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设计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设计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设计方案目录方案要点 (3)第一章概述 (5)1.1、前言 (5)1.2、基本原则 (8)1.3、建设原则 (8)1.3. 1先进性原则 (8)1.3.2安全性原则 (9)1.3.3可扩充性原则 (9)1.3.4成熟性原则 (9)1.3.5稳定性原则 (10)1.3.6开放性原则 (10)1.3.7标准化原则 (11)1.3.8集成性原则 (11)1.3.9一致性原则 (11)1.3.10最佳性价比原则 (12)1.4 系统建设指导思想 (12)第二章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模式 (14)2.1、区域卫生信息网络与区域医疗信息网络平台的概念 (14)2.2、区域卫生信息网络与区域医疗信息网络平台的架构 (17)2.3、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平台的互操作性和集成 (19)2.4、区域卫生信息网络的标准化 (20)2.5、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必须遵循的标准和规 (20)第三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设计 (23)3.1、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的设计 (24)3.1.1 区域健康档案的基本概念 (24)3.1.2 区域健康档案服务体系功能设计 (25)3.1.3 区域健康档案数据的采集 (26)3.1.4 区域健康档案数据的信息来源系统 (28)3.2、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1)3.3、公共卫生信息建设的设计 (31)3.3.1、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 (32)3.3.2、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 (32)3.3.3、重大疾病防控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 (32)3.3.4、公共卫生信息统计分析与报送系统 (32)3.4、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 (32)3.5、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 (33)3.6、医药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 (33)第四章 **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35)4.1、**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 (35)4.2、**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37)4.3、**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39)第五章 **市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平台设计 (41)5.1 区域主干网络的设计 (41)5.2 适合远程环境的网络架构 (42)5.3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43)第六章 **市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平台设计 (46)6.1 **市区域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平台的容 (46)6.2 区域全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47)6.3 区域卫生信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51)6.4 医疗信息的数字化管理 (53)6.4.1医疗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与电子病历 (53)6.4.2医疗信息的数字化管理的本设计思想 (54)6.4.3区域医疗信息数字化管理的软件需求 (57)6.5 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信息的数字化管理 (61)6.6 区域医疗药品配送和管理平台的设计 (62)6.7 **市区域医疗卫生信息门户的设计 (62)第八章方案设计单位简介 (64)第九章结束语 (68)第一章概述1.1、前言随着经济发展和进步,居民健康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为关注自身的健康生活;社会为此所支付的成本也是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医疗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也已经超过5%,这种经济负担的增长趋势是难以逆转的,而且有继续增高的趋势;由此医疗卫生问题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日益成为社会的经济负担。

因此,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当前医疗卫生发展及医疗改革的重点。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使今年成为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元年。

从现在起到2020年,也将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将会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意见》要求,“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把基于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和全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和建设,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支柱之一。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是在一定行政区域围,建立实用的、信息共享的全民健康档案系统、医疗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信息系统,为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疾病监控管理机构、患者、医疗支付方以及医药供应商等方面提供信息服务,形成数字化的医疗卫生信息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的业务和技术平台,通过信息共享,更好的支持医疗卫生服务、卫生行政管理,缓解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必须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以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安全有效的基本药物制度和科学规的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为目标,建立以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和全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覆盖全市城乡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实现先进的区域卫生信息管理。

**市进行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充分认识到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进行。

**市需要统一和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共享,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强化政府在卫生领域的社会管理职能,促进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达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为此,**市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是以覆盖区域城乡全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促使人人共享卫生信息资源为重点;通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政府、卫生局可以领导、指挥、协调区域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市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必须建立在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为主体,以质量管理为主线”的全面的医疗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兼容性”进行总体规划,解决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区域统一的就诊卡管理,区域医疗卫生数据的整合,区域医疗卫生数据的传输,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充分共享的问题。

解决通过对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的分析,为医疗卫生管理、决策提供数据,使医疗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市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公共卫生机构“以预防为主”的全面的公共卫生、疾病控制、预防保健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服务于大众的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在总体规划下,还要重视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特别是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解决好基本数据的来源问题,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还必须重视在具体实施上,要作好组织工作,系统的实施由简到繁,从实用项目做起;必须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区域联网的围。

达到总体设计目标。

1.2、基本原则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的统一和共享,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方案设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服务。

坚持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具有特色的区域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发展。

促进人民健康保障事业的发展。

1.3、建设原则**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求,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规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分阶段见成效的方法建设,注重信息的共享和安全体系建设,保证系统建设的完整性和投资的有效性,因此,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3. 1先进性原则在区域卫生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设计上,借鉴各类系统的成功经验,同时注重考虑同类系统的建设教训,在技术上,要采用国际先进的,并且成熟的技术,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

充分考虑区域卫生信息化建没的现状和特点,在注重系统的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在软件的开发思想上,严格按照国际、国标准和面向服务的理论来设计,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1.3.2安全性原则由于区域卫生信息化建没所涉及的数据很多属于患者的隐私资料,这些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系统应遵循安全性的原则。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没在设计时将安全性问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网络;二是防止部合法用户的越权访问;三是意外的数据损害。

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设计时就考虑了系统安全性,一是网络分为网和外网两种,网供医院部使用,外网使用专网运行。

二是系统部不同的用户、不同的部门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限等。

1.3.3可扩充性原则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建没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都应具有非常好的系统扩充性,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干网络设备应能平滑升级,所以我们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没系统设计中保证系统结构模块化,软硬件平台可以积木式拼装。

1.3.4成熟性原则在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没件规划和选型时,选择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医院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系统。

这样能极大降低教字化医院实施的风险。

1.3.5稳定性原则一般稳定性是指系统的正确性、稳定性两个方面,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且系统管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的使用并发性强等,这些特点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一方面系统在使用之前应该反复测试.把错误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系统的正常的运转;另一方面,系统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在发生意外情况下.能够很好的处理并给出错误提示,井且能够得到及时的恢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3.6开放性原则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可以说是系统生命力的表现,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够兼容和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前期投资持续有效,保证系统可分期逐步发展和整个系统的越来越完善,系统在运行环境的软、硬件平台选择上要符合工业标准以及医疗行业标准,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系统的升级和扩充,以适应后续工程和适应有关政策法规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1.3.7标准化原则在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没规划和选型时,选择那些遵循标准接口的系统。

如LlS应具备HL7等国际通用的医疗信息标准,PACS应遵循DICOM和HL7等标准。

另一方面,在医院实施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各种项目的代码如疾病、药品和诊疗等代码,应采用国际或国家统一的标准代码,甚至医院部的病人ID号也应采用统一的代码(如或者能适应将来全国性应用的统一用户编号)等.以便信息能够方便地变换和共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