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B、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3种类:A、滑动摩擦B静摩擦、C滚动摩擦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6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力平衡)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压力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A、减少压力B.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D、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船)。
运动和力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你坐在游乐场的转椅上,当转椅快速地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你看到的周围的景物:A.按顺时针方向转动B.按逆时针方向转动C.静止不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前50s内通过500m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0s内的速度是:m/s s s s*3.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图9-1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4.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物,比较重物在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钢丝的拉力,正确的是:A.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静止时拉力最大C.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D.拉力一样大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s和时间t 的关系的图像如图9-2所示,则两者的速度关系是:A.V甲>V乙 B. V甲=V乙.C.V甲≤V乙D.V甲<V乙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A.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B.它受到的力可能平衡,也可能不平衡C.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D.它可能不受力的作用s/m甲乙、图9-2图9-17.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
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A .秒B .秒C .秒D .秒8.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 的是:A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 .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 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9.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30min 。
在第一个10min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0Km ,在第二个10min 内汽车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0Km ,在第三个10min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也是10Km ,那么汽车在这30min 内的运动是:A.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10.机动车的驾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必须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A .突然启动B .车速太快C .紧急刹车D .车速太慢11.图9-3中,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的是:]12.关于二力平衡,下列说中正确的是: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悬挂在绳上静止的小球,绳对小球拉力和小球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沿水平方向推桌子,桌子没有推动,人的推力和桌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 分)13.姑苏城内河畔的景色秀丽迷人,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_的。
14.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36 ,正常人步行A BCD图9-3速度约为,大型远程客机的速度约为250_____。
1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则经过4s后,物体运动的速度是km/h,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m。
16.三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A、B、C,速度大小分别是:V A=180m/min, V B=12m/s,V C=h,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运动最慢的是______。
17.某物体以4m/s的速度行驶了30m,再以6 m/s的速度行驶了30m,则在后30m的路程中,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m/s;在整个60m的路程中,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m/s。
18.出膛的炮弹能继续向前是因为,炮弹逐渐改变方向落向地面是因为,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
19.当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20.某人以1m/s的速度沿河岸散步,则他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他的速度为m/s。
21.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甲速度是乙速度的1/2,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3倍,则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是_____________22.物体沿一条直线向前运动,先以2m/s的速度运动了1s,接着又以1m/s的通过了4m的路程,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23.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就你所知,填写出任意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把衣服抖动几下,能把粘在衣服上的尘土抖掉.这是因为抖动衣服时,尘土由于,还保持原来的状态,所以尘土和衣服就分离开了。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10分,5分+2分+3分)25.图9-4是天花板下悬挂的电灯:①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灯对线的拉力。
%②灯的重力与灯对线的拉力(填“是”、“不是”)一对平衡力,理由是。
26.阅读下面方框中的新闻报道,其中出现了一处科学性错误,请在错误的字句下面画上横线并改正./27.学习了有关物理知识后,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免费周游世界的方案,他把方案画成了图9-5。
他的方案能实现吗为什么<四.探究题(共18分,每空2分)28.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9-6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
你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⑴、 ⑵、 ⑶、29.图9-7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取的措t /sS /m46246!遇险情急刹车 乘客受伤本报讯 今天清晨6∶30,本市2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
图9-4图9-5图9-6施是:;(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个,分别是。
(3)________表面最粗糙,小车在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4)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图9-7。
五.计算题(共9分,4分+5分)30.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运行速度是60km/h。
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出发时迟开了5min,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终于准时到达乙站。
求甲、乙两站间的路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8分,1—10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1~12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O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 分)|13.运动,静止。
14.运动快慢,km/h,m/s,m/s15.18,50 16.B,C 17.5,18.炮弹具有惯性,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19.500,向北,减小20.0 21.2︰322. 23.系安全带;保持车距;严禁超载;不准超速等24. 惯性,静止三.作图或简答题(共10分,5分+2分+3分)25.①图略②不是,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26.将其中的“失去”惯性改为“由于”惯性27.他的方案不能实现;这是因为气球升空前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升空后由于惯性仍然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