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专题练习--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专题练习--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课后强化演练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A.用于自身生命活动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获得C.通过呼吸作用消耗D.被分解者利用解析: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共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去路:自身呼吸消耗(热能散失,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消耗等);被分解者所利用;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同化;未被利用。

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本身属于第二营养级。

《答案:B2.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植食动物,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

食物链关系如图,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需消耗植物()A.10千克B.28千克C.100千克D.280千克|解析: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其中1/2来自植物即0.5千克,所需植物为10%=5千克;1/4来自植食动物即0.25千克,所需植物为(10%)2=25千克;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即0.25千克,所需植物为(10%)3=250千克,共需植物为280千克。

答案:D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解析:从题干图中可看出,甲所占有的生物量为最多,应该属于生产者,乙与丙的生物量相近,二者之间不可能构成捕食关系,应该属于同一营养级,而丁的生物量最少,应属于下一营养级。

答案:A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的理解有误的是()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不一定比A少!B.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 A<5M B时,生态系统将会崩溃C.B摄入的能量即为B的同化量D.A所固定的能量大于B、C、D所含能量之和解析:B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比A营养级的能量少,但生物个体数不一定少。

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最高是20%,当M A<5M B时,B会过量取食A,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崩溃,B摄入的能量多于B的同化量,因为B摄入的能量中有些并没有被吸收而随粪便排出体外;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所以A所固定的能量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大于B、C、D之和。

答案:C《5.右图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合()①草②树③昆虫④兔⑤鸟⑥狼A.①→③→⑤ B.①→④→⑥C.②→③→⑤ D.①→③→⑥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储存的有机物和能量是最多的,随着营养级的增加,生物所储存的有机物和能量都在减少。

树的数目较少,但能够提供较多的能量,昆虫以树叶为食,鸟以虫为食,三者构成的食物链符合题干中数量金字塔。

,答案:C6.(2012·潍坊期末)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B.a、b、c、d之间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特点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是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的图,所以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a、b、c、d表示不同的营养级,含有复杂的营养结构,不是简单的一条食物链。

答案:B7.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下(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蜘蛛的最低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C.图中X代表从猎物种群中流入到蜘蛛体内的能量D.如果蜘蛛全部死亡,对该生态系统其他物种不会有影响\解析:能量传递效率指生物所同化的能量占上一营养级生物所同化能量的比值,X是蜘蛛所同化的能量。

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植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蜘蛛至少是第三营养级。

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学功能,所以全部死亡后,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他生物。

答案:C8.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

设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0 kJ B.106 kJC.2×106 kJ D.106 kJ~2×106 kJ.解析:象粪中的能量,是大象取食植物后未消化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而大象同化的能量没有流入蜣螂体内。

答案:A9.下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B.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一只狼捕食了一只野兔,则该野兔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这只狼体内C.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D.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少解析:由图可知A是生产者,B、C、D是各级消费者。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指上一营养级传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而不是针对个体来说。

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也越多。

答案:C\10.(2011·巢湖模拟)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A.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B.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可以循环利用的C.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⑥途径中[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

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同时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③和④总计获得②中能量的10%~20%,所以②>③+④。

各个营养级中的粪便均被分解者分解,故C正确。

答案:B11.(2012·山东潍坊检测)在一个高产的人工鱼塘中,同时存在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

其中,生产者同化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c+d B.a>b+c+d$C.a<b+c+d D.a=b+c解析:高产的人工的鱼塘、城市生态系统等是人为干预的生态系统,是需要其他生态系统不断输入物质才能维持的生态系统,因此其能量流动不同于一般的生态系统。

答案:C12.a→b→c→d是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测得a、b、c、d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分别为m1、m2、m3、m4。

对这一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a所固定的太阳能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B.m1、m2、m3、m4之和为该食物链的总能量C.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多少是a>b>c>dD.四种生物呼吸所消耗的能量多少是a>b>c>d解析:该食物链的总能量应为a生物经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即a中所含的能量m1。

答案:B~13.某生态学家通过一年的时间,调查一个小型森林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现把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其中A、B、C为不同营养级,D为分解者;P 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 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为J/(c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A营养级的P g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D.该生态系统群落处于发展状态。

解析:A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D是分解者,因此,D不应该在食物链中,A项错误;B项,依据表中数据,A是初级消费者,A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即在A的同化量中,不再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此项也是错误的;C项,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而不是%;D项,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C的P g量,它大于R的总和+++=,即系统输入能量大于呼吸消耗总能量,故该生态系统处于发展进程之中。

答案:D1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图中生产者为农作物和林地中的植物等,初级消费者是人和家禽、家畜;在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是生产者;生产者数量或种类越多,为生态系统提供的能量就越多,生态系统就越不易被破坏;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废物资源的再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而不是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C二、非选择题15.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平衡状态。

请据图回答:(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

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 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________kJ和________kJ。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期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

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减少。

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

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2条,请画出这两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________。

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2种,以绿藻为起点的食物链有3条,以水草为起点的食物链有2条;流经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都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具体到该生态系统,则为绿藻和水草固定的太阳能;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则来自绿藻的能量为:200×1/4÷10%=500 kJ;鲫鱼的1/2食物来自轮虫,则来自轮虫的能量为:200×1/2÷20%=500 kJ。

相关主题