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营养素
目录
1
2 3 4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碳水化合物的摄取与食物来源
1、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碳水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之间的比例同水一样(2:1)。因此叫 做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与蛋白质、脂肪一起被称为“三大营养素”。
单糖
葡萄糖:是单糖中最重要的一种,水果中最丰富。 果糖 :是最甜的一种,是蔗糖的1.75倍,水果、蜂蜜中。 半乳糖:不能单独存在,是乳糖分解的产物,甜度彽于葡萄糖和果糖。
LOGO
三大营养素
三大营养素是什么?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从外界环 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人体必需的 营养物质。
碳水化 合物
脂类
蛋白质
一、蛋白质
蛋白质
蛋白质为什么重要?
蛋白质是化学结构复杂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之一。 • 身体中各种组织(肌肉、骨骼、皮肤、神 经、内脏等)都含有蛋白质。 • 它是生长的物质基础,是酶的主要成分。 • 人体的20%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 没有生命。
(2)成人蛋白缺乏: 劳动能力下降,精力下降;食欲先增后降,尿量 先增后减;抵抗力下降;男性性欲下降,女性月 经不调,严重者闭经;易发生皮肤感染,伤口愈 合慢。
二、脂类
目录
什么是脂类? 脂类的组成和分类?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脂类的生理功能? 脂类的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1、脂类是什么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 水。 正常人体内,按体重计算,脂类为14%-19%,肥 胖者达30%以上。
3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重要)
1、构成和修 复机体组强。
2、调节生理功 能: 渗透压和酸碱平 衡、酶、激素、 抗体的原料、运 输工具的原料。
3、氧化供能:
一般成人每日 约有18%的能 量来自蛋白质。
4
5、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6、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 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 主,成人蛋白质推荐 摄入量1.16g/kg每日; 以正常成年人体重计 算,约75g/日。
水果、蔬菜:每天适量摄食,外皮可食者最好连皮一起吃。加工越精细
的食物,膳食纤维 素含量越低,反之越高 建议膳食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为占总能量的55%-65%
5、血糖生成指数GI
血糖指数:餐后不同食物血糖耐量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耐量面积之比
。
6、三大供能营养素的特点
Thank You
2.2脂肪:
又称为中性脂肪。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故称甘油三酯,约 占食物中脂类的95%。
脂肪(可变) 类脂(固定)
磷脂
具体成份:卵 磷脂(促进婴 幼儿脑发育)、 脑磷脂、神经
糖脂
固醇
1、动物固醇(只 在动物中有胆固醇) 2、植物固醇(谷 固醇、豆固醇)
具体成份: 脑苷脂、 神经苷脂
薳磷酯
糖度:果糖170>蔗糖100>葡萄糖50,山梨醇50>乳糖20.
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供给能量:它是生命活动和生产劳动力源泉,脑细胞活动的唯一动
力是葡萄糖,而碳 水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碳水化合 物的生理 功能
建筑材料:所有神经组织和细胞都含有碳水化合物。
保护肝脏:肝脏内糖原充足时,对酒精等有解毒能力。 抗生酮体作用:当碳水不足时机体从脂肪获取能量,当脂肪氧化
必需脂肪 酸的功能
参与胆固醇代谢
参与动物精子形成
维护视力:α-亚麻酸、DHA
5、脂类的食物来源及参考摄入量
植物油类(植物来源脂肪≧总脂肪50%) 油料作物种子 动物性食物(胆固醇)
食物来源
参考摄入量:烹调油25-30g(膳食脂肪共50g) 注意: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体内胆固醇来自食物和人体合成两个途径。
2、脂类的分类
2.1脂肪酸的分类
α-亚麻酸:n-3系列,是DHA(促进智力、视力发育)、EPA(调节血脂)前体
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n-6系列、花生四烯酸的前体 危害:肥胖、代谢、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来源:天然食物29%、加工食物71% 反式脂肪酸 名称:人造奶油/黄油、植脂末、代可可脂、起酥油 标注:含量不超过0.3g/100g,可标注为0
2
3、不完全蛋白 质:既不能维 持生命,也不 能促进生长发 育
(根据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比例,以及对维持健康、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来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 但主要在小肠。 蛋白质经过小肠腔内的消化,被水解为 可被吸收的氨基酸,和氨基酸小肽,通 过肠黏膜细胞进入肝门静脉而被运送到 肝脏和其他组织或器官被利用。
一种蛋白质分子结构
• 蛋白质是人体氮的唯一来源(氮折算系数: 1gN=6.25g蛋白质)!
