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窑洞民居

窑洞民居



窑洞的空间组合
窑洞在空间组合方面的代表是两层窑洞。
开挖空间较高的窑洞, 在窑洞的里面用楼板将 其分为上下两层 双层 窑洞 楼梯多留在户外 在窑洞的上面在开 挖一孔窑洞,使之 成为两层的窑洞 河南巩义市有很多这种 窑洞,当地称为“天窑” 楼上较干燥,可以居 住,楼下可以储物, 功能布局较好
河南巩义市康百万装有的双层窑洞
窑洞内部陈设

窑洞的辅助设施
除了居住的窑洞外,一个完整的窑院内还有如厨窑、储藏 窑、碾窑等不同功能的窑洞。 厨窑主要是在冬季以外较温暖的季节里作厨房之用,可以 保持卧室的整洁。 储藏窑用来储藏衣物、粮食、农具等物品。摆放的位置也 有讲究。 碾窑主要是用来放置石碾的窑洞,平面呈“申”字形,中 间放石碾,直径为3.5M左右,足够牲畜绕圈行走。
陕西省乾县 靠崖式窑洞。 其窑洞的拱 券曲线为双 心圆,另外 窑脸的材料 为土坯墙, 从材料到色 彩都和周围 的环境契合 无间。
靠崖式窑洞群体的等高线布局方式

独立式窑洞
1、独立式窑洞是一种利用拱券的形式而在平地上建起的掩 土建筑。 它以土坯、版筑或砖头砌成的窑洞,屋顶覆土,既保留了 靠崖式窑洞节省木材、冬暖夏凉的好处,又具有建设地点 灵活的特点。 2、独立式窑洞的特点: (1)顶部为拱券形式,只有窑洞的前方设置窑脸,即门窗。 (2)除窑脸用木头作为材料以外,其他建筑结构部分仍是 用土坯或砖石砌筑而成 3、独立式窑洞有“四明头窑”、“窑上窑”、“枕头窑” 等多种形制。 4、山西平遥县的窑洞,是中国最好的独立式窑洞。
婚配场所:育龄妇女拥有 一座小房,男子由妇女决 定,经常更换,不固定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穴居聚
浙江省永嘉县蓬 溪村的明代水院, 是一种保持了几 百年的院落形式。
黄土窑洞

高坡上的土居
窑洞建筑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四个省,它 们共同的地理特征就是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黄土高原,降 雨量较少,树木稀疏。 此地的居民因地制宜,开挖黄土窑洞居住,形成了迄今为 止最早的生态建筑形制。依据窑洞的样式差异,可以将要 到分为靠崖式、独立式、下沉式三种形式。


晋中南窑洞村——平陆县槐下村
窑洞住宅实例 1、河南省洛阳市冢头村郑连亭宅 此村落是一组利用曲尺形崖面建造的半米下沉式靠崖窑 洞。院落布置紧凑,窑腿较窄,为减轻窑土拱的荷载,削 薄窑顶覆土,改为晒台。 这种晒台在洛阳居多,有时晒台与天窑结合,从天窑洞 口可走上晒台。依地势变化形成的叠砌的阶梯形窑脸与护 壁,构成一个层次丰富的空间构图,是一个建筑与自然环 境紧密融合的例子。
下沉式窑洞是我国民居形式中较珍贵的一种,但由于其占 地面积大,已经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窑洞的平面组合
窑洞以单孔窑为主,有三窑并联、套窑、拐窑、母子窑等 多种形式。其中最为合理的布局是三窑并联的形式。主要 存在于独立式窑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山西平遥等地的 独立式窑洞,这种窑洞也称为“一堂两卧”。
窑洞的平面组合方式
唐至明清: 院落式民居定型
鼓腹外倾:出口开在 屋顶上,而不是墙上 的一种住宅形制
聚落遗址:多位于河流两岸的 阶梯状台地上,或是河流交汇 处附近地势高且平坦的地方
浅穴:比地面 低0.5M左右, 冬暖夏凉
斜向支撑屋顶
大房子:老人与儿童集 体居住,中心为火塘
河流
小房子:环绕大房周围, 南传统民居建筑

