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2、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1#标:马家楼站全长383.2米,标准宽度33.7米,地下两层四跨矩形框架结构,双岛四线侧式站台。
站台宽8.4米,有效站台长度120米。
站厅层由南至北布置有物业开发用房、南端设备管理用房、车站公共区、北端设备管理用房等。
公共区的付费区设有楼扶梯分别联系两个站台,北端设有两部垂直电梯与两个站台联系,北端设备管理用房区根据功能要求布置有综合控制室、通信设备室、信号电源室、信号电缆引入室等;站台层布置了降压变电所、废水泵房、安全设备室和必要的设备用房及卫生间、污水泵房等。
2#标:石榴庄路站全长188.04m,为两端明挖,中间暗挖形式。
明挖段为双层三跨箱型框架结构,暗挖段为单层三联拱复合衬砌结构。
二次结构包括站台板、部分楼梯、电梯井、构造柱等结构。
站厅层由南至北布置有物业开发用房、南端设备管理用房、车站公共区、北端设备管理用房等。
公共区的付费区设有楼扶梯分别联系两个站台,北端设有一部垂直电梯与两个站台联系,北端设备管理用房区根据功能要求布置有综合控制室、通信设备室、信号电源室、信号电缆引入室等;站台层布置了降压变电所、废水泵房、安全设备室和必要的设备用房及卫生间、污水泵房等。
3#标:角门北路站全长189.6米,标准段宽度18.9米。
地下双层岛式标准站,站台宽为10米。
公共区及北端单柱双跨形式,南端设备管理用房区部分双柱三跨形式。
角门北路站共分三个防火分区,站厅层公共区和站台层合为一个防火分区;站厅层两端设备管理用房各为一个防火分区。
砌筑材料为砼空心砌块,页岩砌块,加气砼砌块。
5#标:陶然亭车站主体全长197.2米,宽19.1米,采用两端明挖中间暗挖的施工方法。
车站设计为两端双层,中间单层岛式单柱双跨(直线),站台宽度10m,有效站台长度120m。
地下一层为站厅层,是乘客进出站集中活动的场所,站厅层由两部分组成,中间部分为公共区,南北两端为设备管理用房区。
公共区由栏杆及进出站闸机分隔成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两部分,设有南北两端站台层通往站厅层各1台自动扶梯和1部楼梯;北端付费区外侧为连通的非付费区,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电梯。
站台层位于地下二层,站台宽度为10米,有效站台长度为120米。
站台层设2台上行自动扶梯和2部楼梯至站厅层。
2、工程范围:包括站台板、电梯井、扶梯、废水池、污水泵房结构混凝土工程见混凝土实施细则,本细则主要针对站台层和站厅层的砌筑及预留、预埋等工作内容。
3、工程环境及工程特点(1)二次结构施工均在主体结构内,施工通道位于车站北侧暗挖施工竖井,在附属结构施工完成前,所有材料及人员均从北竖井进入,随着附属结构陆续开工存在交叉作业现象,需做好人员、材料运输等协调工作。
(2)植筋工程量较大、规格多,成孔存在较大困难,植筋位置难以保证。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由于部分设计内容未明确,在进行本范围施工中需进行大量的植筋作业。
(3)站台板预留孔洞、管数量多,施工前应结合各专业图进行核实,避免后期返工。
(4)砌筑体较高,砌体材料规格种类较多,各种机电通风消防等设备洞口多,这无疑增加了施工控制的难度。
三、砌体工程监理预控工作1、认真研究施工图纸,搞清不同部位对砌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要求,对各部位砌体的配筋、预留洞、预埋件、预埋木砖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巡视时检查;2、审核承包单位的施工技术方案,特别应检查其对墙体垂直度、平整度、标高的控制措施并督促其进行技术交底;3、审查承包单位提供的砖样品、出厂质量证明等文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才允许其使用。
物资进场后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检,主要检查砖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4、对砌筑砂浆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应进行控制5、检查承包单位的原材料、水平运输、垂直运输、砂浆拌和机的准备情况。
1)对砌筑砂浆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应进行控制:(1)砌筑砂浆的原材料①水泥: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②砂:砂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
砂浆用砂的含泥量:a 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 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b 对强度等级小于M5 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c 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能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③石灰膏:配制水泥砂浆时,不得采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砌筑砂浆中。
④拌制砂浆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 的规定。
(2)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
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
(3)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
(4)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2)水泥复试合格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四、砌体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1、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控制施工放线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GB50203-2002 规范表3.0.2)2、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对砌筑砂浆督促控制(1)对拌和的检查①应督促、检查承包单位根据审定的砂浆配合比进行生产,计量要准确。
塑化剂的掺量对水泥混合砂浆强度影响很大,计量时一定要特别加以注意。
②督促承包单位使用机械拌和砂浆。
