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系统在巴氏杀菌奶卫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院别:化科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号:31 姓名:员璐
巴氏杀菌奶是目前国内消费量最大的一类乳制品。
因此,保证其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HACCP 是“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简称,是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延伸和升华,在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方面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巴氏杀菌奶生产过程中导人HACCP系统,通过剖析潜在质量因素,并确定相应防范措施,可以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本文结合巴氏杀菌奶的生产工艺,将HACCP系统融合其中,旨在促进巴氏杀菌奶质量的提高,推动乳业健康发展。
巴氏杀菌奶生产过程中的危害主要包括:生物性危害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学性危害如原料奶的抗生素残留和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清洗剂(如火碱、硝酸)等,物理性危害如尘土、苍蝇等异物。
一巴氏杀菌牛奶生产工艺
巴氏杀菌牛奶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离心或过滤灌装→入库降温→出厂(鲜牛奶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奶→预热→均质→杀菌→冷却→
发酵→冷却破乳→均质→冷却→
↑↑辅料,水
生产发酵剂←工作发酵剂←母发酵剂←菌元
→灌装→入库降温后熟→出厂(乳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二、巴氏杀菌牛奶生产危害性分析
巴氏杀菌牛奶生产危害性分析详见表1
三、牛奶生产关键控制点
1.原料奶和添加剂的采购
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如原料奶符合GB6914-1985规定,进货验收时提供有关合格证明,并抽样检验,以保证其安全性。
2.巴氏杀菌
巴氏杀菌是消毒牛奶加工过程中唯一的一次杀菌工序,以保证成品中微生物含量符合中微生物的卫生要求,使大肠杆菌菌群总数控制在奶制品卫生安全范围之内;此外,要求无致病菌存在。
3.返奶
返奶是在牛奶灌装时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情况。
为保证在利用时各项卫生指标符合规定,要求在再利用时按既定的杀菌程序严格消毒杀菌,以保证其卫生安全。
四、建立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
1.原料奶、添加剂的采购、验收
关键限值为:按照本厂制定的《进厂原辅材料验收标准》,规定该关键控制点的三个显著危害—大肠杆菌等细菌和致病菌及尘土等异物不能超出或违反GB6914-1985《原料奶收购标准》之规定。
其他辅料及添加剂符合相应国标、企标,其中添加剂的使用符合GB2760-1985规定。
2.巴氏杀菌
关键限值为:温度为8590-909C,杀菌时间为达到预期温度保持15min-20min。
依据为本企业内定高温保持杀菌要求和微生物热致死量。
3. 返奶
关键限值为:温度为8590- 9090,时间为达到预期温度保持15min -20min杀菌。
依据为中要求的大肠菌群≤90个/l00ml(MPN),菌落总数≤30000个/ml,无致病菌。
五、HACCP计划及监控记录
计划详见表20
监控记录。
监控记录包括以下几种:
A、原辅材料检验验收记录;
B、环境清洁、消毒和环境卫生质量监测记录;
C、巴氏杀菌记录;
D、鲜奶检验单;
E、成品人库检验报告单;
F、纠偏记录;
G、监测设备校准、维修、检定记录;
H、审核记录等。
六、HACCP计划的审核验证
制定相应的HACCP计划验证程序,以验证
HACCP体系及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
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实施并能达到预期目标。
1.验证程序
抽检合格→入库→使用
原辅料进厂→质检员→
不合格→退货、销毁、净化
2.巴氏杀菌监控
合格
质检员抽检→进人下道工序
原料奶净化→杀菌→不合格合格→进人下一道工(每批次) →返工→质检员、车间主任复检→
↑不合格→调整到关键限
值↓
罚处进人下道工序
3.返奶
操作工检验员
返奶→杀菌→验收合格一进人下一道工序
自检他检
七、文件和记录档案
以上程序全部之情形要以处罚文件和书面形式归档,由厂长(质量第一责任人)、生产厂长、车间主任、质检员、操作工分析总结,以防发生类似不合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