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届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和维护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班级环境 09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岗位综合实训开题报告论文类姓名学号毕业届别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毕业设计题目污水站运行管理和维护指导教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本课题是结合自己自身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次的研究内容主要五项1查阅了大量文献并全面的综述电镀废水处理现状2了解超群机电污水站电镀废水来源情况3分析超群机电电镀废水处理选择该工艺选择的依据4分析影响超群机电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影响因素5分析超群项目现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结合在超群机电的工作总结运行管理经验突发事件的处理浙江省是一个经济强省正在大力进行生态省的建设作为故乡及以后事业发展所在地对浙江省污水处理厂站的运行管理进行全面的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有关科技工作者及部门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本次研究选取环保处理相对薄弱的电镀行业对超群电废水处理更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也将会对其它综合电镀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选择及调试运行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其预期目的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以文献索引法和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和研究手段采用观察亲身实践经验总结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预期目标通过对超群机电电镀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其方法和原理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分析其出水水质影响因素的并提出相对措施系统化的形成污水站运行管理应用型论文及相应的运行机制课题进度计划周次工作内容备注第7周布置设计任务熟悉资料确定研究对象第8周查阅文献制定毕业论文方案完成开题报告查各类专业期刊第9周分析污水处理厂站基本情况分析本厂站选择该工艺的依据第10周第11周分析污水处理厂站运行管理中要注意的因素分析意外对出水的影响及解决措施第12周总结污水处理的经验提出自己的建议第13周撰写论文查阅资料文献综述我国电镀废水处理现状及展望姓名学号班级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电镀废水的危害处理的常见工艺及处理方法并总结了当前电镀污水处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电镀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方法问题展望 1(前言21世纪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后也伴随着大量的工业污染在各种污染源中电镀废水以其毒性大排放量大难治理尤其值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15万家电镀生产厂每年排出的电镀废水约40亿m3其中约有50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且由于电镀厂点分布广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环境必定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危害电镀废水的治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11电镀废水治理发展历程综观我国电镀废水的治理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电镀废水的治理刚刚起步主要着眼于废水的化学法处理技术处理的主要对象为氰化物和六价铬2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电镀三废污染的问题开始引起重视人们开始注意酸碱废水和其它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治理并研究了各种处理方法但仍处于单纯的防害排放阶段3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大多数镀种的废水都已有了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常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处理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电渗析法等其中离子交换法薄膜蒸发浓缩法等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使用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也进入了工业化使用阶段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和水的重复利用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420 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开始研究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的技术以防为主源头治理各种多元组合技术已逐步取代单元处理技术电镀废水的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5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电镀工业迅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电镀废水治理由工艺改革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进一步向综合防治方向发展已经进入了综合防治与总量控制阶段多元化组合处理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资源回用技术成为电镀废水治理的发展主流12电镀废水来源电镀废水的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是1电镀件清洗水2废镀液排放浓度高污染大要求集中回收处理3工艺操作设备以及工艺流程的安排等原因造成废液4刷洗极板冲洗车间地面设备等所产生的部分废水[2]废镀液排放镍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而误食氯化锌会引起腹膜炎导致休克甚至死亡铬是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浓度过高时会有毒性其毒性与化学价态和用量有关铬中毒可引起蛋白质变性核酸和核蛋白沉淀以及酶系统受到干扰镍进入人体后可产生急性胃肠道刺激现象发生呕吐腹泻镍皮炎一般认为铜本身毒性很小在冶炼铜时所发生的铜中毒主要是由于与铜同时存在的砷铅等引起的皮肤接触铜化合物可发生皮炎和湿疹在接触高浓度铜化合物时可发生皮肤坏死含氰废水是电镀生产中毒性最大的废水废水中的氰化物那怕是呈络合状态当 