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检测方案

建筑工程检测方案

一、方案编制依据1.1方案编制参考规范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142-201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J11813-2011)1.2 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文件二、工程概况及特点2.1工程概况2.1.1桩基工程概况本工程桩基均为钻孔灌注桩,其中桩径Φ700的灌注桩,桩长为42.0~46.0m,桩数为327根;桩径Φ600的灌注桩,桩长为28.0~36.0m,桩数为2627根。

2.1.2主要检测项目检测项目统计表三、项目组织管理机构3.1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简介3.2项管理机构职责划分我公司是苏州市最早通过江苏省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并取得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近来连续多年被江苏省建设厅评为信用等级A类检测机构,并被江苏省建设厅列入政府投资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的推荐检测机构名录,在2012年我机构又取得了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

我机构总部位于高新区前桥路78号,检测面积3600m2,会议室面积100 m2,下设见证取样材料检测科、地基基础检测科、主体结构检测科、环境检测科、钢结构检测科、市政工程检测科、高新区检测站(即总部)、园区检测分站。

管理人员职责划分:项目经理:只要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与安排;质量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质量及检测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安全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及员工的培训工作检测人员:负责各项目的检测,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四、检测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安排4.1施工段划分及检测顺序首先进行灌注桩的成孔检测、依次进行静载抗压、抗拔试验、低应变检测,静载试验前先进行低应变检测。

4.2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与桩基工程进度协调一致,不影响到本项目其他专业工程的施工进度。

具体进场检测时间以甲方书面通知进场时间为准。

低应变检测可以穿插在施工过程中,不占用检测工期。

4.3工期保证措施为保障该工程的检测速度能跟上施工进度及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我公司特制定如下措施:(1)在各检测参数的检测承诺期限内完成检测报告。

检测承诺期限详见下表检测开始时间由业主根据工程进度通知我方。

(2)质量监督员每天检查检测进度及检测质量并汇报负责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若施工单位连续24小时施工而需要检测时,试验室安排相应的检测人员进行跟踪检测,以配合施工单位的进度。

(4)开辟专人、专线电话,保障24小时通讯畅通。

(5)增加检测后备力量,一旦发现检测工作量增大时,检测人员也会相应增加。

(6)保证配合现场施工进度,遵守约定的服务时间,在所承诺的时间内出具检测报告。

对违反公司规定,影响检测进度的部门或人员一经查实,必将按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4.4劳动力计划现场主要检测人员安排:五、检测作业机械设备安排计划及保证措施5.2保证措施针对试验用的检测设备在试验前均进行检定、校准工作,确保检测数的真实、可靠。

对于自动化采集的数据及时进行备份。

六、检测方案及技术措施要求6.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1、试验原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采用堆载~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在恒压条件下慢速维持荷载,即当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达到终止加载条件。

根据沉降随荷载的变化特征,或沉降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2、试验方法检测方法采用堆载~慢速维持荷载法,荷载测量是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测定油压,再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给出;沉降测量是通过对称正向布置于桩头大量程百分表测量。

所有百分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基准梁上,基准梁在独立的基准桩上安装。

检测方法采用堆载反力装置,荷载测量是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测定油压,再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给出;沉降测量是通过对称正向布置于桩头大量程百分表测量。

所有百分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基准梁上,基准梁在独立的基准桩上安装。

荷载分级、测读时间、稳定标准、终止加载条件如下表:注:单桩竖向抗压试验示意图见下图。

6.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1、试验原理: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是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反力装置采用工程桩提供支座反力,加载采用逐级加载,在恒压条件下慢速维持荷载,即当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达到终止加载条件。

根据上拔随荷载的变化特征,或上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2、试验方法:检测方法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荷载测量是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测定油压,再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给出;上拔测量是通过对称正向布置于桩头大量程百分表测量。

所有百分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基准梁上,基准梁在独立的基准桩上安装。

荷载分级、测读时间、稳定标准、终止加载条件如下表:单桩竖向抗拔试验示意图6.3、低应变完整性检测1、试验原理:采用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该法以一维波动理论为基础,应用应力波特征来检验桩身质量。

用力锤对桩作瞬态激振,以产生脉冲应力波,应力波沿桩身往下传播,到达桩底后发生反射,再向上传播返回桩顶。

当桩身存在缺陷时,波阻抗变化也会使应力波产生反射,该反射波传播至桩顶由传感器接收,性质、程度不同的缺陷会引起反射波在振幅、相位与频率上不同程度的改变,当阻抗减少时,此反射波为负;当阻抗增加时,此反射波为正;阻抗变化大,反射波就大。

根据这种变化的波形,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等有关资料,可以判断缺陷的性质、程度与位置。

2、试验方法用力锤击桩顶部,产生脉冲应力波,并由设置在桩顶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信号,信号经电荷放大器放大后送基桩分析系统处理。

3、受检桩现场条件a 桩身强度应至少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少于15MPa;b 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轴线基本等同;c 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轴线基本垂直;d 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碎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桩顶表面应平整干净且无积水,妨碍正常测试的桩顶外漏主筋应割掉。

e 预应力管(方)桩,当法兰盘与桩身混凝土之间结合进密时,可不进行处理,否则,应采用电锯将桩头锯平。

4、仪器参数设置a 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 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 ;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 。

b 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身截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

c 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

d 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 点。

E 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5、测量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a 传感器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

b 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 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 度,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 处。

c 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d 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

e 瞬态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宜用宽脉冲获取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宜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射信号。

f 稳态激振应在每一个设定频率下获得稳定响应信号,并应根据桩径、桩长及桩周土约束情况调整激振力大小。

6、信号采集和筛选应符合下列规定a 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 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 个。

b 检查判断实测信号是否反映桩身完整性特征。

c 不同检测点及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较差,应分析原因,增加检测点数量。

d 信号不应失真和产生零漂,信号幅值不应超过测量系统的量程。

6.4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1、孔径检测:孔径检测仪器为JJY-1A型井径仪,仪器主要由孔径探头、自动记录仪、电动绞车等组成。

仪器通过放入到桩孔中的专用测头测得孔径的大小,通过测头上安装的电路将孔径直接转化为电信号,有电缆将电信号送到地面被仪器接受、记录、记录的信号值可直接汇出孔径。

井径仪测头有4条腿,测腿可在弹簧和外力的作用下自动张开、合拢。

测头放入孔中后,弹簧力使测腿自然张开并以一定的压力与孔壁接触,孔径变大则测腿张开角度也变大,孔径缩小则孔壁压迫测土收拢,则测腿的角度变小,四条测腿成两组正交分别测量两个方向的孔径值,取平均值最为测点的孔径。

当测腿从孔底提升至孔口,随着孔径的变化,测腿犹如一把尺子可量出孔中各高程的孔径。

2、沉渣厚度检测:沉渣厚度检测仪器为CZ-2S型沉渣仪。

仪器主要采用程控探杆向孔底接触,数字化信号精确测量探杆位移,探杆触底后,探头可根据程序控制顶出探杆,即可测出沉渣厚度。

3、垂直度检测:垂直度检测仪器为JJY-3D型高精度测斜仪和井下仪器两大部分。

地面仪部分为电源、井下供电、仪器标定、信号解调,数据处理显示五部分组成。

井下部分在孔内不同深度连续多点测量其顶角和方位角可计算孔的垂直度。

检测仪器主要组成见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