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简报第 43 期白云校区办公室主办 2015 年 9月 15日本期栏目一、【建设影展】白云校区建设施工现场二、【白云要闻】党委书记高志青、校长骆少明等走访学生课堂三、【专题报道】学校2015年普通高考招生工作四、【专题聚焦】抗战中的仲恺师生四、【校园简讯】网络课座谈会在白云校区举行五、【微博心声】为祖国喝彩为仲恺加油顾问:李一文主编:唐明勇副主编:姜晓丽(常务) 昌灯圣李绿雄洪维嘉杨珊珊编辑:石利刚助理编辑:黄利丽陈瑶【信息通告】由于暑期放假,7月11日至9月10日的新闻报道一并于本期出版。

特此通告。

【建设影展】学生公寓G1、学生食堂H栋施工现场田径运动场改造施工现场(图/学生新闻中心张在嘉)【白云要闻】★8月31日,党委书记高志青、校长骆少明、副书记向梅梅、副校长李小琴深入教学一线,走访学生课堂以及相关部门、学院,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

(文/学生新闻中心刘雯君)★7月16日上午,骆少明校长到白云校区施工现场视察新宿舍楼和新学生食堂建设工作。

(文/学生新闻中心李东焕)★7月16日上午,骆少明校长到白云校区指导二级学院搬迁工作。

(文/学生处)★9月8日,“如约巴士”进校园工作洽谈会在白云校区刘宇新楼举行。

副校长易洪陶、瞿志印出席,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广州市第二巴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世强以及三方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文/学生新闻中心陈瑶)★7月13日,李小琴副校长到白云校区进行实验室安全工作检查。

(文/设备处林琳)【专题报道】精心谋划冷静思考再创我校招生工作新成绩——记学校2015年普通高考招生工作在学校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全校各学院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校2015年招生工作成绩喜人,生源充足,圆满完成了今年普通高考招生工作。

生源足质量好学校今年普通高考招生计划5286人。

其中省内招生计划5076人,占96.03%,省外招生计划180人,占3.41%,实际录取5306人,超出计划20人,省内录取5102人,占96.16%,省外录取204人,占3.84%,其中白云校区3317人,海珠校区1989人,比去年录取人超出329人,比2010年学校启用白云校区以来增加录取人数1388人。

今年是我校迄今为止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今年报考我校的生源数量不仅充足,而且生源质量也在逐步提高。

我校今年广东省文理科平行志愿投档情况良好,文理科全部第一志愿组超额完成招生录取任务。

文科录取最低分数高出省内第二批本科A类最低控制线26分,理科录取最低分高出省内第二批本科A类最低控制线30分。

深受考生青睐的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园林、土木工程、机械类等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均是招生计划的两倍以上。

今年我校首次招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也达到了招生计划数的两倍。

此外,学校今年面向16个外省(区)招生,其中在湖南、湖北、河南、广西、内蒙古、河北、山西、福建等8个省(区)的招生录取最低控制线比所在省(区)第二批本科(A类)最低控制线高出30分以上,外省生源质量得到保证。

领导重视亲力亲为学校领导对招生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招生工作会议,多次亲临招生录取现场,指导各项招生工作开展。

学校成立骆少明校长任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向梅梅任组长的招生监督小组,研究和部署招生工作,李小琴副校长负责指导和组织招生的日常工作。

生源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学校通过研究制定招生专业计划、选定专业培养方向、合理分配招生计划、研究制定投档比例、严格执行科学分档和录取原则等,确保了我校生源数量和质量。

同时为了积极应对当前招生工作新形势,学校接连召开了2015年招生宣传工作会议、2015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工作会议等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各二级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切实做到阳光招生,确保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党委书记高志青,校长骆少明,党委副书记向梅梅,副校长李小琴亲自到招生录取现场检查指导招生录取工作,通过审阅考生档案,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择优录取,做到录取有原则,调整有政策,退档有依据,按照招生章程对社会的承诺逐项检查工作,确保招生工作与招生章程的要求相一致,贯彻执行招生工作的“阳光工程”。

问题与思考虽然今年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有些工作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第一,编制招生计划工作尚有缺陷。

在就业率与招生计划适度硬挂钩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仍需要加强调查研究,科学编制招生计划。

第二,个别专业仍然存在生源不足的情况。

如包装工程、水产养殖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以及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仍需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模式等方面着手,思考解决的办法,提出解决的对策,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办出专业特色。

第三,仍须进一步规范招生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招生程序,严肃不正之风对招生录取的干扰,确保招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以确保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文/教务处叶远兰)【专题聚焦】抗战中的仲恺师生编著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在那段艰苦的抗日战争岁月中,无数的仲恺人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强盛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值得我们后人怀念。

谨以此文纪念那些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仲恺师生们。

铁骨铮铮何香凝何香凝(1887-1972),女,广东南海人,仲恺农工学校首任校长,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和画家,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蹂躏时表现出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铮铮铁骨。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何香凝在巴黎得知后,义愤填膺,立即返回中国,并在报纸上发表了《对时局的意见》,要求政府对日宣战,释放一切政治犯,斥责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支持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主张。