pH 值呈酸性时也会成为氰化氢气体逸出氢氰酸和氰化物能通过皮肤肺胃特别是从黏膜吸入体内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极短时间的刺激就可能迅速使之麻痹 Cr6的形式存在在酸性的条件下投加还原剂将 Cr6还原成 Cr3然后调节pH 至碱性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去除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钠[4] 图1 含铬废水流程图212含氰处理工艺氰废液一般都回收处理只有清洗废水中含有少量氰 CN 常用碱性氯化法破氰络合氰Pb-Sn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氟硼酸根Pb和 Sn 其中 Pb和 Sn 通过投加碱液调节 pH 值生成沉淀物去除氟硼酸根形成氟化物沉淀去除[5]COD 含量很高甚至达到 1020gL显影和脱膜废水呈碱性pH?13一般呈现蓝色该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常采用酸析法处理pH调至弱碱性加入混凝剂经沉淀进一步降低废水的 COD 值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是一种历史悠久和应用广泛的方法该法具有投资少处理成本低易掌握等特点[1]离子交换法主要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交换离子同电镀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进行交换而将其除去电解法是利用金属的电化学性质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通过电解在阳阴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成无害物质的方法膜分离法是利用高分子所具有的选择性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包括电渗析反渗透膜萃取等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独特结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有效方法224生物法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生物有机物或其代谢产物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主要的根据生物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机理不同生物法可分为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及植物修复法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两相分离去除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方法植物处理法是指利用高等植物通过吸收沉淀富集等作用降低电镀废水中重金属含量以达到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目的植物处理法是利用生态工程治理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生物技术处理企业废水的一种延伸[8]生物法治理电镀污水是其中的一个趋势前景是广阔的但是采用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在生化处理设施和废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微生物菌种的驯化培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不能确定处理后产生的含有重金属的微生物菌体是否会对环境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以及沉淀污泥如何处置等问题所以生物法处理电镀废水还只是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9]3日本电镀废水处理现状为了减少废水的处理量日本的许多电镀学者至力于改进清洗方法和工艺利用循环设备离子交换器薄膜蒸发器反渗透等以达到回收的目的通常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为连续式氧化还原处理然后在排放之前进行化学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清液经砂滤器过滤后澄清调节pH值后即可排放下层的淤泥用脱水装置压干压干后的淤渣送到地区政府指定的场所掩埋目前约有2030的处理系统在砂滤后增设了活性炭处理设备[10] 1闭路循环系统闭路循环是一种不向环境排放任何有毒有害物质的新工艺由于这种工艺是以资源及能源循环回收利用为中心所以是十分经济实用的闭路循环包括企业内系统共同回收系统制造厂还原系统自然界还原系统及其子系统组成分子系统将某种废水利用某种能量来进行回收或再利用日本在1971年将闭路循环系统引入电镀工业其中回收利用的基本方是对镀件清洗工艺的改进2资源化中心系统资源化中心系统是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使清洗水循环利用以及回收有价仇金成的集中再生资源系统王进制作所株的资源中心系统自1976年建成后现每天再生24万吨水用户将饱和的离子交换柱送回中心每月需再生500个离子交换柱3建立电镀工业中心日本自1960年就开始研究将许多中小型电镀厂集中起来以方便废水共同处理等问题但由于资金及厂地等原因产生了很多困难1970年在国家政府的指导和援助下用公用的废水处理设备建立了电镀工业中心目前日本用于废物处理的费用占电镀制品总销售额的56今后还将继续增加4电镀废水处理的问题与展望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很多由于电镀行业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的差异产生的废水水质差异较大仅使用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往往有其局限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综合处理技术实现多种处理技术集成才能达到理想效果[2]其次行业发展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例如大部分处理方法会产生二次污染废水分类不合理处理成本高废水回收利用率低废水中有机物处理不理想排放标准日益严格pH值难以严格控制等众多问题[11]在未来电镀废水处理发展过程中工艺应采用各种污染最小化技术以清洁生产工艺为目标