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师爱读书
苗旭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最美的教师爱读书》!
有人说,最美的教师就是艰苦朴素甘守清贫的教师。
是,但又不是,这样的教师常常让我想起那些在晨钟暮鼓、青灯黄卷里,一窗昏晓送流年的旧式私塾先儿,教师就是以苦行僧的形式度过自己一生吗?教师不可以光彩照人、气场强大、浪漫洒脱吗?
有人说,最美的教师是教学成绩一马当先的教师。
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没有比提升学生的成绩更能说明教师的责任感了;但是成绩出色的背后,有没有隐形的因素,比如对优势生源的占有?对强势教育资源的霸占?对弱势学科的挤兑?对学生休息时间强行的挤占?对优秀学生的偏爱
和对差生的无情伤害?——而这样的现状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已经太多太多!
有人说,最美的教师就是生了病也要输着液上课,小孩发高烧弃之不顾教师。
是,但又不是,这种动人的故事背后,常常是对教师身心的双重摧残。
在这方面我有着切肤的体会,因为是在异地工作,我们抚养孩子比别人多了许多艰辛。
我女儿3岁之前一直跟随她的爷爷奶奶。
那年春天,孩子的奶奶摔骨折了,孩子也感冒了,孩子就送到了我们身边。
可是当时,我和孩子她爸,一个是班主任,一个是毕业班教师,终日分身乏术,使她的病毒性感冒拖延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拖延成慢性鼻炎,只能等到长大之后才能动手术治疗。
从此,我3岁的女儿秀挺的鼻子就终日呼吸不畅,这成了我心中永远的隐痛!
我也是个经常带病工作的人,颈椎病、脊柱炎、干眼症让人苦不堪言,繁重的工作又总是雪上加霜,还有两个班140多名学生的责任砸在肩头,一大堆作业要批改,最让人无奈的是明明早就熟练了电脑办公,还要把辛辛苦苦打在电脑上的字,抄在教案上。
常常一边输液一边备课,一看上课的时间到了,拔掉针头就往教室里跑。
这样的经历常常使我有种“处处潜悲辛”的感觉。
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生了病就能自由躺在床上休息的老师,而不是坚守在讲台,把原本快乐的课堂变成一次次苦役。
因为我们除了是学生的老师之外,还是父亲、或母亲,丈夫、或妻子,儿子、或女儿,一份责任的担当,却以对另外一份甚至几份责任的舍弃,究竟是制度出了问题,还是教师本身出现了问题?
还有人说,最美的教师是危险关头挺身而出的教师,如谭千秋,如张丽莉,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学生的平安,这样的教师真让人肃然起敬。
是,但又不全是,更多的时候,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相信如果有了那样的关键时刻,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师都会用都会交给党和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最美的教师呢?
这时,一个教育小故事却跃入脑际:美国新墨西哥州小学校长艾丽莎,当众作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决定:如果春天里全校学生都能完成阅读计划,她就会亲吻青蛙。
它的最终结局,是艾丽莎身着公主盛装,神采飞扬,当众亲吻了在童话世界里总是象征王子的青蛙。
这种巨大的欢乐,足以使每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为之怦然心动。
于是,我就在我的文档里,郑重地敲下了这样的答案——最美的教师爱读书!
