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驾考制度改革最新政策解读

驾考制度改革最新政策解读

驾考制度改革最新政策解读驾考制度最大力度改革驾照自学直考明年上半年试点《意见》要求,2016年上半年,部署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工作,明确各项任务推进步骤,启动重大改革事项试点;2017年,总结试点经验,深入推进改革实施;到2018年,完成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建立开放有序、公平竞争、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驾驶培训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公开透明、权责清晰、运转高效、公正廉洁的驾驶考试管理体制,基本解决培训考试中的不便利、不规范、不经济等问题。

我国驾考制度全面改革小型汽车驾照将可自学直考1:自学直考须有随车人员指导此次改革中,最受群众关注的就是自学直考。

《意见》指出,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非经营性的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

允许个人使用加装安全辅助装置的自备车辆,在具备安全驾驶经历等条件的随车人员指导下,按照指定的路线、时间学习驾驶,并直接申请考试。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图示详解,自学直考必须明确是非营利性培训。

训练车辆还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经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加装安全辅助装置(副制动装置、辅助后视镜等),按规定投保机动车保险。

同时,指导随车人员需取得相应或者更高准驾车型驾驶证五年以上,未发生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责任事故或造成人员重伤负主要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没有吸毒记录,没有记满12分或者驾驶证被吊销记录。

交管部门将指定训练路线、时间,并设置标识标牌。

未取得学习驾驶证明等私自上道路训练的,视为无证驾驶依法处罚。

【解读】试点城市仍在评估考察中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刘钊介绍,试点先行,先期将选择一些交通环境较好、管理水平高的地市开展试点。

通过试点,探索工作方法,评估试点效果,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后再逐步推行。

刘钊说,对于试点城市的选择,要经过严格、综合的评估考察,目前正在进行中。

试点城市确定后,会向社会公布。

刘钊表示,自学直考不仅为群众提供了方便,也可以倒逼驾校提高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

“需要提示的是,自学直考的考试标准不降低,考试要求不放松。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应朝阳分析,根据《意见》要求,自学直考必须是非营利性培训,也就是说,指导教练就是满足资格的亲戚、朋友,有利于驾驶人在亲友陪同下学习驾驶的过程中,培养安全驾驶的责任感、提高安全驾驶意识。

2:计时培训一次性付费改为计时收费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巡视员徐亚华介绍,计时收费是指驾培机构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培训内容和学时,以学时为单元,组织教学和测算培训价格,学员按照合同约定的收费标准,向驾培机构支付相应的培训费用。

先培训后付费具体来说就是学员按照合同约定的收费标准,在每一次学习结束之后,向驾培机构支付本次的培训费用。

徐亚华介绍,近几年来,上海市、江苏省等地一些驾培机构积极推行“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服务模式,不仅培训学时得到了保证,教练员教学服务水平也大幅提升,学员满意度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应当在全国普遍推行。

考试报名打破驾校包办《意见》提出实行自主报考。

建立统一的考试预约服务平台,提供互联网、电话、窗口等多种报考方式,考生完成培训后可按规定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考试场地,改变完全由驾驶培训机构包办报考的做法,保障考生选择权。

公安机关按照报考或约考时间先后顺序,公平合理安排考生考试。

考试费在约考确定后收取,提供网上支付、银行代收等多种支付方式,考生可分科目或一次性全部缴纳考试费。

【解读】不同科目可选不同驾校这种创新的收费模式有什么好处?徐亚华介绍,推行“计时收费”使驾培机构收费更加透明,便于开展差异化培训服务。

学员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学时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向驾培机构购买学时,增加了学员消费的弹性。

徐亚华介绍,“先培训后付费”的方式,增强了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话语权。

按照传统的一次性缴费方式,所有费用已经提前支付,学员的学驾过程由驾培机构统一安排,自主选择的余地很小。

但推行“先培训后付费”后,相应的培训费用在每次培训后再支付,大大加强了学员的自主权,也对驾培机构强化管理服务、教练员提高教学能力和服务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时,杜绝了教练员吃拿卡要、教学不规范、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

另外,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发生多起驾培机构负责人卷款逃逸的情况,严重损害学员的利益。

推行“先培训后付费”,可以有效杜绝此类风险,保护学员的资金安全。

对于分科目、跨驾驶培训机构这项政策,应朝阳非常赞成,“比如,科目一在这个驾校学的,科目二选择另一个驾校学习。

这个驾校学习后老是考不过,可以换一个驾校重新学习,自主权掌握在学员手中。

”3:追责反腐披露驾校考试合格率学员投诉率实行考试随机安排。

严密考试组织形式,由计算机系统当日随机选配考试员,随机安排考生分组,随机选取考试路线,实现考试员和考生信息、驾驶培训机构信息相互屏蔽,杜绝人为操作。

取证三年内发生死亡事故倒查发证过程严格违规考试责任追究。

凡是驾驶人取得驾驶证后三年内发生交通死亡事故并负主要以上责任的,倒查考试发证过程,发现考试员有参与伪造考试成绩、降低考试标准等违规问题的,取消其考试员资格,终身不得参与驾驶考试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依法依规查处收受或索取考生财物的违法行为。

