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检验验收标准
符合客戶允收標準或抛光后没有
五.生產方 式
4.其它 1.自動 2.半自動
3.手動
1.顶针
六.頂出系 2.顶出系统回位 統
3.頂針间隙
1.側式进胶
2.澆口截面积大小 七.澆注系 3.是否为分流锥
统 4.是否为直浇口套 5.是否为镶块浇口套
1.產品需自動脫料,不可粘模,機械手夾取方便.
2.能自動生產進行
3.無自動生產必須手動
1.顶针要用热作钢类全硬顶针.顶针不要小于直径 4MM,顶出受力平衡,順暢,产品顶出模仁最高点不 少于6MM,不做司通顶出 2.顶出系统回位为拉回装置回位,小型模具或简单模 具可以设置弹簧,但要能满足模具使用寿命 3.大于直径10的顶针间隙为0.04,小于直径8的间隙 为0.02MM
1.澆口位置便于充填和切除
2.所有流道底部和拐角必须是圆角过渡,且须抛光处
理,不能有利角,浇口和垃圾溢口长度不小于2MM,深
度适当
3.浇口套尺寸符合压铸机活塞尺寸规格,如果试模用
压铸与生产机器不相匹配,须另做一个试模用的浇口
套
4.机嘴偏心
须符合所要求的压铸机规格
5.浇口
截面积大小恰当.
2.邊緣毛邊片 3.裂痕 4.氣孔或缩孔 5.脱皮 二.产品外觀 6.积碳 7.粘模 8.缺料
1.行位动作效果 2.钢料 九.滑塊系統 3.料槽
4.孔位
1.滑動順暢 ,行程大于40MM要用油缸,有微动开关 控制动作.斜导柱直径不小于20MM,尽量不要加工内 滑块,行位与压板的配合段不小于行位长度的2/3 2.行位上有胶位时须用热作钢,无胶位时可用P20或 45#钢氮化 3.行位下须开有有料槽 4.小孔不单独出模,连 面一起走行位,后机械加工孔模具上须出定位孔
模具外觀&結構&材質
1.冷卻要求
1.水路足夠冷卻產品,浇口套和分流锥要单独泠 却
八.冷卻系統 2.水道间距尺寸 43..牙连型接如方没式另行要求则做PT
牙
2.水道之间间距为40MM左右,水道距型腔不小于 20MM,距顶针螺丝为10MM 3.水嘴直接接到模仁上,不可用防水圈. 4:冷却水道应通畅,不应有渗漏现象,进口和
1.产品上的细长孔出模
2.分型面要求 三.其它 回火和热处理
3.排氣垃圾包
4.模具保养
便于打磨加工 不允許或抛光后没有 不允許 不允許,抛光后没有且满足强度要求
不允許,模具需定期进行去积碳处理
不允許
不允許
产品上小于直径2.5的细长孔模具上如不加工, 而采用后机械加工方式,需先经SQCC确定,且模 具上需加工定位孔 分型面上尽量不要有凹坑,框/孔边不要做倒 角,AB板间隙做到0.1MM 模具在开粗后精加工前须进行去应力回火 淬火时需严格控制好热处理工序,进行3次回火处理 渣包要足够多,流道末端也应该有渣包,排气避 免直通槽以免伤人. 新模在批量生产6000模后须进行一次去应力回火 处理,以后每批量生產10000模须进行一次,每 生产半年左右模具要拆卸清理一次,定期进行去
压铸模具驗收標準
驗收項目 驗收內容
驗收標準
பைடு நூலகம்
驗收項目
驗收內容
驗收標準
一.模具外 模具標示
觀
模具表面
尺寸 重量
尺重寸量 (( )KG
模具壽命
二.模具材 質
模仁硬度 滑塊 模胚
模仁材质
三.模具型 1.中心机嘴
式
2.机嘴偏心
模具外1.每觀块&結模構板T&O材P面質打上模号,AB板上还需加上产品名
称
11..模模具具尺表寸面满無足嚴模重具撞生傷产,安全凹及陷压,铸變机形规,格鏽、跡符合设计图 )mm 纸.
1铝.重合量金适10合~2所0萬要求的压铸机规格
模
锌30萬模
其他要求
HRC46~48
HRC48~52 要有材料及热处理
HRC46~48
HRC48~52 证要明满足高温下运作顺
H13类LK热M标作准钢(2344,84其0它7,标SK准D61),不允许有畅补焊情
况.
1.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2.符合相应压铸机参数要求。
成型產品
1.尺寸(FAI/CPK)
抛光后FAIpassed& CPK>1.67
四.模穴
1.1穴 2.2穴 3.4穴
1.根据客户要求. 2.产量满足生产需求. 3.产品结构复杂程度.
一.產品結構 2.后加工结构 3.产品边角 1.冷紋或波纹
模具上不做的后加工结构开模前须知会 产品上不要有利角,尽量满足凸起部分R1,凹下 部分R2
三.其它 4.模具保养
新模在批量生产6000模后须进行一次去应力回火 处理,以后每批量生產10000模须进行一次,每 生产半年左右模具要拆卸清理一次,定期进行去 积碳处理
七.澆注系 统
1.澆口位置便于充填和切除
2.所有流道底部和拐角必须是圆角过渡,且须抛光处
理,不能有利角,浇口和垃圾溢口长度不小于2MM,深
度适当
3.浇口套尺寸符合压铸机活塞尺寸规格,如果试模用
压铸与生产机器不相匹配,须另做一个试模用的浇口
套
4.机嘴偏心
须符合所要求的压铸机规格
5.浇口
截面积大小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