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A
2.A
3.A
4.B
5.C
6.B
7.B
8.B
9.B 10.B
11.C 12.D 13.A 14.A 15.D 16.B 17.D 18.A 19.B 20.A
二、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1. ×; 标记可能造成当事人永久性性的心理创伤。
22. ×; 观察法属于量化的研究方法。
23. √;
24. √;
25. ×; 超常儿童的IQ值为140以上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26. 如果患者表现出类似自闭症的症状,但又不完全符合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比如说症状出
现在三岁以后,而非三岁以前,或者症状不典型,则可以归类为非典型自闭症。
27.是指18岁以下儿童或少年反复出现违反与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准则或纪律、侵犯他人或
公共利益的行为,包括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抗性行为。
28.指当一个人停掉了某一长期使用的药物时产生的生理上的不快与情绪症状。
29.是指眼球固定注视一点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
我们一般人的视野范围为上方60度,下
方75度,鼻侧60度,颞侧100度。
30.是指经过适当的检查、测验或其他方式把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区别出来,确定特殊儿童
的特异性。
五、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31. (1)要求必须切合实际;
(2)增加活动;
(3)控制环境;
(4)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5)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6)培养社会化技能;
(注:每答到一点得1分,直到得满分)
32. (1)具体形象性原则。
盲童对事物缺乏感性认识,教学中多从其它感觉通道帮助盲童
感知事物,以补偿视觉形象得贫乏。
(2分)
(2)整体经验性原则。
视觉很容易传达一个事物得总体性,盲童没有这个信息得输入,教师可以通过解释事物各个方面得关系,来帮助盲童获得“整体性”的观点。
(1.5
分)
(3)从做中学的原则。
通过实际的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盲童其它感觉通道地功能,以促进其发展。
(1.5分)
33. 拜伦-科恩等人利用“莎丽与安的课题”对20名心理年龄超过四岁的自闭症儿童进行了测
验。
在测验中,首先给被试呈现叫莎丽和安的两个玩具娃娃。
莎丽有篮子、安有纸盒箱。
莎莉把自己的玻璃球放在篮子里后走开了。
趁莎丽不在时,淘气的安把莎丽的玻璃球从篮子里挪到自己的纸盒箱后走开了。
过了一会儿,莎丽回来了。
被试看到故事的整个演示过程。
最后问被试:“莎丽为了找自己的玻璃球,会找哪个地方?”
(注:故事结构匹配得5分,不匹配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