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比较与测量教学内容核心经验及目标要求
比较与测量教学内容核心经验及目标要求
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核心经验、教学目标与内容要求一览表(比较与测量)
年龄段
教学目标及内容要求
幼儿发展轨
迹
核心经验
量的比较
测量
1、确定属性特征是量的比较之重要前提
2、语言可用来识别和描述特定的二属性
3、两得比较具有相对性、传递性
1、比较必须是均等的,即计量单位的大小必须相等,且必须是不间断的或没有重叠的
1、游戏和模仿
2、比较
3、使用任意单位进行测量(自然测量)
4、认识标准单位的必要性并尝试使用
小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4岁)
1、学习比较的基本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
(1)感知比较的方法:目测法、重叠法、并列法
(2)会正确运用“大小”“长短”“高矮”等词汇
2、能从4或5个大小、长短、高矮不相等的物体中找到最大(长、高)或最小(短、矮)的物体
大班
(5--6岁)
1、感知并区分物体的轻重、容量、物体运动的快慢等量的差异
2、能按照物体的不同量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并初步感知序列中的可逆、双重、相对和传递性
3、通过操作,明白物体的量(长短、面积、体积)不因外形或位置的变化和改变
4、感知货币的不同形式,了解货币不同值之间的转换关系,感知货币的找补,能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3、学习按照物体量的差异(大小、长短、高矮)进行3或4个物体的正逆排序
4、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最X”“X一点”“X些”
中班
(4--5岁)
1、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宽窄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能运用比较的基本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
2、尝试通过操作找出等量物体
3、能按照物体量的差异(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进行6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体验量的相对性
1、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定物体的长短、大小
(1)选择测量工具
(2)学习测量方法
(3)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或用同一工具测量不同的物体,初步探索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在之间的关系
2、学习标准测量法
(1)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1)理解0刻度在池子上的意义
(3)学习记录测量结果
2、即使是一个物体,也有许多不同的属性特征可以进行比较与测量,了解和确定物体的属性特征是进行比较与测量的重要前提
3、计量单位单的大小与测量出的单位数量之间是一种反向关系,也就是说,档计量单位越小时,测量的物体中包含的单位数量就越多
1、从明显差异到不明显差异
2、从绝对到相对
3、从不守恒到守恒
4、从模糊、不精确到逐渐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