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了解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储存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1、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2、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
3、幅值调节范围:0~10V P-P连续可调;
4、波形衰减:20dB、40dB;
5、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注意:信号源输出端不能短路。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①、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4.述TDS1002型示波器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

按下“测量”按钮可以进行自动测量。

共有十一种测量类型。

一次最多可显示五种。

按下顶部的选项按钮可以显示“测量1”菜单。

可以在“信源”中选择在其上进行测量的通道。

可以在“类型”中选择测量类型。

测量类型有:频率周期平均值、峰-峰值、均方根值、最小值、最大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正频宽、负频宽。

三、实验内容
1.电阻阻值的测量
表一
2.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测量
表二
3.测试9V交流电压的波形及参数
表三
4.测量信号源输出信号的波形及参数
表四
5.填写实验仪器设备表
四、问题与思考
1.使用数字万用表时,如果已知被测参数的大致范围,量程应如何选定?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2.使用TDS1002型示波器时,按什么功能键可以使波形显示得更便于观测?“ AUTOSET”键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

2、学习单管放大电路交流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3、了解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4、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电子技术实验台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1.试述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是如何稳定静态工作点的?
通过增加下偏置电阻R B2和射极电阻R E来改善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

2.在实验电路中,C1、C2和C E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电容C
1、C
2
:隔直通交
C
1
:滤除输入信号的直流成份
C
2
:滤除输出信号的直流成份
C E :静态时稳定工作点,动态时短路R
E
,增大放大倍数。

3.试述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V
i
=0的情况下进行。

然后测量晶
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V
B
、V
C
和V
E。

由于测量电流要断开电路。

为方便起见,通常采用间接方法测量I
C ,即先测出晶体管射极对地的电压V
E

然后根据关系式:
E
C E
E
=
V
I I
R
算出I
C
来。

4.试述放大电路交流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实质上是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压有效值与输出电压有 效值。

具体方法为: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测量输入电压有效值,并 测量相应的输出电压有效值。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有 效值为
i
V 的输入电压i v ,在输出电压o v 不失真的情况下,测出o v 的有效值o V


三、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表一 I c =2mA 测试项 V E (V) V B (V) V C (V) V CE (V) 计算值 2 2.7 7.2 5.2 实测值
2
2.69
7.05
5.046
2.交流放大倍数的测试
表二
V i (mV) V o (mV) A v =V o /V i 10
658
65.8
3.动态失真的测试
表三
测试条件
E U (V)
C U (V)
CE U (V)
输出波形 失真情况
W R 最大 1.24 8.915 7.675 截止失真 W R 接近于0
2.796
5.185
2.385
饱和失真
4. 填写实验仪器设备表
四、问题与思考
1.哪些电路参数会影响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实际工作中,一般采取什么措施来调整工作点?
改变电路参数V CC 、R B1、R B2、R C 、R E 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

在实际工作 中,一般通过改变上偏置电阻R B1(调节电位器R W )来 调节静态工作点。

R W 调大, 工作降低(I C 减小);R W 调小工作点升高(I C 增大)。

2.静态工作点设置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输出波形有何影响?
如果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O 的负 半周将被削底。

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O 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 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

实验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其主要特性参数意义;
2、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各种基本运算电路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3、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
1.运放要工作在线性状态,应引入什么电路?
外接负反馈电路后,运放工作在线性状态。

2.基本运算电路输出与输入的运算关系取决于什么?是否与运放本身有关?输出电压V o与输入电压V i的运算关系仅取决于外接反馈网络与输入端阻抗的连接方式,而与运算放大器本身无关。

3.试述集成运放的调零方法。

调零并不是对独立运放进行调零,而是对运放的应用电路调零,即将运放应用电路输入端接地(使输入为零),调节调零电位器,使输出电压等于零。

4.在反相比例和反相加法运算电路中,同相端为什么要接入补偿电阻R?
为了保证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处于平衡对称的工作状态,克服失调电压、失调电流的影响,在电路中应尽量保证运算放大器两个输入端的外电路的电阻相等。

因此,在反相输入的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同相端与地之间要串接补偿电阻
三、实验内容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表一
2.反相加法运算电路表二
3.减法运算电路
表三
4.填写实验仪器设备表
四、问题与思考
1.在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各种运算电路中,为什么要进行调零?
为了补偿运放自身失调量的影响,提高运算精度,在运算前,应首先对运
放进行调零,即保证输入为零时,输出也为零。

2.为了不损坏集成块,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实验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管脚的位置;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

实验四 RC低频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桥式RC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2、学习R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调试方法;
3、观察RC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RC正弦波振荡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由基本放大器、选频网络和稳幅环节组成。

2.在实验电路中,R、C构成什么电路?起什么作用?
RC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作选频网络,引入正反馈是为了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形成振荡。

3.如何改变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
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即可调节振荡频率。

一般采用改变电容C作频率量程切换,而调节R作量程内的频率细调。

4.试述RC振荡器的设计步骤。

1、根据已知的指标,选择电路形式;
2、计算并确定电路中的元件参数,选择器件;
3、安装调试电路,使电路满足指标要求。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11 三、实验内容
1.振荡频率测试
表一
2.填写实验仪器设备表
四、问题与思考
1.在RC 正弦波振荡电路中,3R 、w R 、4R 构成什么电路?起什么作用?
R3、Rw 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

引入负反馈是为了改善振 荡器的性能。

调节电位器Rw ,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 件和改善波形。

R4的接入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

2.RC 正弦波振荡器如果不起振或者输出波形失真,应调节那个参数?如何调? 调整反馈电阻Rf (调Rw),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

如不能起振,说 明负反馈太强,应适当加大Rw ,使Rf 增大;如果电路起振过度,产生非线性 失真,则应适当减小Rw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