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题一、电子邮件1、电子邮件特点答:方便迅捷、费用低廉、功能齐全、传输信息量大2、电子邮件服务的工作过程答:1、发送方将写好的邮件发送到对方的邮件服务器中2、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接受用户送来的邮件,并根据收件人地址发送到对方的邮件服务器中3、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接受发送来的邮件,并根据收件人地址分发到相应的电子邮箱中4、接受方可以在任何时间或地点从自己的邮件服务器中读取邮件,并对他们进行处理。
3、电子邮件系统的功能答:1、创建于发送电子邮件2、接受、阅读与管理电子邮件3、账号、邮箱与通信簿管理4、发送邮件使用的协议?读取邮件使用的协议?答:发送邮件: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读取邮件:POP3或IMAP5、电子邮件的格式?答:电子邮件包括邮件头和邮件体。
6、电子邮件的工作模式?答: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二、远程登陆服务1、远程登陆:是指使用telnet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
2、远程登陆协议?答:telnet协议和Rlogin协议3、远程登陆的工作原理答:远程登陆过程中,用户的实终端采用用户终端的格式与本地Telnet客户机进程通信,通过NVT格式传输到远程主机,远程主机采用远程系统的格式与远程Telnet服务进行通信。
4、远程登陆具备的条件?答:1、用户的计算机要有Telnet应用软件2、在远程计算机上有自己的用户账号5、远程登陆的工作模式?答: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三、文件传输服务1、文件传输服务使用的协议?答:文件传输协议(FTP)2、文件传输服务的的工作工程?答:1、访问FTP服务器前先进行登录,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2、登录成功后可以访问FTP服务器,并对授权的文件进行查看与传输。
3、文件从FTP服务器传输到客户机的过程称为下载,文件从客户机传输到服务器的过程称为上传。
3、按使用的用户账号分,FTP服务可以分为哪些?答:普通FTP与匿名FTP4、常用的FTP客户端程序的类型?答:传统的FTP命令行、浏览器、FTP下载工具。
5、匿名FTP服务的实质?答:实质是提供服务的机构在它的FTP服务器上建立一个公开账号,并赋予该账号访问公共目录的权限。
6、文件传输服务的工作模式?答: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四、WWW服务1、www服务的特点?答:1、以超文本方式组织网络多媒体信息2、可以在世界访问内任意查找、检索、浏览和添加信息3、提供生动直观、易于使用、统一的图形用户界面4、站点之间可以互相连接,可以提供信息查找和漫游的透明访问5、可访问图像、声音、视频与文本信息。
2、www的工作方式?答:客户机/服务器模式3、主页的基本元素?答:文本、超链接、表格、图像等4、列出常见的浏览器?答: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Mozilla的火狐Firefox、遨游Maxthon、网景公司的Navigator、腾讯的TT等浏览器5、www是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和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为基础6、www是以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来定位网页。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名称解释1.系统软件:为管理和维护计算机本身所用的程序2.操作系统: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是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用户的中介3.网络:由功能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讯介质和通讯设备连接起来,在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4.拓扑结构:网络的几何形状5.DTE: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的出发点和目的地6.DCE:数据通讯设备,为用户设备提供入网的连接点7.信息:是对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某种认识8.数据:是事件的表现形式9.带宽:信号的贷款是指它的频谱宽度,在实际应用中,频谱宽度被认为是信号能量比较集中的那样一个频率范围10.分布式网络:网络中不存在一个处理的控制中心,网络中的任一结点至少和另外两个结点想连接,信息从一个结点到另一个结点,可能存在多条路径。
11.集中式网络:网络中的控制功能高度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结点中,所有信息流都必须经过这些结点之一。
12.数据通讯的三个阶段:链路建立、数据传输、结束阶段13.异步传输:每发送一个字符其开头都带一位起始位,以便在每一个字符开始时接收端和发送端同步一次14.同步传输:在每块数据(帧)的开头设置专门的同步字符,它可以是一个字符或多个字符,然后要求发送端和接收端在该帧传输的过程中保持同步15.多路复用:一条信道传输多路信号16.频分多路复用(FDM):将信号调制在不同的频率上,从而在同一介质上实现同时传输多路信号17.时分多路复用(TDM):将多路信号按一定的时间间隔相间传送,实现在一条信道传输多路信号18.集中器:把统计时分多路复用和存储转发技术结合起来。
控制器扫描每一个输入缓冲器,当某一缓冲器有数据时,就给该数据附加一个地址头信息,并把它放到发送缓冲队列中去,当线路有空时,再依次把它们发送出去19.网络体系结构:规定了网络的分层结构,以及每一层的协议20.网络协议:是通信双方为了实现通信所进行的约定或对话规则,由语义、语法、时序组成21.数据报:在这种传输方式中,网络层从传输层接受报文并拆分为分组,把每一个分组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传送。