主管部门不得参与办驾校【解读】政府部门坚决退出培训市场刘钊介绍,认真研究近年来的一些腐败案件,问题主要发生在报考约考、名额分配、考试评判等重点环节,问题症结在于制度机制不落实、权力寻租有空间、监督制约不到位。

严格考试、严明纪律,是把牢关口、保障交通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从严治警、保证廉洁规范的必然要求。

这是此次驾考改革的重中之重。

他指出,严格执行与驾校脱钩规定,政府部门坚决退出培训市场,解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问题。

实行自主报考约考,取消考试名额分配,斩断车管所与驾校的利益链条。

4:开放驾培市场单科排队积压可选其他考场《意见》要求进一步开放驾驶培训市场。

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者禁止准入,不得增设任何额外条件。

定期发布驾驶培训市场供求信息,引导社会资金理性进入,推动市场良性发展。

鼓励建设使用社会考场。

驾驶人考试场地布局、数量应当满足本地考试需求。

考场的场地建设、设备配置、系统维护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有序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考场,积极推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使用社会考场。

公安机关要坚持公平竞争、公开择优的原则,依法通过公开招标等程序选定社会考场,不得无偿使用。

拓宽考试员选用渠道。

各地应根据实际需求,在公安民警和文职人员中选拔专兼职考试员;试行聘用运输企业驾驶人、警风警纪监督员等人员承担考试辅助评判和监督职责。

实行考试员资格管理、定期培训、考核淘汰制度,提升考试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优化考点布局。

大力推进驾驶人考试业务向县级下放、延伸。

积极推行市(地)级公安机关向县级公安机关派驻考试员开展考试工作,委托有条件的县级公安机关承担小型汽车驾驶证考试工作,方便群众就近考试。

对报考单项科目出现排队积压的考生,允许其选择省(区、市)内其他考场参加考试。

【解读】激活市场弥补考试资源缺口徐亚华指出,开放驾培市场,可以进一步增强驾培机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激发驾培市场活力。

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引导驾培机构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实现优质优价。

驾照申领便民举措1、放宽上肢残疾、单眼视障人员驾车条件目前,全国已有5万多名下肢残疾人、7000多名听力障碍人员考领了驾驶证。

在此基础上,《意见》要求进一步放宽上肢残疾、单眼视障人员驾车条件。

研究制定单眼视力障碍人员驾车视力检测标准、上肢残疾人驾车加装辅助装置等规定,适时放宽单眼视力障碍群体、上肢残疾人申请小型汽车驾驶证的条件。

制定残疾人驾驶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鼓励有条件的驾驶培训机构开展残疾人驾驶培训。

放宽残疾人驾车条件,会不会有安全隐患?很多人心中有这样的疑问。

应朝阳介绍,这一点不必担心,在《意见》起草过程中,卫生系统专家专门进行过论证,单眼视障人员的视野是可以满足一般行车需求的,上肢残疾人通过给汽车加装辅助装置也能正常行车。

况且,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允许上肢残疾、单眼视障人员驾车的法规条文。

《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驾驶证互认换领工作,逐步扩大驾驶证互认换领范围,提高我国驾驶证国际认知认可度,满足我国公民出境驾车需求。

4、驾驶证可异地申领和审验在目前已经放开小型汽车、摩托车异地考证的基础上,《意见》要求,进一步放开大中型汽车驾驶证异地申领考试。

考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学习培训、报名考试、领取驾驶证,满足流动人口申领驾驶证需求。

允许在全国范围内异地补换领驾驶证、参加驾驶证审验、提交体检证明。

正在学车随车指导人员资格管理1、经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训练车辆条件1、学员取得学习驾驶证明3、按规定学车中违法或出事故,指导人担责4、未取得学习驾驶证明视为无证驾驶4、没有记满12分或者驾驶证被吊销记录3、没有吸毒记录2、未发生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责任事故或造成人员重伤负主要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1、取得相应或者更高准驾车型驾驶证五年以上3、按规定投保机动车保险2、加装安全辅助装置(副制动装置、辅助后视镜等)交管部门将指定训练路线、时间,并设置标识标牌2、训练车粘贴学车专用标识训练路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