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类抗菌药物特点精华总结分析

各类抗菌药物特点精华总结分析


各种抗菌药物的PAE
抗生素 β-内酰胺类 细菌 PAE(小时) 体外 体内 备注
链球菌除外, 亚胺培南有 PAE,尤对铜 绿假单胞菌
G+ G-
1-2 <1
2-6 <1
蛋白、核酸合成抑制剂: 氨基糖苷、喹诺酮、四环素、 G+ 大环内酯、克林霉素、利福霉素 0
2-8
药物的PK/PD特征
常用于
金葡菌
骨髓炎
4、无抗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主要品种: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羟氨苄青 霉素(阿莫西林) ①广谱②不耐酶③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首选
流感嗜血杆菌
肠球菌
4、无抗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氨苄西林 + 舒巴坦 = 舒氨西林
毒性小
入脑
新生儿
常见菌
血药浓度高
4、无抗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繁 殖的最低药物浓度
杀死99%供试细菌所 需的最低药物浓度
药效评估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胞内浓度
药效评估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胞内浓度 组织浓度
药效评估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胞内浓度 组织浓度 药物后效应(PAE)
阿莫西林: 抗菌谱与氨苄相似,抗菌作用强4倍
慢性支气管炎
三个慢
慢性胆囊炎 慢性尿感
5、抗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常用品种:氧哌嗪青霉素(哌拉西林)、羧苄青 霉素(羧苄西林)、替卡西林、呋苄青霉素(阿 洛西林、美洛西林)等 ①广谱②不耐酶③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
哌拉西林 呋苄青霉素
+ 他唑巴坦 特治星
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克定
+
+++
耐青霉素酶+头 孢菌素酶 (除外孟多、 替安、哌酮)
部分ESBLs
第四代
++
++++
1、第一代头孢菌素
品种 头孢噻吩 (Cefalotin) 头孢噻啶 (Cefalordin) 头孢氨苄 (Cefalexin) 头孢唑啉 (Cefazolin) 头孢拉定 (cefredin) 别名 先锋Ⅰ 先锋Ⅱ 先锋Ⅳ 先锋Ⅴ 先锋Ⅵ 先锋18 抗阳 性菌 ++ +++ +~++ +++ ++ ++ 抗阴 性菌 ++ +++ + ++ + ++ 耐青霉 素酶 中 不耐 耐 耐 耐 耐 血药 浓度 中 高 低 高 低 高 蛋白结 合率 中 低 低 高 低 肾毒性 单用低 明显 低 轻度 低 低 其它 体内代谢
(二)头孢菌素类


耐青霉素酶
都耐酶 少过敏
肠球菌全无用
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5-10%
除头孢硫脒
(二)头孢菌素类


一代只耐青霉素酶 二三代耐青霉素+头孢菌素酶(除孟多、哌酮) 四代还耐Ampc酶 从第一代到第三代,抗G+渐减弱,抗G-渐增强
耐酶不同 抗菌谱不同
肾毒性不同
一代有;二代轻 ;三代无明显; 四代几乎无
6、抗G-菌的青霉素
常用品种:美西林、替莫西林
抗菌谱窄,对肠杆菌科细菌有良好作用,对大肠杆菌 活性较氨苄西林强10倍或更多;对铜绿假单胞菌、不 动杆菌、G+球菌完全耐药, 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青霉素类唯有替莫西林的半衰期为4-6h。 主要用于肠 杆菌科细菌所致的尿路、呼吸道及软组织等感染。
常用抗菌药特点与应用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史海广
基本概念
抗感染药物
抗菌素
抗病毒药物 抗寄生虫药物
Cox酶抑制剂
•消炎痛 •双氯灭痛 •阿司匹林 •萘普生
抗生素
细菌自身分泌

个别具有抗肿瘤
消炎药
抗菌药物、致病菌与机体的相互关系
机体
抗菌药物
致病菌
药效评估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适应症不同
头孢菌素的分代及其抗菌活性比较
抗菌活性
分代 临床常用品种 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唑林、头孢 拉定、头孢硫脒 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安 G+菌 +++ ++ G —菌 + ++ 对β-内酰胺酶的稳 定性
第一代 第二代
耐青霉素酶
第三代
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 地嗪、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匹胺、 头孢甲肟、头孢磺啶、头孢咪唑
脑膜炎 双球菌
致病 螺旋体
NO
金葡菌
单次大 剂量
鞘内 小儿肌注
2、耐酸青霉素
主要品种:青霉素V钾、苯氧青霉素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抗菌作用稍弱, 耐酸,口服吸 收良好,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轻症感染。
3、耐酶青霉素类
主要品种: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 氯西林、氟氯西林 ①耐青霉素酶②窄谱③能渗入骨组织
替卡西林
羧苄西林

克拉维酸
特美汀

哌拉西林与替卡西林的比较
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霉素纳) 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 抗菌谱与抗菌作用比替卡西林广和强 对G+、G—、厌氧菌均有效 包括铜绿、肠杆菌科、沙雷菌有强活性
抗菌活性
羧苄青霉素替代药,对G—比羧苄强 数倍(对铜绿假单胞菌强2~4倍) 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及敏感的G—菌感 染
时间(h)
抗菌药物种类
天然/半合成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基糖甙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多肽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氯霉素类 其他 恶唑烷酮类 硝基咪唑/呋喃类药物 其他
人工合成抗菌药
磺胺类 喹诺酮类药物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类
时间依赖性杀菌和 弱~中等程度持续 效应
时间依赖性杀菌和强 持续效应
T>MIC
AUC/MIC
时间依赖性抗菌素:%T>MIC or AUC/MIC
T>MIC的时间达给药间期的40%50%时,预期可达85%以上的临 床疗效。 当T>MIC的时间达给药间期的 60%-70%时,则预期可获得最佳 细菌学疗效。
指征
血药浓度
组织浓度
静注3g达239mg/L
胸水(30~60%)csf(30%)胆汁为血 浓度数倍 50—60% 特美汀(替卡+克拉维酸)
静注1g达142mg/L
胆汁(467mg/L)前列腺(71.5mg/L) csf(32%),皮下=血浓度 17~22% 特治星(哌拉+他唑巴坦)
蛋白结合率 酶联合制剂
天然青霉素
耐酸青霉素类 耐酶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药物 半合成青霉素 广谱青霉素类 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类
抗G-菌青霉素类
复合青霉素
青霉素类药物特点
共 性
1.繁殖期杀菌 2.抑制细胞壁 3.时间依赖性 4.变态反应
1、天然青霉素
主要品种:青霉素、苄星青霉素
①窄谱②不耐酶③不耐酸④易过敏
首选
链球菌
药时曲线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峰浓度(Cmax)
药物的浓度-时间曲线
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特性与PK/PD参数
杀菌作用特性 PK/PD参数 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性杀菌和强 持续效应
AUC/MIC或 Cmax/MIC
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制霉菌素 两性毒素B
β内酰胺类、 红霉素等老一代大环内酯 伊曲康唑 阿奇霉素等新一代大环内 四环素类 万古霉素 氟康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