窑洞的室内布置
1、火炕:是窑洞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有特色的家具陈设。 为了节约能源,一般要到的火炕都是与锅灶的烟 道连通,烧饭时的余热供火炕取暖。俗称“一把火,两头 烧”。 火炕的摆放位置一般都是紧靠窑脸处,如果是三 孔窑洞,两层暗窑的火炕是紧靠窗台下,满开间砌炕。 2、窑洞内的家具:窑洞内一般都采用矮家具,有利于窑内 的采光。另外,由于窑洞内湿度较大,一般木制家具在制 作的时候都会留出一定的空隙,防止因木头受潮膨胀而导 致的家具使用不便的问题。
刘宅外景
刘宅内景
3、甘肃省兰州市白塔山庄革新实验窑洞 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在白塔山进行的实验窑洞。 建成了50孔革新实验窑居。 这些窑洞采用砖结构,靠崖爬坡布置,窑洞尾端设置垂 直通风竖井,每孔窑洞宽3.46米,高3.93米,深6—10米, 满开大玻璃门窗,配有现代化的水、暖、电设施。
白塔山庄退台掩土住宅之一
5、顶部处理 (1)窑洞院的周围、顶部要先找平,然后再用石碾将其碾 平压光。 (2)窑顶不得种任何作物,防止渗水而导致窑洞坍塌。 (3)部分地区,在窑院周围的壁面上砌筑矮的女儿墙,可 以防止坍塌、雨水渗漏、行人摔落。 6、下沉幅度 根据窑洞的下沉幅度可以将其分为平地型、半下沉型和 全下沉型三种形式。黄土塬的标高差是形成不同下沉幅度 窑院的基础。
入口的坡道或踏步完全露天,不仅破 坏了院落的方整,而且使院落的大门 显得单薄和不私密。
台阶与院落的关系
下沉式窑洞入口的式样繁多,有院内型、跨院型和院外型三种形式
8、入口的平面形式 主要有“一”字(直进)形、“L”(曲尺)形、“U” (折返)形、“之”(雁行)形四种形式。 其中一字型是最常见的入口方式。当窑院周围的环境不 允许或者是风水原因不适宜安排一字型入口时,其他三种 形式就会被采用。 9、雨水的处理
师家宅院建筑群建在黄土山坡上,布置在三个不同标 高的台地上,以风车状围绕村中心广场。整个村落建筑群 以四合院、二重楼四合院、三重楼四合院为主体,大小共 31个院落,巧妙运用地形高差。院落主体建筑以砖拱窑为 主,利用山坡,窑顶建房,在中国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 在山西地少人多的丘陵地区,将村落建在不宜耕种的山坡 上,这种营建思想对今天的村镇建设仍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女儿墙:有土坯、砖、瓦等多种形式
雨水处理的 三种方法
入口处比平地稍高
院落内的渗井:位于院落的西南角,深十几米
下沉式窑 洞的入口
下沉式窑洞必须留出一口窑 洞的位置作为院落的出入口
渭北下沉式窑院入口之一
渭北下沉式窑院入口之二
陕西淳化县下沉式窑院入口
10、下沉式窑洞的优缺点 (1)缺点:潮湿;窑洞上方不能种植植物,浪费土地 (2)优点:建筑寿命长;冬暖夏凉;防火性强;抗震性好; 是最环保和生态的建筑形式之一。
白塔山庄退台式掩土住宅台阶
窑洞学校的实例 1、陕西省米脂中学 该学校是靠崖窑洞群。是在“李自成的行宫”的古迹上 逐年扩建而成的。

