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初三后期班主任管理

浅谈初三后期班主任管理

浅谈初三后期班主任管理
三台县四平初级中学校 胡晓琼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叫胡晓琼,是四平初中初三班主任。

受大会安排,与大家交流“班主任抓好初三后期工作的有效策略”,倍感惶恐,说一点粗浅心得和点滴做法,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初三后期班主任的有效策略极为重要,对于我们的升学率有着直接的联系。

下边是我上届所教毕业班的优生各项指标分析: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要想在六月获得大丰收,需付出艰辛的劳动。

我的策略就是四个关键词:亲和力、关爱、有效性、借力。

第一个关键词:亲和力——让学生信服
“亲其师,信其道”,可见亲和力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初三后半期更是如此。

亲和力的形成因素很多,诸如学识、魅力、修养、兴趣,这里就不一一细说,有一些很不起眼的小办法可以让你增加亲和力:
课下对学生用昵称。

在很多情况下,对方名字是三个字的,我会喊后面的名;如果是单名,无论姓或名都可以重叠地喊。

或用学生间的昵称来A1A2B C
称呼,和他们打成一片。

我班有个学生叫左川云,成绩好、人缘好,比同龄人显得成熟,大家都喊他左老师,于是我也喊他“左老师”,他第一次听到有我这样喊他,很不好意思,但是我感觉到他很开心。

从来没有一位老师这样喊他,胜过了一切赞赏。

还有就是使用肢体语言。

比如,拍肩,摸头,并肩走等。

当然,对异性学生不能有太亲昵的肢体语言。

第二个关键词:关爱——教育的出发原点
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会让学生产生归属感;有了归属感,才会对“家庭”产生责任感,对“家长”信服。

我觉得关爱学生有三部曲:第一步:解除心理防线——关爱学生,先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入手
经常有这样的案例:老师找学生谈学习,谈成绩,可是老师无论怎样的和蔼可亲,无论怎样的向学生靠近,而学生却总向旁边趔,一脸疏远,满口应付。

这样的肢体语言,流露的是防备心理。

我们老师事后感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又对牛弹琴了!
这样的谈话,为什么会适得其反?主要是单刀直入地谈学习、谈成绩,给学生的感觉就是:老师很功利,很假——貌似关心我们,其实只关心他自己的业绩,关心他自己的奖金!对你的说道,当然会产生防备和排斥。

关注学生的成绩,进而关注学生的前途,是教师责任心的终极体现。

但是,每一个目标转化成现实,总有一个过程。

因此,关爱学生,最好不要先从“关注学习、关注成绩”开始,而要曲折靠近。

也就是说,先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入手,甚至先幽他一默,缓解凝重气氛。

在初三后半学期,学生的身体心理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磨练,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情况,叮嘱他们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在复习和中考期间,为学生准备好一些日常药品。

如:荷香正气液,感冒药等日常药品。

第二步:攻心为上——关爱学生,关键是关注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班主任永远需要特别关注的工作。

例如关注早恋所带来的心理问题。

首先我们不要“惊弓之鸟”式的一惊一乍;别先不先给他否了,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尊重学生的私密,不
要公开处理;采用正确的方式引导。

例如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

他们承受着一般孩子无法体会的创伤,因此很多孩子在性格和心理上出现病态。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多一些关爱与温暖,同时引导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的成长。

我班上有一个男孩,由于一次事故,父亲残疾,而母亲在这时抛弃了他们,从此杳无音讯,他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照顾父亲。

遭遇这样沉痛的变故,他失去了欢乐,变得沉默寡言,对学习也没有了兴趣。

在初三这重要的阶段,看着他一天一天的颓废,呆滞的目光,让人心痛。

作为老师,我决定竭尽全力来拯救这个孩子。

上课了,他静静的坐好,我冲他赞许的一笑;当他犹豫的慢慢举起了手时,我对他投以鼓励的目光;当他工整的完成作业时,全班的掌声带给他成功的喜悦……
渐渐的,他的脸上有了难得的笑容,与同学相处也合群了,对母亲也慢慢的变成了宽容和谅解。

