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员工在公司应有的礼仪员工于公司内应有的礼仪概述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于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且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壹个人来说,礼仪是壹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于表现,对壹个社会来说,礼仪是壹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壹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见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见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和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于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于“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壹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于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壹,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壹。
服装和举止壹、员工必须仪表端庄、整洁1.头发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
2.指甲不能太长,应经常注意修剪。
女员工涂指甲油要尽量用淡色。
3.胡子:出特意蓄须外,胡子不能太长,应经常修剪。
4.口腔:保持清洁,上班前、拜访客户前不能喝酒或吃有异味的食品。
5.女员工化妆应给人清新的印象,不宜浓妆艳抹,不宜用气味浓烈的香水。
二、工作场所的服装应清洁、方便、不追求修饰1.衬衫:领子和袖口不得有污秽。
2.领带:应注意和西装、衬衫的颜色相配。
不得肮脏、破损或歪斜松弛。
3.鞋子:应保持清洁,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办公室内不得穿带钉子的皮鞋或球鞋、旅游鞋。
三、于工作场所员工应保持优雅的举止和姿态1.站姿:俩脚脚跟着地,腰背挺直,俩臂自然,不耸肩,身体重心于俩脚中间。
2.坐姿:应尽量端正,双腿平行放好,不得傲慢地向前伸。
移动位置时,应先把椅子就位,然后再落坐。
3.出入房间的礼貌:进入房间,要轻轻敲门,听到应答再进。
进门后,回手关门不能大力、粗暴。
进入房间后,如对方正于讲话,要稍等静候,不要中途插话,如有急事要打断说话,要准时机,且且说:"对不起,打扰壹下……"。
4.递交文件时,要正面、文字朝向对方;递交钢笔时,要把笔尖朝向自己;递交刀剪刀等利器,应把刀尖朝向自己。
5.于走廊里要放轻脚步,不能边走边大肆谈笑,更不得唱歌或吹口哨等。
遇到上司或客户要礼让,不能抢行。
电话的接听要求于商务交往中,接打电话实际是于为通话者所于单位和通话者本人绘制壹幅重要的电话形象。
它体现出个人的素质、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通话者所于单位的整体水平。
壹、打电话礼仪讲话应简捷、明了、清晰、柔和,嘴和话筒之间要保持3厘米左右的距离。
应遵循"通话三分钟"原则,三言俩语尽快把事情说完。
打电话时,每个人开口所讲的第壹句话,均事关自己给对方的第壹印象,所以应当慎之又慎。
于通话时,若电话中途中断,按礼节应由打电话者再拨壹次。
拨通以后,须稍作解释,以免对方生疑,以为是打电话者不高兴挂断的。
通话结束前,应道"再见"。
按照惯例,电话应由拨电话者挂断。
挂断电话时,应轻放话筒。
二、接电话礼仪电话铃声响起三声之内,应立即接起电话。
于商务交往中,接电话时所讲的第壹句话应是问候语加上单位名称:"你好!华源公司"接电话时不允许出现"喂,喂"或者"你找谁?"等非商务用语。
特别不允许壹开口就毫不客气地查问对方"你找谁","你是谁","你是哪儿",或者"你有什么事?"通话中不得对着话筒打哈欠、吃东西,也不要同时和他人闲聊。
结束通话时,应认真道别。
而且要恭候对方先放下电话。
遇上不相识的人打起电话没完,非得让其"适可而止"时,说得应当委婉、含蓄,不要让对方难堪。
比如不宜说"你说完了没有?我仍有别的事呢。
",而应当讲"好吧,我不占用您的时间了"。
接电话时,被找的人如果就于身边,应告诉打电话者:"请稍等",然后立即转交(转接)电话。
如果对方认错了人,应马上告之,不得将错就错,乱开玩笑,更不得因懒于转告而随意向对方说"人不于",或大声喊叫"某人找某某人"。
倘若被找的人外出或于洗手间,应回答"他暂时不于座位上,如果需要转告请留下您的电话"。
如果找领导,领导不于,不可随意报出领导于哪,切不可说"他于总经理处"或"他到某某公司去了"。
代接电话时,对方如有留言,应当场用纸笔记录。
之后复述壹遍,以免有误。
且告诉对方会及时转告。
例如:"我再重复壹遍,您见对不对……。
好的,等他回来我立即转告他。
"代接电话的留言最好作记录,然后放到关联人员的桌子上,以免遗忘造成失误。
对不指明的电话,判断自己不能处理时,可坦白告诉对方,且马上将电话交给能够处理的人。
于转交前,应先把对方所谈内容简明扼要告诉接收人。
如果分机转接出错,应告知对方:"抱歉,×××不是这个号码,他(她)的分机号码是**,我先帮您转接,如果没转过去请您再重新拨**号码,请稍等。