蛋白质目录
蛋白质 的基本 单位
蛋白质 的分类
蛋白质 的消化、 吸收
蛋白质 的生理 功能
蛋白质 的主要 食物来 源
蛋白质 的推荐 摄入量
了解
掌握
1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
氨基酸
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并同生命有关的最基本的物质,是在生物体内、甜菜中含量丰富,红、白、砂糖。 麦芽糖 :谷类种子芽中较多,尤其是麦芽糖最多。 乳糖:只存在动物的乳汁中,甜味是蔗糖的六分之一。
多糖
淀粉:在谷类、豆类、硬果类及马铃薯、白薯、芋头、山药等块根类食物中。 糊精:是淀粉分解的中间产物。糯米中较多。 糖元:存在于动物体内的淀粉,有三分之一存在于肝脏,叫肝糖元。 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中以及谷类的外 壳,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助于排便。
脂:动物油脂,常温下呈固体状态。
油:植物油脂,常温下呈液态。
“可变脂”:脂肪含量常受营养状况和体力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有较大变动。 褐色脂肪:不常见,婴幼儿皮肤下面会有一些褐色斑块,长大后会分解。
3、脂类的消化吸收
极少
膳食脂肪
口腔
少量消化 (舌脂酶)
胃
小肠(脂肪酶)
胆囊 (胆汁) 淋巴循环
胰腺(胰 脂肪酶)
越来越胖)
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ADEK. 3.维持体温正常,保护内脏:热的不良导体,缓 冲作用。
4.增加饱腹感:胃内停留时间长。
5.提高膳食感官性状:可使膳食增味添香。
类脂的功能:构成身体组织(磷脂)和一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激素)
构成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
分 解
乳糜微粒形式进 入血液(大多:甘油
三酯+磷脂+固醇变成了乳 糜微粒)
分解
血液循环
脂肪酸、甘油、甘油 单脂等的形式被吸收 进入血液
分解
小肠黏膜细胞
4、脂肪的生理功能
供给能量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脂肪 维持体温、保护脏器 增加饱腹感 提高膳食感官性状
1.供给能量: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供给能量 37.66KJ(9kcal),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两 倍,是体内能量的储存库。(脂肪细胞可以不断 贮存脂肪,至今尚未发现脂肪吸收的上限,导致
不完全时就会产生酮 体,酮体是一类酸性物质,过多会酸中毒。
3、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4、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主 食: 谷类(大米、小米、面粉、玉米等) 块根、块茎(山芋、山药、土豆等) 硬果(花生、核桃、栗子) 日常食物中:多糖主要来源于谷豆类、薯类、根茎类食物。 单糖及双糖大都来源于制成品,如白糖、葡萄糖、红糖等。
氨基酸的分类
1、必需氨基酸(9种):必 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蛋氨 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 氨酸等。
2、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 可以合成。
有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酰胺、 谷氨酸等。
3、条件必需氨基酸:在体 内由其他的氨基酸转化而来。
蛋白质的分类
划分。)
1、完全蛋白质: 维持成人的健 康,并能促进 儿童生长发育 的蛋白质 2、半完全蛋白 质:可维持生 命,不能促进 生长发育的蛋 白质
7、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
评价依据:膳食蛋白质摄入量、身体测量、生 化检验。 (1)、儿童蛋白质缺乏:水肿、消瘦
原因
头发 脸 四肢、皮肤 精神状态 食欲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易变色、发白
能量营养不良
干枯、无光泽、易折断
Moon face Monkey face 在做产品介绍时,建议大家详细了解产品的 特性,全面统筹安排,同时可以借鉴相关相 皮包骨头、皮肤松弛、 水肿,尤其下肢、皮肤 皱褶、灰暗 感染、湿疹、结痂 似产品的产品介绍,把各种项目全面而完善 地体现。 表现痛苦 目光空洞、呈鱼目状 低下 旺盛、易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