热爱生活,是热爱学习的开始,他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决心考上全县最好的高中。

第三步:成绩才是硬道理——关爱学生,根本目的是促其成才
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利用课堂及到班期间给他们讲一些名人的成功案例,学习一些励志名言和故事,有时我会把一些好的内容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课余时间品读一番,并且经常更换。

同时要求学生在每期初写下自己的座右铭贴在自己的课桌上,并且每学月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更新,每期初准备好各科的资料夹,并做好封面,以便于以后的学习整理。

在初三下学期更应多关注后进生。

要多与他们交流,平时尽量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谈理想谈未来,在班级的集体活动中努力让他们体会成功的感觉,肯定他们的价值。

同时经常地接触,对开展职高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个关键词:有效——管理班级张弛有度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差异,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

不要埋怨学生不好,注意要求得当,方法到位,手勤多示范。

班主任
老师要做到“脚勤,眼勤,手勤,嘴勤”。

一、纪律——班级建设的第一个凝聚点
明确纪律,做好管理的三个“第一”:抓好第一课,第一周,第一个月。

制定明确可行的班规,并公平公正的实施,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初三下期,我们的学生一般会早中晚各提前30分钟进教室自主学习,这就需要一个相当安静的学习环境,所以纪律的监控就尤为重要。

最开始我都会准时到班,后来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了就不必亲力亲为了。

二、干部——班级的又一凝聚点
选拔和培养班干部也是一门艺术,同时我们要敢于放手让这些小助手大胆的去干工作。

不要怕他们会出现问题,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主题班会、每天的教室清洁、课间操甚至一些大型的活动等等。

学校一些大型活动,我一般只是指派总负责人。

但涉及到班级整体氛围、班风的事,我是严重关注的。

三、目标——近期与远期目标,个人与班级目标,单科与整体目标
为学生制定一张成绩动向表,每次的成绩出来后即填写此表,同时对进步快的学生标注五星奖励。

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充分合理的利用中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表,最大极限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个关键词:借力——搞好班科协作与家校沟通
一、班科协作,向任课教师借力:
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可以让班主任更好的了解学生,对一些不好的势头也能尽快的解决。

当然,治偏、辅优,更是需要向任课教师借力。

其次,作为班主任,要有服务意识,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幸福,也要让任课教师感到幸福,让他们愿意来上你班的课,在班上上课有一种愉悦感,才有助于任课教师发力。

二、班校沟通,向学校借力
班级的问题,其中有一部分是年级的共性,这些共性问题需要向学校报告并借力,才能够营造一个更好的氛围,形成更大的力量。

比如学生的状态不好,建议适时娱乐娱乐,建议如何进行新一轮的刺激。

同时,班主
任要学会在学校组织的统一活动中借力。

比如在5月底的时候,学校调整作息时间,适当的给学生减压,班主任就要更加注重心理疏导。

又比如6月中考前,学校会举行中考壮行大会之前,班主任要送上祝福。

三、家校沟通,向家长借力
向家长借力,要讲究艺术。

一是要教好学生,首先要教好家长,解决好学校与家长作用力相互抵消的问题。

平时家长对教育的要求,把健康和快乐放在首位。

过头了就对子女比较溺爱,缺乏管理。

到了初三,很多家长对教育要求,就把成才放在首位,过头了望子成龙很迫切,甚至有焦虑征和强迫征的倾向。

这就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困扰,需要班主任多做家庭教育培训工作。

二是家校合力,共同为最后冲刺加油。

要求家长记住班主任的电话,不定期的给老师打电话,了解子女的情况,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给孩子正确的指导。

出现非常情况,班主任应该主动打电话与家长联系和沟通。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们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因势利导,润物无声,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

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