"然后迅速将电话转接到正确的分机上。
如果遇到对方拨错号码时,不可大声怒斥,或用力挂断电话,应礼貌告知对方。
如果是自己拨错了号码,应马上向对方表示歉意。
工作中的礼节和道德1.不要将您的工作和个人生活混于壹起。
如果您必须于工作中处理私人事情,要留到中午吃饭时,不要于您工作时安排朋友到您的办公室中来拜访您。
2.不要滥用您有权利使用的东西。
例如,传真机、抬头信纸和其他办公用品只是办公用的。
您的费用帐户只是用于办公费用,不是用于家庭和个人支出。
3.不要把各种情绪带到办公室里,尤其是情绪不好时。
您会控制不住且和别人发生冲突的。
每个人均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但办公室里是不允许这样的。
4.不要把粗俗的话带到办公室里。
5.不要于办公室里大哭、大叫或做其他感情冲动的事。
如果实于忍不住悲伤,离开办公室,关上门或到休息室里去,等情绪好了再说。
如果您控制不住愤怒,也采取这个办法,深呼吸或做些其他放松的事情。
6.不要不打招呼就突然闯到别人的办公室里。
先打电话或面对面约壹下。
打断别人的谈话,希望他能停下来且注意自己是很不礼貌的。
7.不要抱怨、发牢骚或讲那些不该讲的故事。
8.不要将办公室搞得乱糟糟。
抓紧时间于每天下班前将能做的事情整理好,或至少将要放于壹边的工作简单整理壹下。
接待客户的礼仪1.有客户来访,应马上起来接待,且让座。
2. 2.来客多时以序进行,不能先接待熟悉客户。
3. 3.接待客户时应主动、热情、大方、微笑。
4. 4.对每壹位来访的客人均应让座且倒上壹杯温水。
5. 5.客人落座前主人不应先坐下,当客人告辞时,主人应送到门口或电梯口。
讲话时目光应停留于对方双眼至前额的三角区域,使对方感到被关注。
6.(三)引见时的礼仪7.到办公室来的客人和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
于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于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
于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能够随机讲壹些得体的话或介绍壹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8.于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
进入房间后,应先向房里的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
介绍的顺序壹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
9.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握手的礼仪1.正确的握手要迅捷,握手的瞬间应有力度且充满热情。
2.于握手的同时要目光直视对方。
3.握手的先后顺序:如果对方是长者、贵宾,或是女士,那么最好先等对方伸出手来,再和之握手。
女士不伸手无握手之意,男士点头、鞠躬致意即可。
和许多人同时握手时,要顺其自然,不交叉握手。
最有礼貌的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后男士。
4.当长者、贵宾向你伸手出来时,你最好快步趋前,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身体能够微微向前倾,这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5.握手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壹般控制于3秒钟之内。
男士和女士握手,时间要短壹些,用力要轻壹些,壹般应握女士的手指。
握手时要专注,避免目光他顾,心不于焉,也不应该目光下垂。
6.握手前,男子应脱下手套,摘下帽子。
女子的戒指如果戴于手套外边,可不脱,否则也应脱下手套和人握手。
按国际惯例,身穿军服的军人能够戴手套和人握手。
伸出去的手最好不要是湿的或脏的,否则会给对方以不舒服、不愉快的感觉。
7.握手时壹定要用右手(除非右手受伤),用左手和人握手是不合适的。
于特殊情况下用左手和人握手应当说明或者道歉。
赴宴和用餐1.赴宴前的准备赴宴前,应注意仪表整洁、穿戴大方,忌满脸倦容或壹身灰尘。
注意鞋子是否干净、光亮,袜子是否有臭味,以免临时尴尬;赴宴要遵守约定的时间,既不要太早,显得急于进餐,也不能迟到。
最好事先探询壹下,可依据请柬注明的时间,稍微提前壹点。
如果和主人关系密切,则不妨早点到达,以帮助主人招待宾客,或做些准备工作;抵达宴请地点时,首先跟主人握手、问候致意。
对其他客人,无论相识和否,均应微笑,点头致意,或握手寒暄,互致问候;对长辈老人,要主动让座请安;对小孩则应多加关照。
万壹迟到,于你坐下之前,应先向所有客人说抱歉。
2.就座应请女士先入座,可帮女士拉出座椅,待将要就座时把椅子向前轻推;就座后,坐姿应端正,但不僵硬;不要用手托腮或双臂肘放于桌上;不要随意摆弄餐具和餐巾,避免壹些不合礼仪的举止体态,如:随意摘掉领带、卷起衣袖、说话时比比划划、频频离席、头枕椅背打哈欠、伸懒腰、揉眼睛、搔头发等。
3.用餐请别人帮你传递东西时,要经常说"请"和"谢谢";如果嘴里已有食物就不要再喝饮料或酒;不要于饭店里擦拭餐桌上的器皿。
如果发现桌上的餐具不干净,应招呼侍者更换干净的餐具;夹壹块吃壹块,之后再夹另壹块。
女士用餐之前不宜涂太多的口红,于杯子或银器的边缘沾上口红很不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