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毒或无毒物质同时工艺中应尽量减少废水处理时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及减少污泥的产生量还可以通过降低镀液和处理液的浓度来减轻电镀废水的污染以及二次污染尽量实现闭路循环使水可以循环回用减少排放量强化管理增强意识节约用水废水处理应实现从人工操作转向自动化转变从单元处理技术像多元组合处理技术转变[12]做好工艺改进清洁生产同步的条件下还需加强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合理规划使电镀厂点变分散为集中实现集中电镀集中供电供水供热可以节能降耗减污可科学组织生产调度使生产各环节协调进行修改不合理的操作规程降低排污量[13]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电镀废水的治理还是相对薄弱的加之中国水资源短缺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完善管理制度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参考文献[1]黄其祥胡衍华徐凑友黄建辉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2010437128-130[2]胡翔陈建峰李春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新技术新工艺2008125-10[3]蔡玉婷电镀废水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集中处理[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 增刊 205-2084]汪大翚工业废水中专项污染物处理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5]郭建文浅析电镀废水及其处理工艺[J]天津化工201072451-53[6]汤荣年康思琦尹庚明田宜灵电镀废水综合治理新工艺研究[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439-437]谢芳浅谈目前电镀废水处理的几种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11 103-104[8]沈晴解庆林王郭球三种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生物方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52122-126[9]邹森林电镀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J]20108142-14410]李庆伦日本电镀废水处理现状[J]工业水处理199067-811]廖志明朱小红梁圣云电镀废水处理与资源回用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环境保护 200810471-72[12]陈惠国论电镀废水治理发展动态[J]电镀与环保20015332-35[13]朱亦仁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第三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8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意见组长签章年月日目录摘要 3第一章绪论 411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4 111研究内容 4112研究目的 412研究现状 413研究方法 5第二章国内外电镀废水处理现状 621前言 6211电镀废水治理发展历程 6 212电镀废水来源 7213电镀废水的特点 7 214电镀废水的危害 7 22电镀废水典型处理工艺 8 221含铬处理工艺 8222含氰处理工艺 8223含氟处理工艺 9224高浓度有机废水 9 23我国电镀废水主要处理方法 9 231化学法 10 232物理法 10233物理化学法 10234生物法 1024日本电镀废水处理现状 11 25电镀废水处理的问题与展望 12第三章超群机电电镀废水运行维护和管理 1331污水站基本概况 13 311污水来源 13312处理工艺 14313各设备功能 1532选择该工艺的依据 17 321进水水质 17322 处理效果 18323运行成本 18324处理级数 18325占地面积 18326处理水量及连续性 19 33污水出水影响因素 19 331进水水质因素 19 332水量因素 20333水力停留时间因素 20 334设备完好率因素 20 335化学药品因素 20 337吸附因素 2234设备运行管理 22341设备管理概述 22342部分设备操作规程 27 35异常情况及处理 30 351离心泵一般故障及排除方法 30353 其他 3136运行问题与解决方案 31 第四章污水管理运行经验总结 32 41制度管理32411制度的建设 32412制度的实施 3342人员管理 33421人员培训 33422人员安全生产教育 33 43注重细节 3544科学合理控制运行成本 36 参考文献 37致谢 38摘要电镀行业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其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而其中只有不到50的废水在排放前得到有效治理目前随着电镀企业规模的日趋扩大由此产生的废水成分也愈加复杂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废水污染问题已严重制约我国电镀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成分非常复杂络合物浓度较高的综合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阐述了我国电镀废水的危害处理的常见工艺及处理方法和一日本为例的国外先进经验并总结了当前电镀污水处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结合工作实际对超群机电含锌含铬废水进行了分析及讨论总结了污水运营管理的经验关键词电镀现状处理方法处理工艺超群机电运行管理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111研究内容查阅了大量文献并全面的综述电镀废水处理现状了解超群机电污水站电镀废水来源情况分析超群机电电镀废水处理选择该工艺选择的依据分析影响超群机电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超群项目现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合在超群机电的工作总结运行管理经验突发事件的处理112研究目的本课题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电镀行业的废水排放特点与发展趋势并结合超群机电电镀废水处理工程而确定的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课题当前电镀废水对环保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行对其分析研究非常必要本课题是结合超群运营实际情况展开的通过对超群机电电镀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其方法和原理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