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校长专题讲座《落实教学常规 强化学习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校长专题讲座《落实教学常规 强化学习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校长专题讲座——
落实教学常规强化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时间:
地点:
讲座人:
主题:落实教学常规强化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内容:
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必须要坚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职责。

我们很多教师都在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努力着。

下面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对如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谈谈教导处的建议:
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上海教育界老前辈吕型伟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教师的教学关爱是有意义的教学本质,是教学的核心方面,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

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关注、可依性、尊重、肯定、负责等行为,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并维持的信任的、支持的关系。

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对师德的重视程度胜于对教学技能的重视,学生把“热爱、尊重与同情学生”列为较受学生喜欢的精神品质之首。

只有充满爱,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只有充满爱,我们教学才能有真正的质量。

二、充分准备是提高质量的前提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巨大的。

首先要研究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依据,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一)研究教材
1.研究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结构,确定所教教材的知识点。

2.研究单元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

3.钻研本课及课时教材,理解并掌握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二)研究学生
1.研究学生的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
以及在班上的分类情况;
2.研究学生的非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分类情况。

备好了学生,再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三、课堂教学是提高质量的主阵地。

首先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上好课是关键,让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每一个教师在上课时要强化目标意识、动态生成意识、学生为本意识,训练意识,杜绝“开无轨电车”。

(一)强化组织调控,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教师要加强课堂调控,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通过全班同一口令训练、小组捆绑评价、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个别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当课堂上,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专注到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注重调整,进行常规强调和评价。

;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让学生在紧张思维的状态下上好课,将跟授课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练习挤进课堂,当场练习,当场点评;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尽量创造条件给学生,切实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意见,发表不同的看法。

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二)重视习惯培养,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养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四十分钟的质量光靠授课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倾听别人发言、静心思考、大胆发言、勇敢质疑、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等。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

设想一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听讲习惯,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不积极思考,怕苦畏难,坐等答案,老师的积极性会受到重创。

如果学生的回答有错,教师不是因势利导,而是一味训斥,那还有哪个学生敢大胆发言呢?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会学会学习,懂得怎样合理地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会受益终身。

(三)重视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课堂上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积极性,课堂上必须要有一定量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且合作学习应该在自主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自己对知识的认知、技能的初步体会上进行,这样合作才有基础。

合作学习要选好点、时机,并注重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参与、指导。

(四)强化课堂训练,提高当堂课教学效益。

根据龙泉驿区课堂教学要求,“四必须”“四不准”的要求: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必须有一定量的练习,必须有一定的自学互助,必须及时反馈矫正;不准一讲到底,不准一练到底,不准放任自流,不准无教案上课。

在我们基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练习,练习的目的是检测学生课堂知识掌握的情况(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比较好落实,语文、英语的阅读教学,我们可以想办法记设计一些相应的训练题,也可以进行当堂背诵、书中进行评注、补白等方式。

四、信息反馈是有针对性补救、辅导,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从学生作业中发现教学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尽管我们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我们仍然建议教师尽量做到作业全批全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学生完成质量、错题及其原因分析,评讲策略等,课堂作业要求当天批完,见缝插针指导学生订正。

教师除了列出一学期以来需要培优补差的学生名单,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更要根据近期上课的情况,对知识点掌握得不好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辅导,避免增加新的差生。

在辅导时避免包办代替,就题讲题,打消学生的依赖思想。

五、家校合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延伸
要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家长的支持是不行的,学生在家学习态度、习惯及作业完成情况,预习、复习做得怎样直接关系到上课的质量。

教师利用家长会,讲明要求,争取家长配合。

我们还可以利用校信通、班级QQ群等方式及时告诉家长孩子在校的表现或家庭作业,有利于家长了解教学进度,检查督促孩子的学习。

建议班级共通性的群发,反映问题或批评的个别交流,并注意表达的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