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使用成语教学案

正确使用成语教学案

正确使用成语学案【考点解说】全国中考试题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根据具体的语境意义写出成语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

【题型分析】全国中考试题中的成语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成语和释义等搭配有误的一项;选出对成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选出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选出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选出语段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或两项。

②填空题:填字将成语补充完整;以一个成语的四个字为开头各写一个与其意思相近的成语;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要求填写相应的成语;根据相关提示在语段中填写成语;在语段中用相关的成语替换画线文字。

③简答题:简要评说借用成语制作的广告词。

【解题策略】为了在考试中做到万无一失,我们首先应做个有心人,建立常用成语正误档案,把课内学到的、课外看到的常用成语进行正误归类,有时间拿出来看看,加深记忆,强化积累。

其次,应理解成语误用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点:1、褒贬不当。

成语一般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如: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认为他们死得其所....。

【解析】““死得其所”意思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含有褒义。

这个成语用在句中,色彩不当。

2、不辨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形容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运用错误。

如:①小徐是我童年时代青梅竹马....的朋友,当年我们如亲兄弟一般天天在一起玩。

②翘首西望,海面上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解析】“青梅竹马”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只能用于男女儿童之间的关系感情,不能用于小男孩之间或小女孩之间。

“巧夺天工”指人工制作的精巧胜过天然。

“苍山”“洱海”是自然景观。

不是人工景观,故不能用。

3、不明词义。

成语的意思具有整体性,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思与句子语义相悖。

如:①有的同学写得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从中吸取教训。

【解析】“文不加点”常被错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不足为训”常被错误理解为不值得训斥、责备。

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不值得作为典范和规则。

训,典范、规则。

不明词义的结果,就会望文生义,导致答题失误。

4、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上谦辞,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对人。

如果辨析不清,就会误用。

如:①您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②李校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纷纷对教改畅所欲言。

【解析】“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使自己非常荣幸。

本是谦辞,在句中当敬辞用了。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在句中当成敬辞用了。

5、不合逻辑。

指由于运用成语时,不能前后兼顾,造成语义重复或前后矛盾。

如:①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②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先哲用他们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察,对人生万象的感悟。

【解析】“难言之隐”意思是难以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与“苦衷”语意有重复。

“讳莫如深”意思是紧紧隐瞒,与“道出”相矛盾。

6、形似混淆。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字形相近,使用时极易混淆。

如:①“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 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②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 多含轻视意)的意思,却容易被误解为“不以为意”(不放在心里)。

【专项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砂石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B.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他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B.从太空回眸我们这颗生存的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

C.林昭曾说:“我们的血是再鲜艳不过,而且是再灿烂不过的墨水,人世间其他一切墨水在这样的墨水面前统统都不免黯然失色....。

D.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首当其冲....。

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 B.运筹帷幄 C.首当其冲 D.栋梁之材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B.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C.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终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7、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

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

在这里,有的报国志,也有的故乡情;有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A.窗前明月怒发冲冠草长莺飞B.怒发冲冠窗前明月草长莺飞C.怒发冲冠草长莺飞窗前明月D.草长莺飞窗前明月怒发冲冠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C.某旅游景点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与“水立方”虽出自不同设计师之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附: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㈠色彩易错重整旗鼓: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只作褒义,不能用作贬义。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

褒义用“殚精竭虑”。

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多用于贬义。

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改内容,含贬义。

狗尾续貂: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中性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纯熟的地步,易误用为贬义词。

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贬义趋之若骛: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正当的利益,贬义。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词,常被错用于表示人多的情景。

上行下效:上面的或上辈的怎么做,下面的或下辈的就学着怎么做(多指干坏事)。

含贬义义无返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用于毫不犹豫地干坏事。

溢美之词:过于赞美的言辞。

常误用作褒义。

弹冠相庆:贬义。

常被用于中性的互相庆贺。

面目全费:贬义,指事物的样子变得更糟糕。

振振有辞: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大,权势大。

多含贬义半斤八两:彼此一样,不分上下。

贬义词。

㈡望文生义导致误用哀兵必胜:哀兵。

悲愤的军队,不能理解为“悲伤的额军队”不刊之论: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精当,无懈可击。

“刊”,不能误解为“刊发”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差强人意: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常被错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

“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典范和规则,常被错误理解为不值得训斥、责备。

训,典范、规则。

学而不厌:厌,满足,而不是“厌倦”。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常被误解为衣服不合身。

㈢歉敬易错鼎力相助:大力帮助,只能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绵薄之力谦辞,指自己微薄的能力。

抛砖引玉: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只用于自歉。

虚怀若谷:敬辞,形容非常谦虚,能采纳别人的意见。

可以表示对别人的敬意,只能对他人。

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出自自己之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