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亚洲教学设计

(完整版)亚洲教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稿1.教材编排的用意
本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起始篇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的形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灯知识运用于某一个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2.课程标准要求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结合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学会运用地理等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4.教学重难点
描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5.课时安排
2课时
6.教学方法设计
(1)采用经验迁移导入新内容。

例如介绍某位学生的座位:哪一组?哪一排?坐在他前后左右的邻居有哪几位?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个大洲的位置,该怎样说?这样,引出描述大洲地理位置应包括的三个方面: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将描述大洲地理位置分解成三个方面的任务: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把学生分成三个组,每组分配上述任务之一。

参照课本表述,讨论形成共同的描述方法。

最后各组交流,让每位学生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思路和方法。

(3)结合课本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图6.1和图6.3,用刚学习的方法,分别描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以此来落实课标要求。

7.教学环节
(1)新课导入
介绍某位学生的座位:哪一组?哪一排?坐在他前后左右的邻居有哪几位?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个大洲的位置,该怎样说?这样,引出描述大洲地理位置应包括的三个方面: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新课讲述(雄踞东方的大洲)
将描述大洲地理位置分解成三个方面的任务: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把学生分成三个组,每组分配上述任务之一。

参照课本表述,讨论形成共同的描述方法。

最后各组交流,让每位学生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指导)描述半球位置时,应看大洲的主体部分;描述纬度位置时,应看大洲位于那些温度带(五带);描述海陆位置时,应正确使用方位词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

活动: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P3
引导学生阅读图6.1和图6.3,用刚学习的方法,分别描述北美洲的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生反馈交流,教师指正。

8.作业设计
描述非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9.板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北临北冰洋
东北隔百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东临太平洋
3.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南临印度洋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西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
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
为界
10.存在问题
学生知识面狭窄,本节课后估计只有60%达到课标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