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修改版)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修改版)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C .③⑤⑥⑦⑧D .③④⑤⑥⑦⑧2、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 、①④⑤B 、①②④C 、②③D 、②④3.已知1 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 。

且氧气中1 mol O =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 ,水蒸气中1 mol H -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 ,则氢气中1mol H -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 .920 kJB .557 kJC .436 kJD .188 kJ4.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 +(aq)+OH -(aq)=H 2O(1) △H =-57.3kJ /mol已知: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 △H =- Q 1kJ /mol 1/2 H 2SO 4(浓) + NaOH(aq) == 1/2Na 2SO 4(aq) +H 2O(1) △H =- Q 2kJ /mol HNO 3(aq)+KOH(aq)=KNO 3(aq)+H 2O(1) △H =- Q 3kJ /mol 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 1、Q 2、Q 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 )(A)Q 1=Q 2=Q 3 (B)Q 2>Q 1>Q 3 (C)Q 2>Q 3>Q 1 (D)Q 2=Q 3>Q 15.以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C 2H 2 ( g ) +5/2O 2 ( g ) →2CO 2 ( g )+H 2O ( l ) △H = —1300kJ / mol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10 N A 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 的能量B. 当1 N A 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 的能量C. 当2 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 的能量D. 当4 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 的能量6、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 - Q 1 ;2H 2(g)+O 2(g) →2H 2O(g) ΔH == - Q 2;H 2O(g) →H 2O(l) ΔH == - Q 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 2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 、4Q 1+0.5Q 2B 、4Q 1+Q 2+10Q 3C 、4Q 1+2Q 2D 、4Q 1+0.5Q 2+9Q 37.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85.8 kJ/mol890.3 kJ/mol 、2800 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12O 2(g)=CO(g) △H = ―393.5 kJ/mol B .2H 2(g)+O 2(g)=2H 2O(l) △H = +571.6 kJ/molC .CH 4(g)+2O 2(g)=CO 2(g)+2H 2O(g) △H = ―890.3 kJ/molD.C6H12O6(s) +6O2(g)=6CO2(g)+6H2O(l) △H=―2800 kJ/mol8.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 △H=―393.5kJ/mol2H2(g)+O2(g)==2H2O(g) △H=―483.6kJ/mol现有炭粉和H2组成的悬浮气共0.2mol,使其在O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的热量,则炭粉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2 C.2︰3 D.3︰29.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P4(白磷,s)+5O2(g)=P4O10(s) ΔH=-a kJ/mol4P(红磷,s)+5O2(g)=P4O10(s) ΔH=-b kJ/mol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10.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 +119 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 = -57.3 kJ·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 O2(g)===2H2O(l)ΔH = +285.8 kJ·mol—1二.填空题11、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Ⅰ:C(s)+O2(g)=CO2(g) ΔH1<0 ①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C(s)+H2O(g)=CO(g)+H2(g) ΔH2>0 ②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 ΔH3<0 ③2H2(g)+O2(g)=2H2O(g) ΔH4<0 ④请回答下列问题:(1)途径Ⅰ放出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用ΔH2、ΔH3、ΔH4表示ΔH1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12.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氧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肼和过氧化氢的电子式:肼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 。

(2)写出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H2O(1)==H2O(g) △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kJ。

(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分)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千焦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是:,又已知:H2O(液)=H2O(气);△H =-44kJ/mol,则11.2升(标准状况下)乙硼烷完全燃烧时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千焦。

三、实验题(共12分)14、50 mL 0.50 mol ·L -1盐酸与50 mL 0.55 mol ·L -1NaOH 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改用60 mL 0.50 mol · L -1盐酸跟50 mL 0.55 mol · L -1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 mL 0.50 mol ·L -1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四、计算题15.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①Fe 2O 3(s)+3CO(g)== 2Fe(s)+3CO 2(g) △H = ―24.8kJ /mol②3Fe 2O 3(s)+ CO(g)==2Fe 3O 4(s)+ CO 2(g) △H = ―47.2kJ /mol③Fe 3O 4(s)+CO(g)==3FeO(s)+CO 2(g) △H = +640.5kJ /mol写出CO 气体还原FeO 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 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有推理过程)1-5、B D C C A 6——10、D D A C B11、(1)等于 (2)ΔH 1=ΔH 2+21(ΔH 3+ΔH 4)12、略 13、略答案:三、实验题 14、(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4)不等 相等 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 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5)偏小 偏小15.1/2×①-1/6×②-1/3×③ CO(g)+FeO(s) == Fe(s)+CO 2(g) △H =―218.0kJ /mo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