22.虚电路: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通信之前,先建立一条网络连接,即虚电路。
以后的每一个分组,都通过这条虚电路传送23.电路交换:它是在源结点和目标结点之间建立一条物理通道引导信息从源站到达预定的目的站24.报文交换:是存储转发的一种,在每个结点为每一条线路设置发送排队栈,发送端把目的地址并入信息中,中间结点根据目的地址选择一条通道,把信息存储在相应通道的发送缓冲区中,等待转发,一个结点一个结点转发下去,最终到达目的端25.分组交换(包交换):在原理上类似于报文交换。
对于一个较长的信息,分为若干独立的段,一次发送一段,这样的段成为“包”或“分组”。
在目的端把所有的分组组装成原来的报文26.局域网: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利用通信线路将众多计算机和外设连接起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27.拥塞:指的是在包交换网络中由于传送的包数目太多,而存储转发结点的资源有限造成网络传输性能下降的情况28.流量控制:指的是在一条通道上控制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数据的数量和速度使其不超过接收端所能承受的能力29.直接存储转发死锁:相邻两个IMP的缓冲区都被各处发往对方的数据包所占满,这时这两个IMP既不能收也不能发,称为直接存储转发死锁30.间接存储转发死锁:在环形结构中,每个IMP被发往下一个IMP的数据包所占满,这时这些IMP既不能收也不能发,称为间接存储转发死锁31.重装死锁:IMP的缓冲区被许多未齐全的报文所占满,IMP既不能收也不能发,造成的死锁称为重装死锁32.路径选择:是指报文分组交换网中,每个结点具有自动选择最佳传输路径的能力33.网络互连:是指LAN-LAN、LAN-WAN、WAN-WAN、LAN-HOST之间的连通性和互操作性34.网络操作系统:就是在原来的各自操作系统上,按照网络体系结构的各个协议标准进行开发,使之包括网络功能的操作系统。
35.主动攻击:攻击者对连接中通过的PDU进行各种处理,如更改、删除、延时这些PDU36.端到端加密: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中对传送的PDU进行加密和解密。
37.链路加密:只在在每条通信链路上的加密方式38.防火墙:在内网和外网之间的安全屏障,用以保护用户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的设备39.数据包过滤:在内部与外部的主机之间,按照自己站点的安全策略允许或阻止某些类型的数据包通过40.代理服务:位于外部网和内部网之间,代理在幕后处理所有用户和因特网服务之间的通信以代替相互间的直接交谈。
41.数字签名:利用一套规则和一个参数对数据进行计算所得的结果,用此结果能够确认签名者的身份和数据的完整性42.对称密钥密码体系:一个加密系统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者虽不相同,但可以由其中一个推到出另一个43.非对称密钥密码体系(公开密码密钥体系):系统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分开,加密和解密分别由两个密钥来实现,并使得由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钥在计算机上是不可行的44.性能管理:对网络性能的管理,做到对网络的特性、资源利用率和有关通信活动进行分析,以帮助网络管理人员评价网络资源及相关的通信活动的情况和效率。
45.故障管理:对网络设备和服务器故障进行检测、诊断、故障排除、维修和报告。
46.配置管理:初始化网络并配置网络,以使其提供网络服务。
47.计费管理:负责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目的是控制和检测网络操作的费用与代价。
48.超文本:在文本中包含了与其他文本的链接,这是它的最大优点:无序性49.超媒体:用户不仅能从一个文本跳到另一个文本,而且可以激活一段声音、显示一个图形,甚至可以播放一段动画50.WWW:是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为基础,提供面向Internet服务、具有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51.主页:指个人或机构的基本信息页面,用户通过主页可以访问有关的信息资源。
52.浏览器:WWW的客户程序,它是用来浏览Internet上的主页的软件53.电子公告牌: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常见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答:1、若干主机2、通信子网3、协议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答:1、模拟信号是连续的物理量,数字信号是离散的物理量2、模拟信号容易受到干扰而失真,数字信号受到一定干扰后可恢复。
3、DCE与DTE的区别答:1、DCE数据通信设备,DTE数据终端设备2、DCE负责传输数据,DTE负责数据的处理4、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区别答:异步传输:每发送一个字符其开头都带一位起始位,以便在每一个字符开始时接收端和发送端同步一次同步传输:在每块数据(帧)的开头设置专门的同步字符,它可以是一个字符或多个字符,然后要求发送端和接收端在该帧传输的过程中保持同步5、块校验的基本思想:答: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后加上一个奇偶检验位,发送完所有块信息后,再发送一个块校验码,接收端在接收到字符块及其校验码后进行检查,根据一个字符的奇偶校验和字符块的块校验码,查出一个错误的确切位置,并自动纠正。
6、CRC校验码的基本思想:答:要发送长度为k位的信息,发送端根据预定的校验生成器生成n位二进制序列,使得合成k+n位的信息,接收端收到k+n位的信息用预定的校验序列去除,除尽则无错误,除不尽则有错误产生。
7、hamming码的基本思想答:如果要发送的长度为m,发送端向发送的数据中插入r位校验码,(r+m≤2r-1)插入到序号数是2n的地方,形成m+r位的数据,为了检测有无错误以及哪一位出错,接受端设置一个计数器,其初值为了0,如果相应位出错,计数器增加,最后计数器的值为0,表示没有错,否则相应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