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流程管理规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生产流程管理制度
(试行)
一、总体思想
能够对具体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实现有效的控制
二、基本原则
1、责任到人
对生产流程有效地进行层级分解,最终责任到人。
2、全过程动态管理
实现对生产流程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管理。
3、生产程序标准化
对生产实行标准化的程序管理,尽可能地降低人为的影响。
三、开车之前
1、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
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通过标准的格式向生产技术部签署要求开车的指令。
2、总工程师
生产技术部根据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签署的开车指令,请示总工,要求明确本次开车所应该具备的条件。
要以标准表格的形式明确本次开车所需要的设备、安全、人员、材料和车间协调等条件,并且由总工程师签字确认。
同时总工程师还要以标准的格式签字确认巡查制度过程控制方案、停车条件和停车步骤等。
3、生产技术部主任
生产技术部根据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的开车指令和总工程师的开车指令,由生产技术部主任按照标准的格式,向各个车间主任下达要求开车的指令,并明确各个车间应该达到的开车条件。
各个车间主任要签收具体的指令。
同时,将总工程师签发的巡查制度、过程控制方案、停车条件和停车步骤等标准格式文件交给各个车间签收。
对于各个车间的签收通知回执,生产技术部要进行存档。
4、车间主任
各车间主任要按照生产技术部下达的开车指令,检查本车间是否具备了开车条件。
1)原材料
根据相关局面指令,向仓储部门要求调用原材料。
检查原材料是否准备到位。
要通过表格的形式,反应每种原材料的数量、质量等情况并由责任人签字确认。
原材料要有分析室签字确认的检验报告。
2)设备
检查设备是否达到开车状态。
经通过表格的形式,反应单个的设备状态,并由责任人签字确认。
3)安全
确定开车所需要的安全准备,检验是否达到安全的要求,要逐项检验,并由相关责任人签字验收。
4)人员
根据开车要求,确定本次开车所需要的人员,包括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要具体到每个岗位。
根据生产要求和人员善,确定班次。
班次和人员的安排以符合生产的要求为标准。
车间主任要按照标准的格式签字确认每个到岗的工人符合开车所需要的素质要求。
坚决杜绝不合格人员上岗,或事先未经培训的人员上岗。
否则车间主任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如果人员有缺口,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培训之后要进行相关考核,考核合格以后方能上岗。
5)车间协调
本开车所需要的其他车间的协调是否准备到位。
每个车间都必须有其他车间的明确的协调指令记录,并且明确到相关的责任人。
6)质量控制
确认质量标准是否明确,和质量控制方案是否准备到位。
5、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和车间主任要按照标准格式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6、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和车间主任要按照标准格式签署同意开车的文件
四、生产过程中
1、严格地巡查
要严格遵守生产过程巡查制度。
巡查人员包括总工程师、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生产技术部部长、车间主任、班组长等。
要明确每次巡查人员的素质要
求和巡查频率,各车间要建立生产巡查人员签到薄,巡查人员每次巡查都要签署巡查记录。
2、生产员工要严格按照既定规程作业
生产员工要严格按照既定岗位操作规程作业,包括操作步骤、标准等。
对于没有授权的操作,如果操作工觉得根据实际情况确有需要,必须请示上级主管,得到明确的指令以后方可具体实施。
严禁擅自动用自身岗位以外的设备。
在岗员工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包括上厕所等私事,如果确实有需要,必须向当班的上级主管、班长请示,得到同意后方可短暂离开,但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迅速返回岗位。
同时,对在其离岗期间生产发生的意外,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严格做好过程记录
每个岗位都要做具体的操作记录。
记录要能够体现出操作工是否已经完成了既定的生产流程。
每个车间每天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全天运行情况记录。
生产技术部每天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整体运行情况记录。
制定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4、车间协调
注意做好各车间之间的协调工作,要有车间之间的协调指令记录。
5、质量管理
要按照既定的质量控制方案,及时做好质量的阶段记录。
6、意外处理
发生意外时要及时向在岗的上级主管请示、汇报。
如果发生较大的意外,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总工程师,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生产技术部主任和车间主任。
五、停车
1、停车条件
主车间在岗负责人必须要将本次生产实际状况,对照事先既定的停车条件,确认是否可以停车。
确认可以停车后,要以书面的形式,或记录的形式向相关岗位操作工发出停车指令。
主车间相关操作工接到停车指令以后,要向其他相关车间发出停车指令。
其他车间要有指令记录。
各个车间只有在接到明确的停车指令以后才能够停止相关生产运作。
各个车间的停车要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工不得擅自作出任何调整,如果遇到实际情况确有需要调整,必须向上级主管请示,在得到明确的指令以后,才可以据以调整,并做好相关记录。
2、质量检验
停车以后,主车间和化验室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
分析室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出具本次开车全过程完整的质量报告。
3、开车总结
本次开车各个流程的车间主作任要以书面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按照相对比较规范的格式总结本次开车的经验、不足和相关注意事项。
生产技术部主任要根据各个车间主任的总结报告,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形成一份完成的开车全过程报告,报送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和总工程师,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和总工程师要签阅,并做出明确的总结评语,然后由生产技术部主任制定各个车间的学习方案并付诸实施,形式不限定,但一定要有学习记录和具体的改进方案,并报送总工程师和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确认。
该程序可以反复,直到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案,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应用经验。
4、意外处理
发生意外时要及时向在岗的上级主管请示、汇报。
如果发生较大的意外,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总工程师、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生产技术部主任和车间主任。
附则:
1、对于没有严格按照既定的生产流程所造成的损失,必须要按照相关制度严肃追究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2、每个车间的流程管理制度,另外具体规定。
3、每个产品的生产流程管理,另外具体规定。
4、本制度由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并报经公司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由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和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