米脂中学靠崖窑洞远眺
米脂中学近景
米脂中学后山窑洞群
2、陕西省延安大学学生宿舍 该宿舍是一个多层退台的砖拱窑洞群,为了保证上层窑 洞窑脸的荷载步落在下一层的窑拱上,每层退台的深度为 7米,正好作为窑洞前的活动空间。这组324孔的六层窑洞 群气势恢宏,称为延安城的一处独特风景。
陕北的窑洞的拱券形式饱满, 窑洞进深较浅,窑脸由门窗充 满,因而室内采光很好。
窑洞村落实例 窑洞村落在历史上式自然形成的,代代相传,因袭传 统,但其中蕴含着许多现代人居环境学的理论原则: 1、依山近水。凡是形成较大村落的窑洞群,附近必有饮泉 或溪水。 2、精于选土,善于相地。选定沟谷、山崖稳定性好,冲沟 下游,断面成“U”形,纵坡度小,地质结构长期稳定的地 段,土层密实均匀,有足够厚度。避开滑坡、塌陷、溶洞 及断裂等不良地段和排水不畅,有洪灾威胁的地段。 3、重于靠田,便于耕种。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农耕社会, 合适的耕作距离须考虑耕作技术与工具以及往返所需的时 间,一般以20—30分钟徒步的距离称作耕作半径。在陕北、 窑洞村落建在山腰上而不设在近水的崖边,就是重于靠田 的例子。农民往往宁肯下山汲水路远些,却换来了每日三 次往返上山耕作的方便,且山腰日照条件好,又防水灾。

1、居室
2、储藏室
3、厨房 4、渗井 5、晒台 6、谷场 7、院
2、河南省洛阳市冢头村刘学诗宅 此宅是洛阳邙山乡较为典型的下沉式窑院,建造年代 较晚,1969年建成。刘学诗是村里的民办教师,窑院的设 计营建均为他本人所做。设计布局合理,美观大方,窑脸 用砖瓦、姜石饰面。露天坡道人车分行,人行道为砖砌台 阶,车行道为姜石嵌砌。 因为是就地取材、窑居者自建,所以,预算总造价仅 2400元,总建筑面积151平米,造价为16元/平方米,只相 当于当时当地平房造价(45—59元/平方米)的27%—36%。 所以今后发展生态型经济住宅,建造经过技术改造的窑居, 有可能成为农村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古代窑居村落

山西省汾西县师家沟清代窑居村落 师家沟是山西丘陵沟壑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山地村落建 筑群,它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呈阶梯状排列。 三面环山,南临河水、遮风向阳。是一块天然“风水宝 地”。 师家沟位于汾西县城东南5000米处,创建于清乾隆三 十四年,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几朝,于同治年间扩建终 止,占地面积10多公顷。 创建人师法泽,经营钱庄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师家的钱庄店铺西至陕西米脂,南至湖南湘乡、北至京城。 师家的土地也随着财富的扩展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现在 的师家沟住宅群。
窑洞民居建筑
民居的历史

历代民居形式简述
原始社会 穴居 半穴居:鼓腹外倾 商代: 传统 民居 商周时期 低矮、面积小、中有柱 子作支撑之用,平面有 圆形和方形两种形制
部分保留了半穴居住宅特点,夯土 墙,席地而居,出现部分家具
周代: 西周时期发明了瓦,春秋时期形成 了基本的院落形制。 汉代: 住宅形式、屋顶形式繁多,楼层增高,出现大 量附属建筑,以及园林、坞堡
普通的独立式窑 洞
两层楼并带屋顶的独立式窑洞(窑上窑)
半依靠黄土坡的独立式窑洞
几口窑并列,并带屋顶的独立式窑洞
陕西米脂县桥河岔乡刘家峁村的姜耀祖 宅是中国药典民居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图为中原和上院

下沉式窑洞
1、下沉式窑洞是在地上向下挖出一个深6米左右的方形大坑, 坑底找平,形成一个下沉到地下的院落,然后向院里的四 壁横向掏凿而形成的窑洞。 2、房屋布局:类似于地上的合院式建筑,房间分为正房、 厢房、倒座三种,按照功能布局。 3、院落形式 (1)下沉式窑洞的院落平面大都为接近正方形的长方形。 但是也有不少院落是“凹”字形的。 (2)一般来说,下沉式窑洞的两个长边壁上要各开挖三口 窑洞,两个短边壁上各开挖两口窑洞。 4、窑洞入口方向:如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