通过智力大闯关才行。
看看这些字你认识吗?,你最想先学哪个字?根据学生说的字,按照学生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
4、你的方法很好,谁还有其他方法?5、同学们想的办法真棒!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其他生字,同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记得快?(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及时点拨,并及时指导认识新偏旁:矢、八、鸟。
)4、来,为你喜欢的小动物加加油,你喜欢谁,就大声地叫出他的名字。
有了小朋友的加油声,小动物们参加比赛更有信心了!(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要善于开启、引导他们去发现、去观察、去感受事物,去研究文本,而不是单纯去想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教会学习一、二节问答句1、小黑板出示问句“比尾巴”大赛的项目已经出来了,怎么比呢,谁能为大家读读。
(播放课文内容)2、看谁是火眼金睛,能发现这3句话的小秘密,他们哪里是一样的?3、小朋友们的眼睛真雪亮,这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小秘密。
他们的末尾都有问号,所以这3句话都是问句,你们平时问过问题吗,怎么问的?4、刚才他们在问的时候,末尾的语调都比较高,语气上扬。
板书上扬的符号,你能用刚才问的语气读读这3句话吗?比尾巴大赛要招小记者,小记者是问问题的,谁来当当小记者?(渗透德育:老师也送给小朋友们一个大大的问号,希望小朋友们与问号交朋友,多问问题,多动脑筋。
)5、这么多小动物,他们的尾巴都很可爱呢,现在我请你们来当评委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尾巴的特点?「(让学生做评委的时候)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评委了。
瞧,运动员们多么兴奋啊!它们纷纷翘起了自己的尾巴。
我们来仔细瞧瞧动物们尾巴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尾巴的特点)」句式:我喜欢__的尾巴,因为它的尾巴_______。
(相机播放课件。
)5、比赛的项目出来了,谁想当小评委,根据比赛的内容给这些小动物们评评尾巴?6、出示答句:小评委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有结果了,哪个小评委愿意把结果告诉给下面看比赛的小观众听呢!7、老师来当小记者,你们来当小评委,我们不看课本,现在老师一句一句的问,你们能答出来吗?两句两句的问呢?加大难度,三句一起问呢?(三)、总结学习一二节方法,自学三四节。
(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四)、指导背诵1、比尾巴大赛真热闹,刚才的小记者和小评委都忙累了,谁还想当?2、分小组,男女进行比赛。
3、老师来当小记者,你们来当小评委,我们不看课本,现在老师一句一句的问,你们能答出来吗?两句两句的问呢?加大难度,三句一起问呢?6、小朋友们越来越厉害了,你们能只看图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背下来吗?7、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读才能把课文记的更牢呢?(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读,要让学生不断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促进理解,在读中增加感悟。
教师要创造读的情境,要采取多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读的兴趣,要让学生愿意读、乐于读,从而能自主地有感情地朗读。
)四、活动探究做“找尾巴”游戏。
(把六种动物身子与尾巴的分割图片分别发给12位学生,其他学生朗读课文,当读到“谁的尾巴长”时,拿长尾巴的学生上台,当读到“猴子的尾巴长”,拿猴身子的学生上台,拼合成一个整体,其它几种动物分割整合游戏的做法依此类推。
)五、课外延伸1、比尾巴大赛这么好玩有趣,其他的小动物也很想参加呢,看有哪些小动物报名了!(播放课件)2、他们的尾巴怎样呢?谁来当当这些小动物,帮他们向小评委介绍介绍自己的尾巴。
句式:大家好,我是____,我的尾巴___________。
3、谁能象课文里一样,编编儿歌啊?4、小朋友们猜一猜,想一想,这些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呢?(低年级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首先要从他们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着手,出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激情很快被唤醒,学生产生了观察的欲望,教师再加以引导,明确目的,那么观察的效果就大大提升。
观察要激起表达的愿望,要引起写作的意愿,教育学家斯宾塞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去观察、去发现。
六、总结:同学们畅所欲言的表达学习收获。
七、作业1、收集动物尾巴的作用,下节课和同学交流。
八、课程资源开发:这个教学片断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凸显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机会,初步培养了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表示动物尾巴特点的词“长、短、扁、弯”等,让学生出示材料进行介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
用富有童趣的过渡性语言,把学生带入“动物尾巴展示会”的学习情境;教师运用鼓励性评价,激起了全班学生上台交流的欲望,师与生、生与生的信息处于良性动态交流之中。
九、板书十、教学流程图:课前游戏激趣---导入----自主识字学习课文----活动探究-------课外延伸------课堂总结十一、教学设计特色说明:1、课前游戏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分散、自主识字3、问答式、表演式、快板式读书。
4加深、动手贴图印象。
5、课外拓展,培养发散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