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数学二轮专题五第3讲圆锥曲线中的热点问题
高三数学二轮专题五第3讲圆锥曲线中的热点问题
第3讲
(2)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①直接法:将几何关系直接翻译成代数方程;
②定义法:满足的条件恰适合某已知曲线的定义,用待定
本 讲
系数法求方程;
栏 目
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
本 讲
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
栏 目
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
开 关
易错提醒 (1)先求出点 B 的坐标,再代入抛物线方程即可
求出参数 p 的值,从而得所求的抛物线方程;(2)假设在 y
轴上存在定点 M,使得以线段 PQ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 M, 转化为M→P·M→Q=0,从而判断点 M 是否存在.
主干知识梳理
第3讲
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本
讲
(1)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栏
目
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
开
关
个一元二次方程.若 Δ>0,则直线与椭圆相交;若 Δ=
0,则直线与椭圆相切;若 Δ<0,则直线与椭圆相离.
(2)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将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消去 y(或 x),得到一
高考真题感悟
第3讲
第3讲 圆锥曲线中的热点问题
本 【高考真题感悟】
讲 栏
目 (2012·福建)如图,等边三角形 OAB 的边长
开
关 为 8 3,且其三个顶点均在抛物线 E:x2 =2py(p>0)上. (1)求抛物线 E 的方程; (2)设动直线 l 与抛物线 E 相切于点 P,与直线 y=-1 相交 于点 Q,证明以 PQ 为直径的圆恒过 y 轴上某定点.
4.轨迹方程问题
栏 目
(1)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开 关
①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出轨迹上任一点的坐
标——解析法(坐标法).
②寻找动点与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几何关系.
③将动点与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几何关系代数化.
④化简整理方程——简化.
⑤证明所得方程为所求的轨迹方程——完成其充要性.
主干知识梳理
栏 目
即(y21+y1-2)+(1-y1)y0=0.( * )
0≠0)的 y0 恒成立,
所以1y21-+yy11=-02,=0, 解得 y1=1.
故以 PQ 为直径的圆恒过 y 轴上的定点 M(0,1).
高考真题感悟
方法二 由(1)知 y=14x2,y′=12x.
个一元方程 ax2+bx+c=0(或 ay2+by+c=0).
主干知识梳理
第3讲
①若 a≠0,当 Δ>0 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当 Δ=0 时, 直线与双曲线相切;当 Δ<0 时,直线与双曲线相离.
本
讲 ②若 a=0 时,直线与渐近线平行,与双曲线有一个交点.
栏
目 (3)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高考真题感悟
第3讲
(1)解 依题意,|OB|=8 3,∠BOy=30°.
本 讲
设 B(x,y),则 x=|OB|sin 30°=4 3,y=|OB|cos 30°=12.
栏 目
因为点 B(4 3,12)在 x2=2py 上,
开 关
所以(4 3)2=2p×12,解得 p=2.
故抛物线 E 的方程为 x2=4y.
所以 Q 为x202-x04,-1. 设 M(0,y1),令M→P·M→Q=0 对满足 y0=14x20(x0≠0)的 x0,y0 恒成立.
高考真题感悟
第3讲
由于M→P=(x0,y0-y1),M→Q=x202-x04,-1-y1,
本 讲
由M→P·M→Q=0,得x20-2 4-y0-y0y1+y1+y21=0,
以 PQ 为直径的圆为(x-1)2+y2=2,
第3讲
高考真题感悟
第3讲
交 y 轴于点 M1(0,1)、M2(0,-1);
取 x0=1,此时 P1,14,Q-32,-1,
本 讲
以 PQ 为直径的圆为x+142+y+382=16245,
栏 目 开
交 y 轴于点 M3(0,1)、M40,-74.
关
故若满足条件的点 M 存在,只能是 M(0,1).
系,“设而不求”;有关焦点弦长问题,要重视圆锥曲
本
线定义的运用,以简化运算.
讲 栏
(1)斜率为 k 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 P1(x1,y1),
目 开
P2(x2,y2),则所得弦长|P1P2|= 1+k2|x2-x1|或|P1P2|
关
= 1+k12|y2-y1|,其中求|x2-x1|与|y2-y1|时通常使用
设 P(x0,y0),则 x0≠0,y0=14x20,
本 讲
且 l 的方程为 y-y0=12x0(x-x0),
栏 目 开
即 y=12x0x-14x20.
关
由y=12x0x-14x20, 得x=x202-x04,
y=-1
y=-1.
所以 Q 为x202-x04,-1.
取 x0=2,此时 P(2,1),Q(0,-1),
开
关 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 y(或 x),得到一个一 元方程 ax2+bx+c=0(或 ay2+by+c=0). ①当 a≠0 时,用 Δ 判定,方法同上. ②当 a=0 时,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只有一个交点.
主干知识梳理 2.有关弦长问题
第3讲
有关弦长问题,应注意运用弦长公式及根与系数的关
以下证明点 M(0,1)就是所要求的点.
因为M→P=(x0,y0-1),M→Q=x022-x04,-2, 所以M→P·M→Q=x20-2 4-2y0+2=2y0-2-2y0+2=0.
故以 PQ 为直径的圆恒过 y 轴上的定点 M(0,1).
高考真题感悟
第3讲
考题分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性质、圆的性质、直
根与系数的关系,即作如下变形:
|x2-x1|= x1+x22-4x1x2, |y2-y1|= y1+y22-4y1y2.
(2)当斜率 k 不存在时,可求出交点坐标,直接运算(利
用两点间距离公式).
主干知识梳理
第3讲
3.弦的中点问题
有关弦的中点问题,应灵活运用“点差法”,“设而不
求法”来简化运算.
本 讲
高考真题感悟
第3讲
(2)证明 方法一 由(1)知 y=14x2,y′=12x.
设 P(x0,y0),则 x0≠0,y0=14x20,且 l 的方程为
本 讲 栏
y-y0=12x0(x-x0),即 y=12x0x-14x02.
目 开 关
由y=12x0x-14x20, 得x=x202-x04,
y=-1
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