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一)ppt课件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一)ppt课件

指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 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 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 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
持续时间:两周以上(不包括急性) 应对办法:心理咨询
如:抑郁、焦虑、自我封闭、恐惧、重大挫折、伤害、 失恋、婚变、车祸、地震、目击意外死亡等导致“创伤 应激障碍”
什么是心理疾病
4.克服以偏概全---其实学习不认真
的学生也有许多优点,比如爱好体育,劳 动积极,乐于助人,讲义气等。不能否定 他们的一切,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他们。
5.自我效能感--自己在后进学生的转化上做了
大量工作,虽效果不显著,但也不是一无所获, 有几个不是有了明显进步了吗?
6.克服“糟糕透顶”—即使这项工作不
C.情绪和行为反应:苦恼、生气、
不平、焦虑、暗自神伤,失眠、吃不下饭,对 学生常恐吓,偶有体罚。
D.自我辩论:
1. 克服绝对化倾向--学生确实应该认真学习按
时完成作业,但是十个指头有长短,孩子是有个别差 异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学得一样好。
2.克服要求绝对公平的思想--每个班都有不肯
做作业的学生,有成绩落后的学生,并不是我班独有 的现象,公平是相对的,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绝对 公平,自己班的后进生比较多,但这不是领导故意造 成的,要是把这些学生调到别的班里,对其它同事来 说岂不也一样不公平?
好功课,不好好学又屡教不改的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 这么不听话,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这是对教师的挑 衅和蔑视。自己班里的后进生特别多,也特别差,这 太公平了,我怎么这么倒霉!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学 生不配合,考试成绩拖后腿,家长和领导还以为我无 能,影响自己的声誉又影响自己的考核成绩。自己为 教育这些后进生付出了这么多心血,成效却不大,我 太没用了,真是一文不值。
认知调节
合理情绪疗法也叫理性情绪疗
法。简称ABC理论
艾里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BC理论 是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人格理论和 心理治疗方法
A.事件:班里有些学生学习不认真,老是拖欠作业,
午间或放学留在办公室里做作业,可是老师一走开又 不做了,又开始玩了。所以成绩老是不理想,拖后腿。
B.不合理的认识、观念:每个学生都必须学
教师心理问题的影响
学生每天在学校与老师的有效接触时间长达六七个小时 。 在学校里,教师是主导者、支配者,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 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特别是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 有限,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教师的所作所 为,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 如果教师情绪不稳,经常烦躁,学生也会受影响。若学生常 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必然不高,效果不佳,长此以往, 甚至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产生--“师源性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相反,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轻松、 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的积极的影 响 。
定义: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
而使自己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 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社会功 能不同程度受损。
持续时间:很长
轻度心理疾病――神经症:神经衰弱、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癔病和疑病等。 应对办法:心理治疗的同时适当配合药物治疗
严重的心理疾病――精神病:精神分裂
症、躁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应对办法:专业医院住院治疗,等社会功能基本恢复后再配合 心理治疗
3.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学生不做作业
可能是不懂,也可能是贪玩,不是故意跟自己过 不去。要是因为没听懂,自己的教育也许存在问 题,自己也有责任;要是因为贪玩,那么爱玩是 孩子的天性,要是他们也能象大人那样有自制力, 就不成其为孩子了。况且学生也是挺苦挺累的, 他们承受的课业负担比我们那时重多了,他们玩 耍和童趣又实在太少,也是值得同情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 知识讲组以辽宁 省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 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产生了一个令人惊诧 的结果: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 : 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 2.48%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北京、上海也曾对全市中小学教师作过 调查,也得出类似的结果。
寻 找 教 师 的 幸 福 感
——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 正确的角色认知: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2. 有良好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 关系 3. 具有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4. 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 发展的教育环境。 5. 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①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②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 ③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 ④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⑤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能令人满意,自己也不是一文不值,有的方 面做得挺好,曾受到领导的表扬,因此自己 还是有价值的。
7. 克服完美主义倾向—即使转化后进
生无效,已尽到自己努力了,对得起学生和 家长,心安理得,无怨无悔。可考虑适当降 低对这几个学生的作业要求。
E:新的合理的信念取代旧 的不合理的信念--心理恢
发人深省的问题
•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理 应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职业,可为 什么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工作心情不 愉快? •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老师产生了职业 倦怠? • 有多少老师每天进教室时总是带着 甜美的笑容? • 老师们如何在学校里找到幸福?然 后带领孩子们找到幸福?
教 师 心 理 的 自 我 保 健
心理健康小常识
•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什么是心理问题
狭义: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一般性问题,如情绪消 沉、心情不好、紧张、愤怒、焦虑、恐惧等等消极 的不良的心理。 特点:一般心理问题持续的时间较短, 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的 解决办法:自我调适。自我无法调适时,应该寻求 心理咨询。
什么是心理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