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a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 分钟;b 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 分钟;c 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5分钟。
③检查、测定拌出砂浆的质量。
(2)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3)砂浆应随伴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 内和4h 内使用完毕;如气温超过30℃,相应缩短1h。
灰槽中的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隔日的砂浆不能再使用。
3、检查砌砖的现场准备工作(1)检查和复核承包单位测设的墙体平面尺寸和标高,以及皮数杆设立情况;(2)检查基底的清理情况,砂浆、杂物等要清除干净。
基底若为垫层或砖砌体,应事先浇水湿润;(3)检查撂底情况,特别要核对门口、窗口等与砖缝的对应情况。
(4)砖在砌筑前1~2天就应浇水湿润,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为性8%-12%。
现场检验含水率的方法可采用断砖法。
严禁干砖上墙。
4、砌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巡视(1)检查工人砌墙的砌筑形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按皮数杆线控制砖层水平;内外墙砖应相互咬搓,不允许出现竖向通缝;若留直槎,必须按规定设置拉结钢筋,并应检查拉结筋的长度、间距以及拉结筋部位砂浆的饱满程度。
(2)检查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灰缝一般为10mm,不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砖层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不得低于80%。
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3)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②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
③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
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的地区建筑物的临时施工洞口位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确定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
(4)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①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 的高度范围内;②宽度小于1m 的窗间墙;③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④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 范围内;⑤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⑥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⑦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
宽度超过300mm 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5)砌体施工质量严格按A等级进行控制:①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经常到现场,或现场设有常驻代表;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
②砂浆、混凝土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
③砂浆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严格。
④砌筑中级工以上,其中高级工不少于20%。
(6)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和砌体强度进行原位检测或取样检测,并判定其强度:①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②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③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五、预留孔洞、套管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1、站台板模板支好后按照图纸在模板上准确放出洞边线,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再绑扎洞口周围的梁式板钢筋,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洞口不偏移,洞口模板内侧打设对角撑2、对于预埋防水套管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404执行,本站预埋污水通风管,消防立管、污水管、生活立管等均为防水套管其规格尺寸主要为DN50、DN65、DN100、DN150等。
(1)按照设计图纸核对位置的准确性。
(2)检查钢制套管直径是否与设计及图集尺寸相符,翼环与套管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型号 E4303,牌号J422。
正确固定于预埋位置。
3、砌筑墙体与机电专业配合施工(1)墙体首先砌筑到圈梁下皮,然后浇筑好圈梁等机电通风等专业设备管道安装好后再砌筑到板底。
(2)砌墙遇电线管及插座、开关线盒时,按电气设计安装部位,间距标高位置预留。
预留槽、洞比线管、盒周边大10-15mm。
(3)遇有预留管线或洞口在砌筑后增加时,当洞口小于300时,必须用云石机切成,不得锺子,錾子剔凿。
凡机电专业预留洞口>=300时 ,砌筑时机电必须配合施工不允许后凿洞。
如遇特殊情况需后凿洞的需经技术部门出具详细的方案后方可施工。
(4)安装完后,验收合格后,用1:3水泥砂浆将槽、孔洞塞严。
(5)为了防止墙体砌筑好后设备无法进入设备房间的情况出现,要求设备先行就位,然后再开始砌墙。
六、植筋工程监理控制要点1、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及技术交底进行操作。
坚决杜绝将化学粘合剂涂抹在钢筋表面"再随便插入孔内"导致植筋孔内化学粘合剂不密实而影响其粘结力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