分析其出水水质影响因素的并提出相对措施系统化的形成污水站运行管理应用型论文及相应的运行机制对以后电镀企业工艺选择及调试运行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2研究现状目前我国约有电镀厂点15000个职工总人数约为50万人但本行业中大型企业很少绝大部分电镀厂点都是中小企业或车间工段尤其以乡镇企业为多目前全国电镀厂点7080程度不同地备用三废治理设施主要是废水与灰尘处理设施电镀废气的治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但由于企业效益差加上三废治理费用高更重要地是环保意识薄弱致使三废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低主要工业城市的电镀废水有效治理率为50左右乡镇电镀厂点的有效治理率则只有20左右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电镀行业的发展电镀企业的规模日趋扩大镀种也随着市场的需要变动频繁由此产生的废水成分也日趋复杂处理难度越来越大我国电镀行业的污染治理形势相当严峻尤其是电镀废水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电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13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献索引法和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和研究手段采用观察亲身实践经验总结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第二章国内外电镀废水处理现状21前言21世纪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后也伴随着大量的工业污染在各种污染源中电镀废水以其毒性大排放量大难治理尤其值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15万家电镀生产厂每年排出的电镀废水约40亿m3其中约有50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且由于电镀厂点分布广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环境必定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危害电镀废水的治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211电镀废水治理发展历程综观我国电镀废水的治理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电镀废水的治理刚刚起步主要着眼于废水的化学法处理技术处理的主要对象为氰化物和六价铬2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电镀三废污染的问题开始引起重视人们开始注意酸碱废水和其它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治理并研究了各种处理方法但仍处于单纯的防害排放阶段3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大多数镀种的废水都已有了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常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处理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电渗析法等其中离子交换法薄膜蒸发浓缩法等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使用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也进入了工业化使用阶段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和水的重复利用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420 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开始研究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的技术以防为主源头治理各种多元组合技术已逐步取代单元处理技术电镀废水的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5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电镀工业迅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电镀废水治理由工艺改革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进一步向综合防治方向发展已经进入了综合防治与总量控制阶段多元化组合处理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资源回用技术成为电镀废水治理的发展主流212电镀废水来源电镀废水的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是1电镀件清洗水2废镀液排放浓度高污染大要求集中回收处理3工艺操作设备以及工艺流程的安排等原因造成废液4刷洗极板冲洗车间地面设备等所产生的部分废水废镀液排放镍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而误食氯化锌会引起腹膜炎导致休克甚至死亡铬是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浓度过高时会有毒性其毒性与化学价态和用量有关铬中毒可引起蛋白质变性核酸和核蛋白沉淀以及酶系统受到干扰镍进入人体后可产生急性胃肠道刺激现象发生呕吐腹泻镍皮炎一般认为铜本身毒性很小在冶炼铜时所发生的铜中毒主要是由于与铜同时存在的砷铅等引起的皮肤接触铜化合物可发生皮炎和湿疹在接触高浓度铜化合物时可发生皮肤坏死含氰废水是电镀生产中毒性最大的废水废水中的氰化物那怕是呈络合状态当pH 值呈酸性时也会成为氰化氢气体逸出氢氰酸和氰化物能通过皮肤肺胃特别是从黏膜吸入体内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极短时间的刺激就可能迅速使之麻痹Cr6的形式存在在酸性的条件下投加还原剂将 Cr6还原成 Cr3然后调节pH至碱性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去除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钠 CN 常用碱性氯化法破氰络合氰Pb-Sn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氟硼酸根Pb和 Sn其中 Pb和 Sn 通过投加碱液调节 pH 值生成沉淀物去除氟硼酸根形成氟化物沉淀去除[5]COD含量很高甚至达到 1020gL显影和脱膜废水呈碱性pH?13一般呈现蓝色该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常采用酸析法处理pH调至弱碱性加入混凝剂经沉淀进一步降低废水的COD值4[5]图4 有机废水处理流程23我国电镀废水主要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