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化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生化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生化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一、目的
有效的指导生化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二、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化指标检测的标本采集,接收及保存。

三、职责
1、血液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告知病人标本采集前的准备条件,要求及注意事项(如禁食、禁水等);检验人员有义务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中的各种问题并向临床提供检验项目,标本采集的类型、血量、保存条件、注意事项、生物参考区间、临床意义等,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和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准备。

2、血液标本的运送应由患者亲自或临床卫生员运送。

运送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防止容器破裂、遗漏等现象。

3、检验后血液标本有检验人员或检验科卫生员按相关程序文件进行处理。

四、工作程序
1、采血前的准备
1.1 首先确认患者姓名,并将姓名和编号写在贮血容器上。

安慰患者,努力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尽可能保证每次采血都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即患者处于休息状态,并且在早餐前采血(急诊除外)。

1.2 准备好采集标本所用的容器备用。

1.3 注意某些药物或生理状况的影响,并向患者讲清楚。

生理状况如怀孕、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等。

2、采血的技术要点
2.1 患者要求
采血时患者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痉挛,尽可能保证每次采血都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即患者处于休息状态,并且在早餐前采血(急诊除外)。

2.2 部位
绝大多数检测均应使用静脉血,采血不能与静脉输液同侧。

2.3 采血人员
应技术熟练,一针见血,以防止组织损伤和溶血进。

样品采集过程中,对所使用的采集材料应妥善处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合格的材料,使用前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安全;采血人员对所采集的标本应作好登记工作,并签名。

2.4 标本放置时间
标本要求在2小时内送检,这对某些检测很重要,如血糖测定及胆红素测定放置时间较长时即可导致结果改变。

2.5 容器
标本采集应用真空采血管或洁净的干燥试管,血与促凝剂在试管中需颠倒混匀几次,但要避免用力振摇。

使用的商品采血试管应保存在-20℃,试管使用前充分融化促凝剂。

3、申请单的填写
3.1 临床医生:应完整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字迹必须清楚,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科别、床号、病案号、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采集标本日期和时间、申请检查的实验项目、接收标本日期和时间及特殊说明如应用的药物等。

3.2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申请单所需检验项目,做好患者准备和标本采集。

3.3 检验人员:必须等收到临床医生书面或电子打印的检验申请单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

3.4 检验申请单及检验结果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4、血液标本的处理
4.1 血液标本的接收
4.1.1 检验申请单应清楚填写下列内容:病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科别、床号、病案号、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应用的药物(必要时)、采集标本日
期和时间、实验室接收日期和时间及申请检查的实验项目。

4.1.2 血液标本容器标识应与检验申请单的内容完全一致。

4.1.3 血液标本种类、血量符合所申请实验的要求。

4.1.4 血液及时送检并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4.1.5 收集血液标本的容器、收集的过程符合实验要求。

4.1.6 合格的血液标本接收时,应对所接收的标本进行登记,包括标本的姓名、科室、标本的类别、检验项目及接收标本的日期和时间。

4.2 血液标本的拒收
4.2.1 实验申请单(化验报告单)填写的内容与标本容器标签填写的内容不一致。

4.2.2 血液标本在25℃下放置超过4小时送检。

4.2.3 标本量不符合标准。

4.2.4 容器有破裂现象,标本外溅等。

4.2.5 标本严重溶血影响测定结果。

4.3血液标本的保存
不能及时测定的标本在低温避光保存且要求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检测。

测定完已发报告单的标本应低温保存至少一星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