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隆化镇回民小学:丁娜
活动目标:
1、师生共读,感受语言文字和图画的魅力,让每一个学生喜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2、培养学生读书、读图的能力,学会用朗读、猜想、角色体验等多种形式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体会大老鼠和小老鼠之间脉脉亲情以及字里行间及图画里显露出的真善美的情感。
设计意图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是《东方娃娃》推出的英国优秀绘本故事,天真浓情的对白,丝丝入扣的心理刻画,将快乐和温情同时点亮在孩子的心田。
作者戴安娜.亨德利将小朋友们常见的表现和背后的心理活动升华成一篇亲切可爱的睡前故事。
绘者简.查普曼以明快的画风描绘出许多使人入迷的细节,如老鼠们用邮票挂在墙上的画、用火柴盒做衣柜、人的手表做成挂钟……会敏锐读图的小朋友们还会乐于发现更多有趣的细节,百看不厌!
本课旨在引领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绘本故事的同时,学会用朗读,表演、猜想等多种形式感悟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脉脉温情,并且用这样的方法尝试自主阅读。
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重在引领学生们一边读文字,一边看图,用朗读、表演和猜想来丰富故事的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通过第一本书的导读和引领,放手让学生再读一本同一系列的绘本图书,尝试自主的阅读实践。
在阅读中认识那只既胆小又天真可爱的小老鼠,并且与书共鸣,回忆自己的儿时趣事,成长中的烦恼。
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1、小书迷们最近看了什么书?
2、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本新书,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出示《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看看封面,说说这只小老鼠。
3、在这只小老鼠身上可能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谁来猜一猜?
4、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呀,开始读书
第二板块
一、风声
1、导入描述小老鼠的家。
2、那是什么声音?听起来像什么呀?
3、读小老鼠的话:“那……我能不能到你的床上去睡啊?”
二、树枝敲打窗户声
1、小老鼠躺在床上,忽然,在呼啦呼啦的声音里,他还听到——
2、指名读:啪!啪!啪!啪!
3、看图说说小老鼠的动作,读读小老鼠的话。
三、猫头鹰的叫声
1、大老鼠没有同意,小老鼠只好回到自己的床上,请你们自己读读接下来的故事,想想小老鼠睡着了吗?为什么?
3、学生读10—13页;
4、小老鼠睡着了吗?为什么?
四、水龙头滴水声
1、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现在小老鼠该睡着了吧?我们接着往下读。
2、这次小老鼠有没有睡着呢?是什么原因呀?
3、我请同桌两位小朋友来演一演这一段,老师给你们说旁白。
五、大老鼠胡噜声
1、小老鼠躺在床上,他又听到了什么声音?
2、困得要命的大老鼠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3、小老鼠一次又一次的都没有睡着,这次怎么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呢?
4、大老鼠那张小小的床上,他们沉沉地睡着了,他们正做着香甜的美梦呢!
5、小老鼠可能在梦里会梦到什么呢?
第三板块
1、在这个故事里你认识了一只怎样的小老鼠呀?
2、读着故事,我也想起了我小时侯的故事。
你想到你小时侯的事情了吗?
3、今天我们一边看图画一边读书,有时候还猜一猜、说一说、演一演。
4、介绍图文作者。
还想看吗?
5、读第二本书:《小老鼠忙碌的一天》。
一边看书,一边思考问题:
◎小老鼠忙碌的一天到底在忙什么?他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
第四板块
1、小老鼠忙碌的一天在忙些什么?
2、从这个故事里,你又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老鼠?
3、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读了一个故事,你们又自己读了一个故事,收获可真多。
我这里还有许多绘本故事,喜欢的同学可以尽情阅读。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贴近二年级孩子的生活,设计理念也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集体阅读的方式,利用声形结合、设置悬念的形式,使孩子对绘本阅读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整个活动中孩子的视觉、听觉都被深深得吸引到幼儿的活动中。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1.由于一直对教学活动的时间会延长一直存有顾虑,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没有给孩子足够多的自主阅读的机会,让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也很少,一两个小朋友猜测回到后,我就急于把接下来的结果讲述给了孩子听,导致整个活动,我讲得太多。
2.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我的提问过于零碎,导致同学们不能完整连贯的讲述内容,可以把两个问题或者简单的三个问题同时抛出,这样能使他们有更多的话可讲,从而也能更好地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3.我选择的是绘本故事书中的部分内容,选的内容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很好的突出重点,在选择绘本内容上有待于调整。
4.由于时间问题,活动的第四环节“完整阅读”我省略掉了,之后我反思了一下,就是有充足的时间,孩子对在老师带领下的这种完整阅读已经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希望的是自己阅读,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个环节应该是孩子每人发一本《小老鼠的漫长一夜》的绘本书,供孩子自主阅读,因为之前的教学只是选择了绘本中的部分内容,这时让他们拿着绘本书自主阅读,孩子可能会从绘本书中发现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