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转换训练教学设计(四年级)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掌握扩句、缩句、陈述句和反问句转换的要领。
能正确熟练地变换句子。
2、运用学过的句式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及提高理解语言,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变换句子,缩句、扩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练习,掌握变换要领,培养运用句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能按要求正确缩写、扩充句子,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资源包、微视频、学生当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考试中,我们常常会碰到扩句、缩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题目,有的同学不知道该怎样去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扩句、缩句的方法。
(一)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组句子,想请同学们观察是你们见过的那种形式。
出示例句:
(1)沙滩上有贝壳。
海边的沙滩上到处有五光十色的贝壳。
(2)患病的母亲正在注视着年轻的护士。
母亲注视护士。
(二)让学生比较两个例子有何异同,引出扩句、缩句。
(板书:扩句、缩句)
那扩句怎样扩,缩句怎样缩,结合你以往的经验来说说扩、缩句的方法好吗?指名交流。
(三)学习扩句。
1、播放视频,学习扩句方法。
2、教师引领学生提炼要点:
(1)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2)教师提醒学生扩缩句应注意的问题。
(课件出示) ● 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 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 要按题目的要求或提供的例子补充
● 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
的+名词 ;地+动词;得+形容词
3、进入扩句闯关练习。
(学生进行当堂训练)
4、进行练习反馈,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正确情况圈出笑脸数。
(四)学习缩句。
1、观看视频,学习方法。
实例1:
鲜花盛开了。
五颜六色的鲜花在花坛中盛开了。
简短的句子
修饰的成分
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1、老师批改作业。
扩句:慈祥的老师在灯光下批改作业。
2、同学们在听课。
提问:同学们在哪里怎么样地听课?扩句方法:先提问,再扩句。
提问:怎么样的老师在哪里批改作业?扩句:教室里,同学们在认真地听课。
扩句要注意些什么?
一.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二.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搭配恰当。
三.要按题目的要求扩句。
四、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
得+形容词
乐得合不拢嘴
的+名词美丽的鲜花地+动词
认真地读书3、小红做操。
1、小蜜蜂飞来飞去。
4、小明很高兴。
2、小松鼠跳。
扩句练习:
扩句:一只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扩句:可爱的小松鼠在树枝上欢快地跳。
扩句:下课了,小红在操场上做操。
扩句:小明高兴得合不拢嘴。
缩句: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缩句方法1:借助“的、地、得”。
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缩句:阳光照耀着大草原。
小明高兴得合不拢嘴。
缩句:小明高兴。
句中的“温暖的”用来修饰“阳光”的应删去。
句中的“一望无际的”用来修饰“大草原”的应删去。
句中“合不拢嘴”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缩句方法2:“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
一队队穿着整齐的少先队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雄伟壮观的长城。
缩句:少先队员参观了长城。
缩句方法3: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因为这些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一定不能删的。
海边的沙地上种着西瓜。
黄继光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他勇敢地穿过这片丛林。
缩句:沙地上种着西瓜。
缩句:胸膛堵住了枪口缩句:他穿过丛林。
缩句方法4: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缩句:小蜜蜂飞来飞去。
2、教师引领学生提炼要点:
(1)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2)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去“枝”留“干”法: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
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
●借助“的、地、得”。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
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
●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
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3、缩句练习。
(学生进行当堂训练)
4、进行练习反馈。
(五)观看微视频,学习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方法。
1、出示例句:
今天教室里来了这么多的听课老师,我们的心情怎能不紧张呢?
今天教室里来了这么多的听课老师,我们的心情很紧张。
问:这组句子的句式和意思有什么异同?标点和语气有何不同?
2、学生发言。
3、教师引入课题,板书: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
4、观看微课视频,学习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
2、引领学生归纳要点:
(1)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既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把句子整理通顺。
3、出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当堂训练。
(每种类型各一个。
)
4、进行同桌互换句子练习。
互说后在全班交流。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了扩句、缩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三项练习,相信同学们对句子的变动能掌握一定的技巧了。
以后在练习中可要细心哟!
班级: 姓名:
句 子 训 练 营
一、扩句我能行!
1、(什么样的)( )黑熊(在哪里)( )表演(怎样的)( )节目。
2、小鹿欣赏影子。
二、缩句我很棒!
1、细细的海浪轻轻地涌上金黄色的沙滩。
2、小花的脸蛋上印着两个可爱的小酒窝。
3、小朋友高兴地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三、陈述句、反问句转换我最棒!
1、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2、老师和家长这样关心我们,我们要努力学习。
3、同桌互比,谁说的最准确。
(换成陈述句或反问句) (1)这是母爱的力量。
(2)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3)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4)讲桌上的那束鲜花,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5)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细心思考。
我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