也许你会茫然不解:教师,本来就该是读书人啊!带着浓浓的书卷气走向学生,这样才能把知性的美,润物细无声地濡染给学生。
可是,生活中,真正读书的教师却少之又少。
很多教师的案头,没有书籍;很多教师的家中,没有书柜;很多教师,一辈子除了看教科书,一部经典也不看。
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教师,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丽、思想的深邃,能教出一群知书达理、文质彬彬的学生。
与艾丽莎相反,几年前,我的一个同事,趁着学生上体育课,逐个课桌里搜“闲书”,且不说这种行为本身是否妥当,单她搜来的“闲书”就让我们吓了一跳:《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三重门》、《易中天品三国》、《明朝那些事儿》等等等,甚至有课标之内的书,如《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一股脑堆在蛇皮袋里当废品论处,这真是一场现实版的“焚书坑儒”啊。
一些老师对读书如此排斥,也无怪乎校园,这个本该书声琅琅的地方却只终日万马齐喑。
一位在南方教书的朋友说,沿海地区的教师都要求走“读书——写书”的成长之路,教师读书,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久而久之,“腹有诗书气自华”。
可是回到南阳,走进校园里,看到的老师,有的像屠户,有的像大妈,有的像官僚,有的像市侩,很少有几个教师像教师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这样反常的现象,我觉得跟教师不读书有关。
不读书,给学生讲课就不免捉襟见肘;不读书,写论文就不免拼拼凑凑;不读书,就不免浅薄愚妄;不读书,就不免坐井观天;不读书,就难免急功近利。
不读书,就难免一身匠气。
不读书,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专业尊严的人;不读书,就难以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教育思想者而不是教书匠,褪掉一身匠气的唯一做法就是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上好一节课,我用一生来备课。
”窦桂梅老师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
这样的教师才会有真正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心。
”一个教师的思想能走多远,他的学生的思想就能走多远。
教师有博大的思想境界,才有可能培育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人才。
作为教师,我深感个人能力与魅力不足以地引领学生。
好在我是个爱读书的人。
爱读书,给学生一个可以仰望的高度,让我的学生追随者我的脚步,走进美丽文字的百花园。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
我没有去过江南,却领略到杏花春雨江南的清丽;我没有去过雪域高原,却在欣赏到了冰山雪莲的圣洁;我没有去过山东高密,却在莫言的笔下看到了漫山遍野如火如荼的红高粱。
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
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带着学生,一起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么?”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和我的学生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
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我和我的学生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读书使我们心灵富足。
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
我们本来天生只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一个头脑。
凝神遐想,任思绪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身体的困乏随着阅读的愉悦一扫而光。
读书,是思想的雪花纷纷扬扬的飘洒,我沉浸在漫天雪花中陶醉不已。
当我从书中出来
时,我的身上沾满了智慧的雪花。
更重要的,读书使我们打下了精神成长的底子。
我们从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奋斗的执著。
范仲淹教给我们兼济天下的悲壮情怀,苏轼教给我们入世的热情和出世的旷达,鲁迅教给我们批判精神,托尔斯泰教给我们道德的执著。
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
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
不读书的人,只有一个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所以北大教授谢冕说,那些不读书的人是多么不幸啊!
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每一本书,都别有天地,那里是一片净土,指引我们通向真善美的幽林小径,我喜欢周知录的一句话:“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我也喜欢于谦的一首诗:“书卷多情是古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
”我喜欢博尔赫斯,这个可爱的老外,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我也喜欢狄金森一首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
因为心灵在远方,眼睛便掠的过纷纷扰扰吵吵嚷嚷,眼眸变得清亮,心灵变的慈悲。
对待同事的计较,就多了一份宽容;对待朋友的背叛,就多了一份隐忍;对待各种利益分配的不公,也就多了一份淡然;对待学生的淘气,变多了一份谅解。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我想,当我的学生面对这如我这般宽厚仁爱的老师,他也是幸福的吧!
愿我今天的演讲能够点燃了您读书的欲望。
敲下这些文字,耳边飘来张也甜美的歌声——《读书的女人最美》,请允许我改动两个字朗诵如下:
天上的彩虹地上的水读书的教师最美最美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高尚情趣里陶醉在曲折故事里迷恋在深邃哲思里升飞偷偷的一笑悄悄的抹泪都显出读书的教师最美最美
天上的彩虹地上的水读书的教师最美最美把知识写在脸上把智慧刻在心扉把温柔酿成美酒把妩媚化作高贵清清的一阵风隆隆的一串雷都显出读书的教师最美最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