她还联合著名画家、书法家举办了“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为前线抗日将士筹集慰劳经费。

作为仲恺农工学校的校长,何香凝积极鼓励仲恺师生投身抗战救亡运动。

在何香凝校长的感召下,很多学生加入了抗日战线,有的去了延安,有的直接参加抗日游击队,还有的留在后方从事抗日宣传组织工作。

1937年7月何香凝校长在上海接见了23名仲恺农工学校的学生,激励学生投身革命,同时发表文章《在战斗中学习》,指出学生要注重实践,在战斗中学习,在战斗中救国。

全面抗战爆发后,年近花甲之年的何香凝爱国之志老而弥坚,对救亡运动热情支持,并把妇女解放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紧密结合起来。

1937年7月22日,何香凝在其上海寓所成立了最早、最大的妇女抗日团体——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兼总务组长,号召全国妇女组织起来,为了中华的自由解放奋斗到底。

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何香凝先生“扶助农工、服务社会”,培养“勤慎耐劳有真实学识之实业人才”,仍是现在仲恺人秉承的办学宗旨。

优秀政工干部刘国霖刘国霖(1918- ),男,广东人,1937年毕业于仲恺农工学校蚕桑专业。

毕业后,在何香凝校长抗日救亡的爱国精神鼓舞下,奔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广州沦陷前,当时的仲恺农工学校搬迁至南海西樵。

刘国霖在官山蚕种基地协助搞科研、数蚕虫。

在抗日将士前线浴血奋战精神的鼓舞下,刘国霖按捺不住心中抗战救国的心情,经北上同学的介绍,刘国霖获得到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机会。

由于途中困难重重,小偷偷窃、道路崎岖、气候恶劣,刘国霖只好两次赤脚上路。

1938年刘国霖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由于在校期间日语成绩相当不错,因此被安排与延安的日本战俘打交道。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后他被分到八路军129师敌工部,负责与日军俘虏打交道。

开展敌军工作就成为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专长,并成为开展敌军工作的精英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刘国霖长期在国防科委工作,曾任后勤部特种装备部部长。

晚年,刘国霖写了一本小书《一个“老八路”的回忆》,同时,翻译了铃木传之郎著的《一个日本俘虏的反思》,合成一本《日本俘虏在延安》出版。

投笔从戎邓如淼邓如淼(1912-1942),男,广东连山人,革命烈士,1930年毕业于仲恺农工学校蚕丝专业。

毕业后回到连县任小学教师。

1933年起,先后在中山大学农学系、省蚕业改良局搞科研实验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粤北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他用自家祖屋接待外来的革命同志。

中共连阳特别支部就设在他的家屋。

1941年2月,邓如淼被任命为中共清远县委书记兼组织部长。

他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艰苦工作,走遍县内各个革命老区,坚持在农村蹲点,发动广大群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6月,终因积劳成疾,在一次执行联络任务中病情加重,以身殉职。

坚贞不屈胡炎基胡炎基(?-1941),男,广东开平人,革命烈士,仲恺农工学校高级农学艺科第三届同学。

1936年秋入学,在“一二•九”运动推动下,胡炎基努力学习,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纲领。

抗日战争爆发后,仲恺师生迁至南海西樵,胡炎基联合省女子师范、执信女中等进步师生,组成救亡呼声社官山分社(1938年1月加入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及南海县民众抗敌后援会特种宣传工作团,胡炎基被推选为副团长。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胡炎基联合仲恺同学和西樵进步青年组成“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官山独立支队,胡炎基任队长,在西樵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抗日。

1938年11月中共南顺特工委通知,由西樵撤退到开平县,在芲城,马岗等地组织群众抗日救亡。

1941年冬,日军再次侵占台城,胡炎基坚守岗位,发动群众反抗日寇暴行,不幸被捕,坚贞不屈,被日军杀害。

(文/学生新闻中心郑洁丹)【校园简讯】★7月15日下午,网络课座谈会在白云校区杨钊杨勋楼210室举行。

教务处副处长吕建根出席。

(文/教务处李家侨)★7月16日下午,城市建设学院2015级助班培训会在白云校区杨钊杨勋楼举行。

城市建设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洪梅出席。

(文/城市建设学院卢泽城)★7月17日下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大学生党员“三严三实”暑期宣教服务队培训动员大会在白云校区刘宇新楼201室举行。

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平湖、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小玲、副教授程东美出席。

(文/农学院张金钰吴小玲)★9月3日上午,学校在白云校区食堂组织学生集体收看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直播,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文/学生新闻中心陈瑶朱晓珠李豪饶腾)★9月4日晚,经贸学院2015级助班培训会白云校区杨钊杨勋楼207室举行。

经贸学院党总支书记陈丹雄、副书记邓勿出席。

(文/经贸学院赵栋)★9月7日上午,化学化工学院2015年迎新动员大会在白云校区杨钊杨勋楼210室举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