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案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群落的演替》包括演替的类型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两部分。

前者是在群落层次上分析生命系统的发展变化,后者是探讨人类在这方面的作用,体现STS教育思想。

关于群落的演替过程,教材通过“思考与讨论”和正文表述,一方面介绍群落演替的类型和演替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是让学生分析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教材列举了许多实例,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关注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本节最后讲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让学生了解和认同国家的有关政策及其重要意义。

二、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②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③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④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⑤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后再一起讨论,来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通过群落演替的过程培养学生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②从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现象中来分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全面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并探讨人类在这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STS教育思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

2.教学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引导学生提炼重点内容进行汇报。

四、学情分析
群落的演替过程;引导学生提炼重点内容进行汇报学生在第四章和第五章已经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的基础,对种群已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导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五、教法分析:对话法、探究法、讲述法
本节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动态发展观”来组织实施教学,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综合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动态地展示群落演替的过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及本质。

本节的引入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观看“我国黄土高原历史变迁”的科学资料,并以问题“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千百年后能恢复为茂密浓郁的森林吗?”作为本节课的中心轴线展开,在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同时,首尾呼应地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而将本节课的新知内化为学生生活行为中的具体行动。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播放“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的
视频资料并组织学生观察讨
论:1、什么原因使黄土高原从
6000年前的伊甸园变成了如
今千沟万壑的荒山秃岭?
2、这样的荒山秃岭千百年后
会形成茂密郁葱的森林吗?
观看视频,思考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学
生兴趣。

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
新课的学习,在学完新知
后利用所学新知解决问
题。

演替的概念和类型展示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资
料,设疑:光裸的岩石
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
多媒体投影展示教材“发
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过程图
片。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各阶段
的变化。

观察阅读教师投影
教材图文资料“发生在裸岩
上的演替”,在教师引导下,
逐步分析讨论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
识,层层深入地分析解决
问题。

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安徽潜山县天柱山林庄村土地荒废5年后”的景象以及“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其过程并将之与观察图文资料对比分析讨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
纳总结的能力。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相比
较,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
点。

师生共同归纳:群落演替的类
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
及区别。

比较异同,归纳总结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再次展示课前设疑的关于黄土
高原的问题:1、这样的荒山秃
岭千百年后会形成茂密郁葱的
森林吗?
2、什么原因使黄土高原从
6000年前的伊甸园变成了如
今千沟万壑的荒山秃岭?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和人
为因素两方面讨论回答,最后
总结
观察并分析参与讨论,表达
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在看
到以上两个实例后很容易回
答:会,这样的回答和实际
答案产生了知识构建冲突,
从而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
探讨)
探讨过“裸岩演替为森林
的过程”和“弃耕农田演
替为森林的过程”后,利
用所学习的知识来具体
分析黄土高原历史变迁
的原因
产生知识构建冲突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表达交流的能力,同时倡
导合作学习、共享认知的
学习方法和理念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并用多媒
体展示“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
杰出人物之一——白春兰”和
展示、观看图片等相关资料,
分析、讨论人类活动对生物
群落演替的影响。

提高学生分析图片资料
的能力
师生共同辩证地认识人
“1986年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恢复”,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讨论:生活中的我应该怎么做?
结课教师先描述生活中与环保有关
的小事以抛砖引玉,组织学生
探讨问题,各抒己见,教师给
予发言学生适当的评价
联系衣、食、住、行各方面,
积极思考,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优
良习惯,注重与生活的联
系,将本节课的新知内化
为学生生活行为中的具
体行动
教师(投影图片)点拨:人类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
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
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
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

观看、静听、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必须与大
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
发展道路
完成练习,布置作业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拓展
题,布置作业
按要求完成练习,作业巩固新知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
概念
类型
影响因素
九、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重点介绍外来物种的入侵)
十、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